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2017-03-27卢日霞牟艳娟
卢日霞 牟艳娟
【摘 要】本文阐述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大学生法治素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扩大法治知识面、增强法治意识、积极培养法治思维、认同法治文化形成信仰等方面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 大学生 法治素养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035-0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可以说,法治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保障。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法治过程需要社会人去实施、去参与、去维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提升法治素养,推进依法治国,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战略目标做贡献。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是实施依法治国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离不开法治队伍建设。大学生是未来国家法治建设的主力军,提高法治素养,无疑对依法治国的顺利实施有重大意义。依法治国实施过程,需要科学立法,以完善和健全的法制体系,促使各项活动在法律、法规范围内活动,并在法的实施过程中,严格司法、公正执法,这些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法治队伍。大学生是培养未来法治人才的重要人选,提升法治素养至关重要。同时,法治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良好的法治氛围,法治氛围的营造需要全社会人共同营造,而大学生正处于受教育的重要阶段,比其他群体更能及时、顺利接触法治课堂或者参与法治实践,获取法治知识,增强对法治的理解,提升法治素养,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作表率,更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
(二)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是依法治校的要求。依法治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强调把学校的领导和法治相结合办学与管理,健全各项机制,维护校园人合法权益。这是大学生法治素养形成、提升的外在影响因素。依法治校是构建法治中国的需要,主要是发挥法治在校园管理中的作用,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达成高校治理法治化和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教育体制、制度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校园人合法权益得到确实保障,教育现代化得以更快实现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依法治校要求高校健全自主管理、科学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组织和考核机制,法治教育宣传,形成公正、平等的法治育人环境等。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需要高校依法办学和依法管理,进行法治教育,营造法治环境,构建法治文化,这正是依法治校的内在要求。
(三)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所谓人的全面发展观,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包括人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得到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和人的发展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受制于社会生产力、社会制度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在内的各要素。个人发展的全面性,并不是个人的发展取向和各种素养的平均值,不同的社会发展环境,不同的人发展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发展取向有强弱和主次之分,因此,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的状况。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断地上升,但发展中不协调的因素凸显,是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法治作保障。依法治国已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法治成为当前时期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方略,大学生需要以提升法治素养为发展取向,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作保障。
二、当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法学界对法治素养的研究比较少,研究内容包括法治素养的含义、内容和影响因素等。2016年6月,浙江省对该省公民法治素养进行调查,以公民法治知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得出浙江公民法治素養指数为72.2,这个指数表明该省公民法治素养较高。其中,以年龄段划分,调查结果显示18-29岁的受访者得分为72.9,高于该省公民法治素养指数,而接受高等教育者的年龄正好落在这个区间值。从浙江省的调查数据来看,当前大学生的法治素养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不可否认,大学生法治素养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法治中国的建设。
(一)法治知识不足,法治实践能力弱。法治知识和法治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知识为法治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法治实践检验、深化法治知识。我国对学生法治知识的授课,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更多的时间集中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辅修的课程数量少且重视度不够。在大学课堂里,一般学生获取法治知识来源于课堂,“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是非法学专业大学生获取法治知识的唯一必修课,其他与法治相关的辅修课极少。并且“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的授课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担任,比较偏向于思想道德的讲授,而忽视法律基础的授课,加之学生自身对法治的重视度不够,这导致大学生法治知识缺乏。此外,法治实践也是获取法治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大学生自身热忱度和教育机构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学生从法治实践中获取法治知识的机会减少,法治知识也没有能在法治实践中检验和巩固。
(二)犯罪事件时有发生,法治意识比较淡薄。当前我国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大学生犯罪统计体系,《中国法律年鉴》也仅仅发布青少年犯罪的人数,大学生犯罪的数据不详尽,但部分案例足以证明大学生近年来犯罪案件上升,已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如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付某弑师案、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药某故意杀人案、2013年复旦大学林某投毒案等。新时代大学生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犯罪手段智能化、网络化、隐蔽化,犯罪情节严重,具有反侦察能力。当前大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环境,但也因个体的差异性,集中于法治意识淡薄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据相关庭审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中,近九成的大学生犯罪嫌疑人给予的答案是:案发时,我没有想这么多,我也不知道这样会犯法。这显然是法治意识淡薄的表现,也说明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势在必行。
