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岩市2010—202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2021-09-18傅嘉婧王烨邹庞林双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干预措施影响因素

傅嘉婧 王烨 邹庞 林双明

[摘要]目的通過分析龙岩市2010—202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总结孕产妇死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孕妇死亡率、切实保障母婴健康提出干预措施。方法资料来源于龙岩市孕产妇死亡监测网络,回顾性分析监测区2010—2020年孕产妇死亡报告卡、调查报告、病历摘要及死亡病例评审资料。结果①2010—2020年,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死亡孕产妇中,农村户籍居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比高,职业多为农民、家庭主妇;②孕产妇死因前3位依次为: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羊水栓塞、产科出血。死于直接产科原因的孕产妇占总死亡数的44.26%,死于间接产科及其他原因的孕产妇占总死亡数的55.74%;③孕产妇死亡主要影响因素为:区县级医疗保健人员及个人、家庭、团体知识技能不足、乡级(街道)医疗保健机构的管理有待完善、村级医疗保健资源不足、个人和家庭经济资源有限等。结论应进一步提升区县级和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拓宽多学科协作范畴,利用信息化加强跨医院协作,增强孕产保健服务的可及性,提高群众保健意识,关注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死亡原因;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 R7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0616(2021)24-0169-05

Analysis on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maternal mortality in Longyan City from 2010 to 2020

FU  Jiajing1      WANG  Ye2      ZOU  Pang1      LIN  Shuangming1

1. Depart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jian, Longyan 364000, China;2. Depart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Longyan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re, Fujian, Longyan 36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aus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ternal mortality by analyzing the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maternal mortality in Longyan City from 2010 to 2020, so as to put forward interventions for reducing maternal mortality and effectively safeguarding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Methods Data included in this study were obtained from the maternal mortality surveillance network of Longyan City, and the maternal mortality report cards, investigation reports, medical record abstracts and death case review data of the surveillance area from 2010 to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① The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showed an overall decreasing trend from 2010 to 2020. The maternal deaths were dominated by women of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with a high proportion of education level below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heir occupation was mostly farmers and housewives.② The top 3 causes of maternal mortality in order were: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medical and surgical diseases, 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nd obstetric hemorrhage. Maternal deaths caused by direct obstetric factors accounted for 44.26% of the overall death toll, and maternal deaths caused by indirect obstetric and other factors accounted for 55.74% of the overall death toll.③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maternal mortality were: inadequat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healthcare personnel and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groups at the district and county levels, imperfect management of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at the township level (streets), and insufficient healthcare resources at the village level, as well as limited personal and family economic resources, etc. Conclusion The capacity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services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at the 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of the district and county levels. The scope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should be broadened and information-based cross-hospital collabor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addition, the accessibility of maternal healthcare services should be enhanced and public awareness of healthcare should be raise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disadvantaged groups and social support should be provided for them.

[Key words] Maternal mortality; Causes of morta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Interventions

孕产妇死亡率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不仅能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及卫生发展的水平,还能够反映医疗、妇幼保健服务体系的整体有效性[1-3]。无论是1987年的母亲安全会议,还是1994年的人口发展和国际会议以及1995年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都相继提出了在世界范围内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标和措施。相关人员需了解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做好有关综合性分析,方能促进孕产妇得到有效的管理,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本文通过对龙岩市2010—2020年61例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孕产妇死因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为相关部门制定孕产妇健康服务措施,保障母婴安全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龙岩市孕产妇死亡监测网络,收集龙岩市2010—2020年孕产妇死亡报告卡、调查报告、病历摘要及死亡病例评审资料等。研究对象为监测区内发生的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 d 之内,无论妊娠期长短和何种受孕部位,由于任何与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或由此而加重了的原因导致死亡的妇女,但不包括意外原因导致的死亡[4],包括非本省户籍人口。

1.2监测指标

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孕产妇社会人口学特征、接受医疗保健服务情况、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

1.3方法

由专人负责资料的收集、审核与上报,定期进行资料汇总、质量控制与补漏调查。乡镇及街道每季度对全部监测点进行补漏调查,区县级每年对全部监测点进行补漏调查。市级每年抽取三分之一的监测点进行补漏调查。有关数据与公安、计生、疾控等部门进行交叉校验。定期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组织市级医疗、保健、护理和管理方面的专家对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与评审,明确孕产妇死因诊断并从个人、家庭、居民团体、医疗保健系统及社会相关部门的知识、技能、资源、管理系统4个方面归纳评审死亡影响因素。孕产妇死因诊断和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 -10)标准[5]。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n (%)]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0—2020年龙岩市孕产妇死亡情况

2010—2020年,龙岩市孕产妇死亡61例,孕产妇死亡率从2010年的24.54/10万降至2020年的0,总体呈下降趋势(χ2=24.95,P=0.005),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11.57/10万。见表1。

