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药“吃”出食管炎 服药时要注意啥

2021-09-17黄春燕

保健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胸骨消化科食管炎

黄春燕

一位消化科医生最近在丁香园上分享了一个病例:有位年轻女性,因为“肠痉挛”在社区卫生中心开了匹维溴铵片(还有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服用后自觉胸骨后不适、胸痛,未予重视。晚餐时,觉得吞咽食物时胸痛更加明显,第二日到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胃镜检查提示:食管第二狭窄附近多发穿凿样溃疡,考虑为药物性食管炎(食管溃疡)。

什么是药物性食管炎?

药物性食管炎是药物可通过全身作用和直接损伤食管黏膜而引起食管异常。直接损伤食管黏膜的药物滞留于食管,溶解出的内容物造成食管黏膜损伤。

药物性食管炎通常发生于食管的狭窄部位,表现为胸骨后疼痛或烧心(胃灼热)、吞咽痛、吞咽困难、呕吐和呕血等。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红斑、糜烂和溃疡。

哪些药物会引起食管炎?

引起食管炎的药物常见以下几类:

◎抗生素类:四环素类、克林霉素等。

◎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

◎其他:匹维溴铵、阿普洛尔、氯化钾、奎尼丁制剂、硫酸亚铁、依美溴铵、替罗拉胺、华法林、克唑替尼。

服药姿势与食管炎有什么關系?

药物进入食管,随着食管肌肉的蠕动往下进入胃内,但老年人或者食管本身肌肉病变者,食管蠕动能力减弱,药物通过缓慢,易在食管生理狭窄处停留,溶解出内容物造成食管黏膜损伤。因此患者服药时(后)的体位、药物的大小和服药时的饮水量会影响药物通过食管的时间,是决定药物性食管炎风险的重要因素。

药物性食管炎是一种可预防的药源性疾病,为了减少药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在服药时有下列几点注意事项:

◎不要一次服用多种药片或胶囊,应分次服用。

◎服药时用足量(200~250毫升)水送服。

◎服药时最好保持直立体位(站立或坐立),避免俯卧位,尤其是在服用有刺激性的药物时。

◎切忌干吞药物或用饮料送服。

◎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胸骨后灼热、疼痛感及吞咽不适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加重病情。

猜你喜欢

胸骨消化科食管炎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创伤性胸骨骨折中的应用
胸骨固定器在心脏移植手术固定胸骨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传统教学联合PBL在消化科教学中的作用
分析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后胸骨哆开的原因与处理体会
消化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心胸外科术后并发胸骨哆开患者的护理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