(三)法治心理需求较低,忽视法治思维培养。法治思维培养提升的主体不仅是公权力的行使者,也包括当代大学生,这是由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人才支持决定的。而当前大学生在法治思维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通过大学生外在行为体现出来,如校园里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扰乱校园秩序等。这些暴力或者违法行为的发生,与大学生缺乏法治素养息息相关。法治思维属于法治素养,法治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当前大学生在学业压力大、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倾向长时间重点研究和学习专业知识,而心理对法治的需求较低,法治思维的培养被忽视。不重视法治思维培养,如果遇到各种复杂的校园环境和问题,学生极易产生盲目、冲动的心理,屏蔽法律原则、法治精神和行为规范的引导作用,模糊法治评判是非的标准,导致校园暴力或违法事件的发生。
(四)法治情感淡薄,缺乏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属于精神意识,是人对法有情感和有追求,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法治信仰必须通过外在表现显示出来,主要体现在社会成员用法、守法和护法的行动中。而当前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仍旧存在法治信仰缺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用法、守法和护法上。随着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推进,大学生都具备一定的法治意识,认同法治背后公平、公正等价值理念,但由于中国传统的“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大学生身处开放的校园环境,必然受到传统“人治”思想的侵染,加之家庭法治氛围缺失,从而造成对法治文化认同感不强,法治情感淡薄,一旦遇到法律纠纷时,法的运用往往第一时间被关系、人情和权力取代;遇到个人利益与规章制度相冲突的时候,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破坏规章制度,例如考试作弊、迟到晚归等;遇到社会恶劣事件,采取回避、漠视的态度,没有用实际行动维护法律的权威。
三、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新路径
(一)扩大法治知识面。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法治知识和法治实践,法治知识和法治实践是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获得法治技能或能力,从而逐步形成法治素养。大学生要获取法治知识,除了课堂法治教育,还可以通过自身学习的方式获取。当今大学生的生活与网络紧密相连,大学生可以分配好上网时间,使用好网上教育平台,如使用MOOC可以免费获得教育资源,或者浏览法治网页和观看法治视频。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法治实践,增加法治知识,感受法律的威严,崇尚法治,信仰法治。一方面,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校园组织的法治辩论大赛、法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审判、法治宣传海报评比大赛等,从而提高对法治知识的求知欲,提高法治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参与法治社会实践,走进公检法,参观文化长廊、陈列室,观看法治电影,参与法治知识有奖问答等,增强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意识。
(二)增强法治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意识离不开实际生活,而环境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必然影响人的意识。大学生提升法治素养离不开法治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需重视环境的影响,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法学教育者要了解依法治国的内容,持有正确的法治态度,忠诚于法治,不断提升法治课堂的教育水平,创新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坚持与时俱进,更好地在教学上引导学生。学生家长要加强法治的学习,改变教育理念,进一步培养家庭法治氛围。比如,共同讨论热门的法律案件、共同浏览法治网页、共同学习相关法治书籍等,家庭法治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此外,社会普法、社会法治氛围等也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应重视社会法治环境的营造。
(三)积极培养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运用已有的法治知识、理念、原则和精神对现象和问题逻辑分析、判断的过程。“合法性”是法治思维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和发出点,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否属于法治思维的判断标准。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对现象或者问题进行思维活动的时候,习惯以法治精神、理念、原则或规范去逻辑分析、判断现象或者问题是否合法,并且结果为大众所接受,他就具有法治思维。那么当代大学生要形成法治思维,正确评判事物的合法性,就应该学习法律的基础知识,使其根植于脑海、融入血液中,形成规则意识,坚持法律至上,坚持法治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并且积极参与法治实践,在实践中养成法治思维习惯。除此之外,法治思维的培养也离不开校园法治環境的影响,当“依法治校”能贯彻与整个校园的发展过程,高校领导干部能够以法治校理政,高校其他管理者、员工等能够以正当程序处理学生事务时,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就会对广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作用,使学生逐步树立起法治思维。
(四)认同法治文化形成法治信仰。法治信仰属于意识形态,法治信仰的树立必须通过内化于行。法治信仰的过程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对利益关系的调整机制、社会公正的实现机制进行文化认识、文化比较和文化选择的过程。法治信仰的形成有必要进行法治教育,以使学生认同法治文化。大学生法治文化的认同必须通过法治教育,从情感认同到价值认同,最后到行为认同。情感认同以良好的权利保障为前提。在大学里,教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权利,增强大学生对权利的需要和渴望,他们才有了解法治的动力和追求,才会关注法律。高校其他工作人员要积极维护学生的利益,学生的权利得到保障,情感认同建立,法治文化的价值认同才会趋于稳定。法治行为的认同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立法机关要民主、科学立法,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民要普遍守法,凝聚社会主义法治氛围,认同法治文化,从而让法治扎根于每一位大学生心里,形成一种信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23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7
[3]金春华,李爽,施扬文.我省公民法治素养较高[N].浙江日报,2016-06-12
[4]陈燕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29)
[5]公丕祥,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M].南京:江苏省人民出版社,2014:43
【作者简介】卢日霞(1986—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牟艳娟(1966—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