APP下载

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作用探究

2021-09-19谭秀林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结局护理干预

谭秀林

【摘要】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产科护理干预,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治疗并分娩的7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产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为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33%,产后出血、胎盘早剥、产后子痫发生率分别为2.78%、0、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4%、11.11%、16.67%,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产科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护理干预;妊娠结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威胁患者及围生儿生命安全及健康的常见妊娠期疾病,发病率约为9.4%,占孕妇死亡病因的12%。该病发生机制复杂,与遗传、免疫、缺血缺氧、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表现,严重可引起抽搐、昏迷,造成多脏器损伤,增加产后出血风险。因此,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也是产科工作的重点。为保障母婴安全,本文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产科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治疗并分娩的7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年龄23~33岁,平均(28.80±2.48)岁,孕周23~41周,平均(38.86±0.72)周;初产妇22例,经产妇14例。对照组36例,年龄23~34岁,平均(28.96±2.65)岁,孕周23~40周,平均(38.18±0.79)周;初产妇21例,经产妇15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产科护理干预,具体方法:(1)疾病认知:对患者的认知水平、情绪及心理状态进行动态评估,分析患者的护理需求,拟定个体化护理方案,通过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手册、多媒体、视频、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患者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知识,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发生机制、对母婴健康的危害性、治疗方案、常用药物作用机制及使用方法、合理饮食及活动的重要性、血压监测方法等,提高产妇认知水平;(2)产前辅导: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憋气练习,鼓励患者慢走、散步,每日保证8~12h卧床休息;播放分娩视频,增强患者的分娩信心;引导患者感受生命即将诞生的喜悦;指导患者进行分娩准备,尽量降低心理、精神因素对血压的不良影响;(3)导乐陪伴分娩:在围产期,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可导致血压大幅波动,应由助产护士全程陪伴患者,主动与患者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播放舒缓的音乐,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指导患者拉玛泽呼吸法,缓解患者疼痛;鼓励家属陪同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加强血压、脉搏、宫缩监测,第三产程应注意预防产后出血;(4)产后指导:给予患者母乳喂养、乳房护理、新生儿护理指导,鼓励患者充分休息,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转变角色;给予患者饮食及活动指导;(5)病情护理:每30~60min监测一次生命体征变化,在病情稳定后,调整为6~8h监测一次;鼓励患者尽早排尿,观察尿色、尿量变化;做好并发症预防,例如产后出血、感染、子痫等。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主要统计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胎盘早剥、产后子痫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应用(%)表示,应用X²检验,数据采取SPSS22.0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为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33%,产后出血、胎盘早剥、产后子痫发生率分别为2.78%、0、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4%、11.11%、16.67%,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主要临床特征为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对母婴健康有严重威胁。因此,如何做好妊娠期高血压护理、改善妊娠结局一直是临床上關注的重点及难点。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加强产科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胎盘早剥、产后子痫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该护理干预方案效果良好,具有可行性。

总结本次护理体会,首先,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忧虑、抑郁、恐惧等心理,不仅影响血压控制及母婴健康,同时也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因此,在护理时,应重点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健康宣教、面对面沟通、全程陪伴、优化病房管理等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分娩信心,提高其身心舒适度及满意度。其次,研究发现,认知水平较低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依从性、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护理时,应将健康宣教作为干预重点,采取多元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使患者自觉、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此外,在护理中应强化基础护理,对护理操作全程细化,充分体现产科护理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产科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桂云,朱春华. 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2021,13(4):21-22.

[2] 周艳丽. 产科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5):195-198.

[3] 邓春莲. 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20,33(1):38-39.

猜你喜欢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结局护理干预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疗效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45例高龄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