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素养的培育

2021-09-17向颖

关键词:法治素养道德与法治

向颖

摘要:法治素养要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借助法治教育不断地渗透与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培育法治素养的具体方法有:拓宽学习场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法律的作用;提升学习兴趣,在过程体验中明确法律的要义;转变学习方式,在专题活动中参与法治实践。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素养;法律知识;权利与义务;法治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作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凸显了法治素养的重要性。法治素养是人们正确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是涵盖法律知识、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法治信仰和法治实践能力等的综合体,体现为一个人对法律信仰的认可、追求与信奉,对法律意识的深化与坚守,以及对法律知识的应用。法治素养涵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宽,因此,其培育非一时、一地、一人之功,需要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借助法治教育,不断地渗透与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自觉知法、守法、用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一、拓宽学习场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法律的作用

法律知识的普及是培育法治素养的基础。向初中生宣传法律知识的作用不能靠灌输,而应该在知识架构中渗透生活的逻辑,使法律知识成为学生真实的、有生命的、可触摸的生活经验。

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笔者将学习的场域拓展到日常生活中:

某同学网购书包,发现书包的面料和颜色与网上展示的样品明显不同。他申请退货,但网上店商以商品已签收为理由,拒绝了这一申请。此时,他该怎么办?

学生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探究和班级交流,理清了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也感受到了法律在指引公民行为方向、规范全体社会成员行为、维护社会安全和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评判作用,笔者又结合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导学生思考:

社区居民王某已经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感染症状,进入公共场所仍未佩戴口罩,且暴力抗拒测温、扫码、登记,后又故意隐瞒与他人接触的情况;李某因与王某有矛盾,故意编造王某确诊等虚假疫情信息,散布疫情谣言,通过微信微博等途径肆意传播,制造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如何评价两人的做法?

由于学生对疫情防控这一社会生活热点十分关注,因此,对情境中的人物行为讨论十分热烈。笔者引导学生总结:“未佩戴口罩”本身不是违法行为,但不听劝解甚至暴力抗法,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而情节严重的造谣甚至有可能触犯刑法。笔者又进一步引入并简单介绍《传染病防治法》《紧急事件应对法》等法律知识,帮助学生判断和分析,疫情期间哪些是违法行为,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法律的评判,深刻理解法律知识的作用。

生活是学生学法的广阔场域。遵循生活逻辑,贴近生活实际,就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和“效度”。

二、提升学习兴趣,在过程体验中明确法律的要义

法治素养的核心是法治思维。它是人们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法治思维的强化运用是培育法治素养的主要方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法治思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提升学习兴趣,理解法律的要义,养成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二框题《依法行使权利》时,笔者利用两个案例引导学生体验:

案例一:2020年某晚,常混迹于某初中周边的社会青年王某、张某(均未满14周岁),将该初中放学回家的初二学生小李拉到一巷道内,以收取“保护费”为名强行搜身,搜出现金15元,并威胁小李,不准他告诉任何人。随后几周,两人定期找小李收取“保护费”。这期间,小李始终保持沉默,直到被班主任发现。

案例二:小明的家长与某校外培训机构签订了数学课程培训的协议。根据协议,小明的课时培训费可以享受7折优惠。小明的父亲为小明预付了50个课时的培训费3500元。但是,该培训机构在培训5个课时后就停课了,人去楼空,也无法联系到负责人。小明认为,培训机构“跑路”后很难再追回培训费,加之损失不多,许多人都有同样的遭遇,因此选择了息事宁人。

这两个案例较为典型——结合教材内容,针对现实问题,紧贴学生生活,因此,学生比较感兴趣。笔者首先让学生以已有认知为基础,围绕案情进行分析、思考、讨论和交流:案例中的小李、小明享有哪些权利?其权利有没有受到侵犯?王某和张某以及培训机构的行为是否属于侵权行为?如果侵权,法律依据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角色转换:“假如你是当事人,应该怎么做?”学生自由选择角色,陈述自己的想法和依据,其他学生或补充,或反驳,通过一系列的转换、对比的体验探究,学生明确了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财产权等合法权利,宪法和法律保障我们的合法权利,公民的权利如果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等结论。最后,笔者请学生课后再进行“权利人”与“侵权人”的角色转换,将学习的“过程”延伸到课外体验中。学生经过充分的体验,将教材中感知到的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不但加深了对“法律为我护航”“维护权利守程序”的理解,也将这些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

事实上,法治思维的形成过程就是不断研判、衡量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并将其内化为一种行为习惯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法治的荫庇,感悟到自身的义务,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转变学习方式,在专题活动中参与法治实践

引导学生关心法治国家建设,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是培育法治素养的根本路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借助专题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法治实践,做法治的崇尚者和捍卫者。

例如,在八年级下学期开展的“法治专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开展法治实践。首先,我们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校外,让学生关注社区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然后,赋予学生“法律小卫士”的角色,结合所学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和民主投票,确定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形成“为什么”“怎么办”的系列方案。接下来,组织学生利用課上和课后时间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的问卷设计、调查统计、参观采访、查阅资料、讨论求证、模拟听证等实践活动。 经历“全程求证”后,学生先后完成了“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研究”“礼让斑马线的现状研究”“垃圾分类的行动研究”等项目研究。主动运用自己的法治知识,在实践中力所能及地承担起公民的责任,有利于学生将法治素养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德,提升他们守法、用法的能力。

总之,法治素养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要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不仅依赖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主动担当,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 高源.中小学生法治素养的现状与培育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2] 汪永清.法治思维及其养成[J].求是,2014 (12).

[3] 黄鑫.新形势下公民法治信仰的培育路径[J].犯罪研究,2017(4).

*本文系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证据意识培育研究”(编号:F/D/2018/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法治素养道德与法治
日本国民法治素养培养体系研究及启示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析高职院校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