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分类教学过程 助分类意识生长
2021-09-15马正平
马正平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分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期教师在学生分类意识培养中关注问题需要和分类标准,使分类变得严谨有序,从而让学生的分类意识逐渐生根、发芽、生长、结果。
[关键词] 分类教学;分类意识;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时常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以促学生分类意识的培养,然而在处理“为何分类”“如何分类”“何时分类”等问题上却不够深入,这样势必造成日后遇到复杂分类问题时会力不从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能力,让分类变成学生的一种能力和自觉意识。笔者深入分析分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与同行共勉。
一、需要——分类意识形成的动力源
分类对于每个小学生都不陌生,然而“会分类”与“为什么分类”是不同层面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为什么分类”,通过对分类的质疑,从而引发思考,让其懂得追根溯源,掌握分类的真实意义。
教学片段: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师:今天动物们在举行运动会,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如何给它们分类。(PPT展示图片)
生1:跑步和跳高。
师:很好,生1是根据什么分类的?
生齐声答:根据比赛项目。
生2:也可以按照动物种类进行分类,分为狗、猴、兔。
师:对的,那么现在请大家按照不同的分类,将下面的表格填充完整。
师:大家的统计表都做好了,如果要给参加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发放不同颜色的衣服,需要参照哪个表格呢?
生3:根据生1的分类,需要参照参赛项目的表格。
师:很好,如果要给运动员准备午餐,这回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4:根据动物种类统计表,小动物吃的食物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据动物种类分类。
教学诊断:教学过程既有情境、有问题、有师生对话,也有激励评价,课堂气氛融洽,表面上看确实是热热闹闹的;然而仔细观察,可以清晰地发现回答问题的为学优生,还有很多学生未融入角色分类,教师没有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和思考就提出了“如何给它们分类”的问题,问题的提出显然是突兀的,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吃落地的桃子”。虽然分类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填表,但是该表格的填写并非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分类”,而是为完成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做铺垫。教学中只关注了结果,忽略了让学生理解“为何”“何时”要进行分类的过程,这样忽略了过程的教学是空洞的,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策略:要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首先要让学生感觉分类是有意义的,分类是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师不妨用问题引导,让学生经历“何时要分类”到“如何来分类”的思维过程。例如,在本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进这样的情境问题:“运动会开始前,小兔子作为后勤保障成员被分配了一个新任务,即为每位运动员准备一套运动服和一份午餐,要求相同项目的运动员着装颜色相同,这时候小兔子有点犯难了,这该如何统计呢?现在请大家帮小兔子想想办法。”有的学生提出根据参加项目进行分类,有的学生则提出它们吃的东西不同,这样分类不合理。由此让学生经历讨论,领悟分类在现实中的意义,知晓分类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实际需要为前提,从而领悟“为什么要分类”。其次,教学中应避免用成人的思维看待学生眼中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究,让学生从需求中体会分类的意义,掌握分类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分类,从而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
二、标准——分类意识形成的依据
教学片段:
师:如图1,请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分一分,看看可以如何分类。
生1:按角分,①⑥中的三个角分别为锐角、锐角、锐角;②④中的三个角分别为直角、锐角、锐角;③⑤中的三个角分别为钝角、锐角、锐角。
师:大家可以继续交流一下,从特征出发,看看有什么发现。
经过交流和归纳,学生总结出①⑥为锐角三角形;②④为直角三角形;③⑤为钝角三角形。教师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给出了树状图以便加深学生理解。
师:刚刚大家从角的思路出发,将其合理地进行了分类,那么是否还有其他办法进行分类呢?
生2:还可以按照边来分,①中三条边均相等,⑥中两条边相等,②③④⑤中三条边均不相等。
依据角分类的思路,学生总结出根据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生3:①是否可以和⑥一样归类为等腰三角形呢?
学生对是否可以将①⑥分为一组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教师对学生的争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给出了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的结论,带领学生完成了按边分类树状图的绘制。
教学诊断与反思:教学过程自然流畅,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学会了总结归纳,同时从不同角度考虑了分类,学生的参与度及课堂的活跃度都控制得很好,然而细细品味,感觉还有不足之处。
首先,分类标准不明确。学生在叙述按角分类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即按角分类,其应关注的是最大角。教学中教师未及时引导,使学生用烦琐的语言叙述着可以简化的内容,让学生的思维依然在浅水区徘徊,讨论与争辩未抓住实质,可谓轰轰烈烈的“伪探究”。
其次,时机把握不精准。学生在对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如何分类产生分歧时,教师只关注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争辩来巩固知识,而忽略了集合思想的渗透。如果将树状图与集合图相结合进行分类的总结和归纳,会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和丰满。
最后,缺乏对比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照学生的思路进行探究,顺着学生的思路一路向前,忽视了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停一停”“想一想”,感受一下分类标准对分类结果产生的影响。分类也许不分对错,但是分类必须满足需要才会有意义。
三、过程——分类意识形成的生长点
教学片段:
师:现有三张数字卡片,卡片数字分别为4、5、1,如果将其组成两位数,可以得到哪些数呢?(问题给出后,学生迫不及待地要表达)
生1:45、51。
生2:54、41。
生3:14、15。
师:还有其他的数吗?
生齐声答:没有了。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下,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如果让学生随机说出来几个两位数,学生会感觉毫无压力;如果让其全部写出来,学生就感觉有些困难,无人愿意回答。
教学诊断: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笼统,没有明确的指向,未能树立学生的分类意识,从而导致学生思维凌乱,缺乏完整性。同时,教学中缺乏过程的指引,直接让学生写出答案使学生不能经历有效的过程,也就造成学生不能对自己的结论形成完整的认识。本该分类的题目,而在學生解答的过程中却没有体现,说明该问题未触及学生的分类意识,他们也就不能运用分类来解题。
教学策略:分类要做到思维严谨有序,只有做到严谨有序才能让问题变得清晰。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必须要让学生懂得“序”的作用,让学生可以自觉地进行适时分类,从而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在解此题时,教师不应急于向学生要答案,而应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可以这样进行引导:要组成两位数,可以先确定十位数,如先拿出4作为十位上的数字,接下来用5和1与其组成两位数,从而得到45和41;以此类推,再得出其他两位数。分类的解题思路建立后,学生解此题的信心也被激发了。在“序”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此题解决后,教师可以列举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有序排列的认识。例如,让卡片上的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学生要先确定百位,再分别考虑十位和个位,从而得出451、415、
541、514、145、154。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慢慢地对分类产生兴趣,逐渐地形成分类意识。
总之,分类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适宜的契机,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