2.2死亡孕产妇社会人口学特征

2010—2020年全市孕产妇死亡年龄段为 21~42岁,平均(30.21±5.83)歲,其中<25岁11例,占18.03%;25~ 29岁19例,占31.15%;30~ 34岁14例,占22.95%;≥35岁17例,占 27.87%。经产妇29例,占47.54%。初中以下文化水平49例,占80.33%。职业为农民、家庭主妇的54例,占88.52%。死亡孕产妇以农村户籍为主,54例,占88.52%。

2.3接受医疗保健服务情况

2.3.1分娩地点情况分娩孕产妇39例,占63.93%。其中分娩地点在省市级医疗机构17例,区县区医疗保健机构18例,其他医疗保健机构3例,家中分娩死亡1例。

2.3.2孕期接受保健服务情况58例接受过孕期保健服务,占95.08%。分娩的39例孕产妇中,27例接受过5次以上孕期保健服务。

2.4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

2.4.1死亡原因构成直接产科原因导致的孕产妇死亡27例,占44.26%;间接产科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孕产妇死亡34例,占55.74%。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娠合并症逐渐成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与发达国家孕产妇死亡规律相似[6]。间接产科原因死亡,特别是妊娠合并肝脏疾病、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在2014年以后得到较好的控制。直接产科原因导致的死亡在2018年以后得到较好的控制。见表2。

2.4.2影响因素61例孕产妇死亡病例,经市级评审60例(1例产后出血在外地市分娩死亡未能评审),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不可避免死亡各30例。对30例可避免产妇死亡病例影响因素评审结果进行统计,影响因素共计70项,其中知识技能问题占57.14%(40/70),主要为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知识技能不足,个人、家庭、居民团体的知识技能不足;资源及管理问题均占15.71%(11/70),主要为乡级(街道)医疗保健机构管理待完善、村级医疗保健资源不足,个人、家庭经济资源有限。见表3。

3讨论

3.1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提示应拓宽多学科协作范畴,利用信息化加强跨医院协作

分析显示,2010—2020年龙岩市孕产妇死因以间接产科及其他原因占比较高,与叶傲霜等[7]分析类似。目前,利用多学科管理模式改善产科危重孕产妇结局已成为共识[8]。有证据表明:多学科的协作治疗不仅能早期介入重点孕妇的诊疗,提高依从性,尽力避免疾病进展为危重的可能,而且有助于提高危重救治安全系数[9]。2012年全市因间接产科原因导致10例孕产妇死亡,占当年死亡孕产妇的83.3%。自此,全市建立且不断完善孕产妇多学科跨医院救治机制,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也陆续建立机构内孕产妇多学科救治组及综合门诊,至2014年,全市因间接产科原因死亡得到较好的控制。2017年以来,通过加强医联体建设、发挥大型综合医院的技术优势,整合了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强化了高危孕产妇多学科跨医院管理与转诊工作,至2020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首次下降为0。建议各辖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进一步梳理和打通各工作环节,加快响应速度,建立及完善孕产妇不良事件报告机制、多学科组成的孕产妇预警管理机制和急危重孕产妇救治机制,加强对产科以外的临床医技科室、职能后勤科室人员的培训,确保除产科以外的医务人员知晓相关知识,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现孕产妇能及时与职能科室或产科等部门联系及合作,拓宽多学科协作范畴。另一方面,目前全市高危孕产妇转诊大部分依靠纸质、微信群及电话沟通,应开展区域妇幼信息系统改造,利用信息系统实现高效的孕产妇管理和转诊,加强跨医院协作,减少可预防急危重孕产妇死亡。

3.2强化管理及加大资源投入,提升医疗保健机构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是孕产妇保健和救治网络的关键环节。逐步建立、修改、完善学习机制、考评机制、反馈机制等工作机制,将产科质量管理的要求固化为工作标准,融入各级医疗机构的日常操作中,从制度方面提高医务人员对高危孕产妇的重视[10],提升相关知识技能。2017年以来,全市加强对区县级医务人员培训,定期开展高危孕产妇管理,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识别与规范治疗,产科急危重症救治等专项培训,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增加了典型病例分享讨论、模拟场景救治技能竞赛等培训形式。全市将孕产保健及产科质量管理情况纳入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院长绩效考核、公共卫生任务书评价等考评范畴,要求机构将孕产保健与临床救治知识技能培训、急救演练纳入日常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定期开展机构内孕产保健与产科质量控制工作。上述措施促使全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尤其是区县级综合医院更加重视提高孕产保健及产科临床救治水平,全市产科直接原因导致的死亡得到较好的控制。建议应以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考核为抓手,完善考评体系,加强技能培训,推动医疗保健机构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的管理和资源问题也是孕产妇死亡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针对农村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妇幼卫生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农村妇幼保健队伍建设[11]。建议一方面积极引进基层妇幼卫生管理方面的人才,通过简化招聘程序、改善薪酬待遇、强化培养力度,增加基层管理岗位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妇幼健康服务资金投入,改善诊疗环境,完善设施、设备。

