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导学:让数学学习走向深刻
2021-09-15许明坚
许明坚
[摘 要] “大问题”就是指教师根据重点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的具有引领性的统整性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大问题导学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深刻。基于此背景,文章对运用大问题导学,促进新知探究;运用大问题导学,促进知识关联;运用大问题导学,引导探究学习;借助大问题导学,激活数学思维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问题”对于打造探究性课堂,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非常有利,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所谓“大问题”就是指教师根据重点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的具有引领性的统整性问题,具有思考性、导学性、指引性的特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围绕一个大问题,设计相应的问题串,打造问题式课堂,让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展开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运用大问题导学,促进新知探究
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实现探究性学习,应该设计一些大问题。同时,问题的设计,还能够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具体而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围绕数学知识、概念等,设计相关问题,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
例如,在“百分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意义、概念等知识点,一位教师基于问题本质,巧设了大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其中,百分数的概念是重点。基于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一个数与另一个数之间存在多种关系,具体是哪几种?”“大于100%的百分数是何意义?”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对百分数的意义、应用价值等展开探究,从而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實现高效率学习,突破以往学习中的弊端,满足素质教育教学要求。
以上案例中,教师设计的“大问题”对于学生自主化的数学学习是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的,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对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促进知识内化。具体来说,当学生思考“一个数与另一个数之间存在多种关系,具体是哪几种”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是宽泛的,思维的触角可以伸向多个环节,这样就保证了学生思维的广度;而在学生思考“大于100%的百分数是何意义”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就会指向百分数,这样也就保证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当学生的思维从广度转向深度时,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也就有了技术含量,客观上也就促进了学生的数学理解。
二、运用大问题导学,促进知识关联
虽然每一节数学课堂都独立存在,但实际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基于整体视角,把握教学内容,在知识点的关联处设问,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实现对知识点的串联记忆,提升学习效率,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弥补以往知识结构体系中存在的漏洞。
例如,在《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一位教师为了详细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内容,同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设计了如下问题教学环节:首先,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如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何特征?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图形?其次,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向学生进行相关图形的展示,并且再次提出问题“这些图形有何特征,其中是否有立体图形”之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结合已学知识点理解问题,让学生对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把握。在这种授课模式下,学生能够快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特征。紧接着,教师进行了长方体、正方体模型的展示,并且借助一些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如长方体和正方体中,面有几个?棱有几个?顶点有几个?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展开了交流和讨论,使得学习活动有序推进。
由此可见,在知识点的关联处进行设问,能够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点之间构建起联系,以便实现对知识点的关键记忆,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强化学习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挥作用的显然是大问题,学生在围绕大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不仅促进了对新的知识的理解,而且促进了知识之间的关联,这也就意味着原本零碎的知识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学生在基于知识的记忆而理解的时候,就可以建立一个知识框架,这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运用大问题导学,引导探究学习
“以问导学”指的是基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与探索,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的方式,把握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并且实现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以问导学”教学的要点主要有三个,即问、导、学。首先,复习提问,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进行有效激发,让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点。例如,在“圆的面积公式”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一位教师为学生进行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展示,之后提出了如下问题:“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如何推导得出?”其次,引入提问,注重对学生探究欲望的激发。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问题情境进行有效设计,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自主思考,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紧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并且提出以下问题:“三个图形中,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牛哥哥觉得面积最小的是长方形,牛妈妈却觉得三个图形的面积一般大,你们认为呢?”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故事化的情境引导下展开了交流讨论,并积极寻找答案。再次,授课提问,将探究公式成功引出,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有效锻炼,促进了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借助大问题导学,激活数学思维
数学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并且逐步化解冲突、强化认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大问题的设计,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应当认识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以数学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数学思维的激活则需要问题来提供动力。数学教学中大问题的提出,可以非常有效地打破学生原有的知识平衡,从而给学生探究的动力。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够有效地被激活,而一旦学生的数学学习进入了思维被激活的境界,那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既会有学习动机,又会有学习智慧,应当说这是理想的数学学习状态。
例如,在“长方形的周长”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一位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了生活化问题:“商店有100米、20米、40米、1米这四种长度的反光纸,哪种长度适合贴在停车场的停车位上呢?”在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展开讨论,并且指出:“100米的反光纸太长了,都够绕操场半圈啦;1米的反光纸又太短了点,应该不够;20米和40米应该比较合适。”之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到底是选择20米,还是40米呢?”学生回答:“最好通过量一量的方式做出选择。”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发现,对学生进行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数感的养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以设计“估算、测量”等实践环节,并且创设认知冲突,在关键点提出相应的问题,尤其是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大问题,为学生估算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大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在“大问题”的引导下展开探究性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