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

2017-09-11李永秀罗九凤廖世英杨月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消化科

李永秀+罗九凤+廖世英+杨月

【摘要】目的:分析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通过对比方法,针对我院自2016年9月应用层级护理模式后,与2015年全年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心理健康情况、以及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层级护理模式后,整体护理、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件等质量评分明显提升,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情况有所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有所增加。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层级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以及工作满意度,护士人员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层级护理;消化科;病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R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8-281-01

引言

近些年来护理人力资源匮乏,是临床护理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这种情况也导致护理人员的年轻化,其实践工作经验极为有限。在护理质量与数量相对较低的现实问题上,传统护理模式很难适应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尤其护理工作十分繁重,护理人员的身心也承受了较大压力,也造成工作质量有所下降。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实现与护理工作的优化配置,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尝试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实施了层级护理模式,并取得较高成效。

1 研究基础

我院消化科病区共设有36张床位,16名护理人员。其中达到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8名,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6名,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2名;3名主管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5名护师,6名护士。

2 实施方法

自2016年9月起在消化科病区采用了层级护理的新型模式,并以2015年全年工作情况作为实践参照。具体措施分为以下5个方面:

2.1 层级设置:

在科室内设置了助理护士、责任护士、责任组长三个层级。助理护士均为不满五年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由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工作经验的护师担任。责任组长由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担任。相应规划好每一层级的具体护理职责,将其护理责任落实到具体护理人员。

2.2 班组设计:

在科室内共设计了三个护理责任小组。每一责任小组的管理能力、专业水平、护理经验、文化程度、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均做出综合评定后进行了合理配置。并由早先的12小时工作制,改为8小时连续工作制度。各小组组长与护理人员进行了沟通协调,将排班次序进行了合理设计,充分利用到层级分组的优势,确保本组成员在工作期间的相互协作,并保持了较高的护理责任延续性。

2.3 优化工作制度:

依据消耗科护理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在工作制度的调整上进行了完善与补充。科学制定了相关护理细则与操作流程,并制作成册要求所有护理人员熟识掌握。每一小组的责任组长都监督本组成员进行了相关制度的应用与学习。例如,抢救流程、监护仪器使用、导管维护等。同时也对护理工作进行了抽查监督,对发现问题的小组进行了批评教育,并由责任组长承担了主要责任。

2.4 明确岗位职责:

根据各责任小组内部分工,明确了小组成员的具体责任。以责任组长为首道防线,对处理问题的态度、技术水平的娴熟程度、以及管理工作组织能力予以明确。同时评估了各小组组长针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能力,以及引导、监督、指挥本组成员的工作能力。针对责任护士进行了责任落实,要求其必须遵循相应的工作制度实施护理作业,以便确保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业务圆满达成。小组内部要求护理人员与责任组长密切沟通,以便确保患者信息及时反馈。对助理护士的责任也进行了具体确认,针对领药、收费等间接护理工作进行了责任划分,要求其协助责任护士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在配合抢救工作中也要求具备一定的业务熟练度,以便为抢救处理工作争取更多时间。

2.5 实施分层培训:

针对各责任小组进行了分层培训,包括健康教育宣传、专科技能知识、医疗个案讨论、护理理论知识、以及制度法规等。科内培训也采取了分层差异化的培训方法,以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针对性考核的安排。并且每一季度进行一次整体考核和定期评估,依据相应的考核结果做出层级调整,对于考核优秀的护理人员也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3 评价内容与方法

3.1 护理质量效果评价:

对层级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评价,内容涉及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感染发生率、护理文件、整体护理、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情况。

3.2 护士心理状态评价:

通过SD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对层级护理模式的参与者进行了心理健康情况分析,以SAS焦虑自评量“Self-rating Anxiety scale”作为分析基础,对小组内成员进行了心理测评。

3.3 工作满意度评价:

应用MSQ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对责任小组内护士进行了工作满意度调查。包含一般满意、外在满意、内在满意三个层面,应用五级计分法,由1~5为计量分值,5为最高满意度分值。

3.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2进行了统计学计量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t作为检验组间变量,计数资料比较通过x2验证,当P<0.05时,具备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护理质量比较:

实施分级护理模式后,针对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件、整體护理、以及护理错误发生率进行了系统比较,错误率与感染发生率都有所下降,存在根本变化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数据结果详见表1。

4.2 护理人员心理状况:endprint

在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后,针对护理人员的心理情况进行了SDS和SAS评分对比,明显观察到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有所提升,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对比结果详见表2。

4.3 工作满意度对比:

实施层级护理模式之后,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明显发现外在满意度、内在满意度、以及一般满意度的具体评分均已提高,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结果详见表3。

5 讨论

在实施了层级护理模式,针对消化科病区的管理,从护理工作质量上分析,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各层级护理工作在自我评价和质量控制上均有显著提升。对于各层级小组的护理工作都能够达到较高的监督指导,进一步实现了护理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提升了整体病区的管理效果,能够在紧急事件中实现较高的抢救效率。而且可以在各小组护理制度的落实上,达到具体责任主体的行为体现,对于护理工作的整體质量提升具备较高的应用效果。

通过SDS和SAS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了层级护理模式之后,所有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明显好转,相对承担的心理压力有所减缓。在层级护理模式的管理中,上级护士能够为下级护士提供经验指导,下级护士在遇到任何突发事件时也能够进行咨询。对于护理工作的合理工作分配,能够有效降低各层级护士的工作压力。工作秩序和效率的提升,也促进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在责任制落实的阶段,所有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有所增强,即便遇到风险事件,也能够快速做出应对方案,有效避免了不良工作结果中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以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层级护理的前后对比中,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都有所提升。一方面,工作实际时间得到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个人休息时间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相应设立奖惩机制,促进了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而适当的考核机制与层级培训方式,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有所减缓,进而在内在满意度上明显提高。此外,也为所有护理人员提供了积极向上的契机,满足了护理人员的学习需求,其层级管理模式更加人性化,因此也得到外在满意度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在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上也有明显提升,尤其对全体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由此可以证明,层级护理的管理模式是促进护理人员全身心投入护理工作的有效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鹿燕. 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1:148-149.

[2] 吴银月,陈晓飞,朱彬彬,吴莉,张品南,叶笑梅. 层级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病区中的应用[J]. 中国乡村医药,2015,16:78-79.

[3] 吴娅琴,吴琴,杨芳. 层级护理对母婴同室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 现代医学,2016,01:133-136.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化科
风险管理模式在消化科老年患者的应用研究
问题式学习教学法在消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消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PBL联合模拟教学的应用价值分析
人文关怀在消化科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PBL联合模拟教学在消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层级护理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运用
风险管理在消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
应用思维导图在消化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消化科护生带教过程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及意义
传统教学联合PBL在消化科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