3.3针对个人、家庭、居民团体知识技能不足问题,增强孕产保健服务的可及性,提高群众保健意识

能否在孕期获得优质的保健服务和产科服务,直接关系着孕产妇的妊娠结局[12]。建议通过利用信息服务和丰富健康教育形式等途径增强服务可及性,提升群众相关知识技能。有调查显示,孕产妇期望获取知识途径中期望度最高的是通过手机母婴 APP,越来越多的孕产妇更加倾向于通过网络和手机学习孕产期保健知识[13]。建议加快区域妇幼信息系统改造,实现自助建档、床位预约、在线互动宣教、服务提醒、检查异常提示等功能,搭建医疗保健机构与孕产妇之间的沟通“桥梁”,提高便捷度,提升孕产妇及时接受保健服务的意识和意愿。另外,建议卫健部门、教育部门、群团组织加强协作,利用城市信息系统、微视频、免费公卫服务、校园宣讲、社区或乡村课堂等群众常用平台或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孕产保健知识健康教育,丰富健康教育形式。分析显示,死亡孕产妇以农村户籍为主,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占比高,职业以农民、家庭妇女居多,针对此类人群,建议在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婚前医学检查等免费公卫服务中加强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提供有效随访跟踪服务。

3.4重视个人、家庭的资源问题,关注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社会支持

部分弱势群体经济资源不充分,社会支持系统薄弱,政府有关部门要通过完善保障政策,给予其一定的产检补贴和更多的人文关怀,将孕产保健政策落实到实处,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14]。建议应通过多部门相互配合,对特殊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支持工作,逐步探索引入医务社会工作者为弱势孕产妇及家庭提供社会支持与心理辅导服务。另外,救助条件设置要合理,流程要便捷,对符合条件的急危重孕产妇能及时给予医疗救助,切实减轻弱势群体的医疗支出负担,避免因经济原因发生孕产妇死亡。

龙岩市近年来通过建设区域医联体、开展多学科跨医院协作、完善培训与考评机制等工作措施,有效减少了孕产妇死亡。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它需要多级部门多方面的干预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15]。要做到对孕产妇全程有效管理仍需全社会共同关注,需政府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分工负责、紧密配合,需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方能进一步筑牢母婴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永英.2004-2014年日照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4):2145-2147.

[2]陈敦金,贺芳.中国孕产妇死亡率极大程度降低——对世界的最大贡献[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35(10):1076-1080.

[3]杨海云,李琳,李震,等.2011-2017年昆明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4):3153-3155.

[4]Leontine Alkema,Doris Chou,Daniel Hogan,et al. 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levels and trends in ma- ternal mortality between 1990 and 2015,with scenario- based projections to 2030:A systematic analysis by the UN Maternal Mortality Estimation Inter-Agency Group[J]. Lancet,2016(387):462-474.

[5]許文,陶廷萍.国际疾病分类 ICD10及其编码实践[J].中国卫生统计,2003,10(20):290-291.

[6]朱茂灵,蒋武,黄永全,等.2012—2016年南宁市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及对策[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9):1523-1526.

[7]叶傲霜,吴晓雪,陈苏慧.2010—2019年温州市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因分析[J].预防医学,2021,33(1):87-90.

[8]王晓怡,王志坚,杜培丽.产科急救多学科团队管理和产科快速反应团队建立的作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34(7):494-495.

[9]汤振宇,夏经炜,李雪莲.2013-2018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 [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0):2378-2380.

[10] 黄靖锐,张卫社 . 重视危重孕产妇管理早期识别孕产妇危象 [J].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8,7(2):65-67.

[11] 张慧姝 .2008 - 2019 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和预测 [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3):3112-3115.

[12] 李清华 , 梁银华 , 李翠丽 . 孕期保健在高龄产妇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中的作用 [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9):125-127.

[13] 董思佳,李阳,蒋伟利 . 新传媒环境下孕产期保健知识获取途径及期望状况分析 [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3):2886-2889.

[14] 郑何媛 , 汪园 . 模式化全程孕期保健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J]. 中国医药科学,2018,8(18):82-84.

[15]Gingrey JP.Maternalmortality:A US public health crisis[J].Am J Public Health,2020,110(4):462-464.

(收稿日期:2021-01-21)

猜你喜欢

干预措施影响因素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强迫症现状分析与干预措施探讨
高职生网络依赖的不良症状与干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