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胸外科术后并发胸骨哆开患者的护理

2016-11-19祝奎王誉霖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渗液胸骨切口

祝奎 王誉霖

摘要:目的 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胸骨哆开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截止2014年我院心外科手术,术后并发胸骨哆开10例,对其进行急诊手术后实施精心护理管理。结果 1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胸骨哆开是心胸外科手术后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积极地术后护理管理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胸外科;并发症护理

心胸外科手术中的标准切口是胸骨正中切开,术后发生胸骨哆开及纵隔炎虽比较少见,但会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的稳定,甚至引起败血症、大出血等严重后果,不积极处理病死率几近100%[1]。故要高度重视胸骨哆开的发生,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我院截止2014年实施胸骨正中切口心血管手术中10例术后胸骨哆开,发生率0.4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例胸骨哆开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50~75岁,平均(62.5±2.5)岁。冠脉搭桥术后6例,瓣膜置换术后2例,升主动脉置换术后1例,左房黏液瘤切除术后1例。并存糖尿病7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6例,支气管哮喘2例,高血压8例,消化性溃疡2例。术前心功能Ⅲ级9例,Ⅳ级1例。术后8~10d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剧烈胸痛、刺激性咳嗽7例,胸闷、气促5例,胸部切口渗液8例。双手指轻压正中切口两侧,可感觉胸骨摩擦感或浮动感。9例X线摄片结果示纵隔影明显增宽,10例彩超检查均有心包积液,CT检查明确胸骨对合不良、哆开;9例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增高。

1.2方法 一经确诊胸骨哆开立即手术治疗。探查明确胸骨哆开、愈合不良,钢丝切割胸骨,1例胸骨被切割成多截;胸骨后、前纵隔均有大量纤维素沉积及坏死组织,但均无感染、化脓表现。术中清除坏死组织后,用1%碘伏溶液反复冲洗心包腔及前纵隔,胸骨下重置心包、纵隔引流管;用骨膜剥离器刮除胸骨骨髓面的骨蜡,截断的胸骨用钢丝局部加固缝合,然后以改良Robicsek法[2]重新固定胸骨,充分固定胸廓。

1.3结果 经积极治疗后,10例术后7~15d痊愈出院。出院后3个月复查,胸骨均愈合良好,无明显畸形。

2 护理

2.1胸骨哆开早期表现 本组胸骨哆开多发生在手术后8~12d,最初表现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并出现剧烈胸痛、刺激性咳嗽,也有合并胸闷、气促等表现,进而部分病例出现伤口渗液。查体见切口处敷料渗血或(和)渗液增多,双手轻压正中切口两侧,感觉胸骨摩擦感或浮动感等反常活动。胸骨哆开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护理心血管手术后患者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重视患者主诉,以早期发现胸骨哆开。

2.2胸骨哆开的术后护理

2.2.1心理护理 胸骨哆开患者多为年老体弱者,经过二次手术胸骨重新固定后,患者多会产生悲观或恐惧心理,可能会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和疾病转归。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协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多与患者交流让其更有安全感,促进伤口痊愈。注意观察和减轻患者客观存在的围术期伤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2.2.2呼吸道护理 因手术使胸廓结构受到破坏以及切口疼痛,影响患者咳痰,术后需有效固定患者胸廓。本组患者二次手术后常规使用宽胸带包扎固定胸廓,胸带固定松紧适度,避免过松而达不到治疗效果,过紧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指导患者正确有效咳痰:咳嗽时先深呼吸1~2s,在呼气末连续轻咳,感觉痰液咳到咽喉部时再用力咳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当患者咳嗽时,护理人员协助用手按压胸骨前部,尽可能限制胸骨活动,促进胸骨顺利愈合。对术前有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的8例患者,在上述处理措施的基础上,指导患者掌握合适的呼吸方式并示范方法: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体呼出。

2.2.3引流管护理 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果引流不畅,纵隔积液过多,张力过大,不利于胸骨愈合,并且容易发生纵隔感染[3]。尽可能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引流。同时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的变化,如引流液颜色变暗红,液体变浑浊,量逐渐增多,则可能出现感染。如切口敷料和引流管口有明显渗液,引流瓶内水柱无波动则提示引流管堵塞,立即通知医生重新更换引流管。

2.2.4加强营养支持 经再次手术行胸骨固定术的患者,由于手术打击、伤口疼痛等原因,可能会造成术后食欲差,营养不足使胸骨愈合缓慢。本组患者清醒后即饮少量水,无不良反应后进食半流质饮食。手术创伤及精神紧张使机体代谢增加,因此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量,尤其是对低蛋白血症、骨质疏松患者。本组7例患者并存糖尿病,将其空腹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以利于胸骨尽早愈合。鼓励患者早下床适量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本组患者多在术后3~5d床边活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出入液量平衡,监测血浆蛋白水平及电解质等生化指标。

2.2.5防治感染 患者二次手术后留有引流管、尿管、中心静脉插管等,这些都是病原菌易于侵入体内途径,且患者多年老体弱,抵抗力差,增加术后感染发生概率。术后使用广谱抗生素,并注意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必要时,还应进行胸骨后冲洗,以利于胸骨愈合及防止纵隔感染[4]。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本组无1例发生纵隔感染。

2.2.6出院指导 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稳定的情绪。术后继续胸带固定3个月,咳嗽时用手护住胸部,并尽量平卧而睡,避免侧卧以免影响胸骨愈合。定期复诊,如果出现伤口渗液、突然胸痛及时就诊,以排除再次胸骨哆开可能。

3 小结

胸骨哆开是心血管手术后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发现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对心胸外科手术后患者细心观察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特别注意年老体弱或并存低蛋白血症、贫血、营养不良患者;从心理、生理、功能锻炼、有效咳痰、切口护理、营养支持及防治感染等方面给予科学的指导和精心护理,以促进胸骨愈合,防止术后胸骨哆开的发生,缩短病程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Gummert J F,Barten MJ,Hans c,et a1.Mediastinitis and cardiac surgery an updated risk factor analysis in10,373 consecutive adult patients[J].Thorac cardiovascSurg,2002,50(2):87-91.

[2]Sharma R,Puri D,Panigrahi B P,et a1.A modified parasternal wire techni-qu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sternal dehiscence[J].Ann Thorac surg,2004,77(1):210-213.

[3]柴滢,黄利.胸骨裂开的原因及固定方法[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7,34(4):238-241.

[4]殷胜利,张希,孙培吾,等.体外循环术后12例胸骨裂开的诊断与处理[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22(4):295-297.

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渗液胸骨切口
双侧双头胸骨肌变异1例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双侧胸骨肌与胸锁乳突肌相连变异一例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PICC导管穿刺点防渗液装置研制与使用1)
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治疗Ⅳ度三踝骨折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