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绘本阅读中构筑学生生命成长新样态
2021-09-15陈玲
陈玲
[摘 要] 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视角实施小学数学绘本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采用联结策略、链接策略、桥接策略,让图画与文字结合、让资源与绘本沟通、让知识与思想融合。借助绘本的故事性、趣味性,教师要用数学思想引领,从而引导学生全程参与、深度参与绘本阅读,并且让学生能用综合性、实践性的方式辅助绘本阅读。
[关键词] 绘本阅读;生命成长;成长样态
绘本阅读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将数学绘本阅读仅仅定位于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科普性、经验性的数学知识,这是狭隘的,有失偏颇的。绘本阅读能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能让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能让简单的数学知识丰富化。作为教师,应当基于学生成长的视角实施绘本阅读教学。借助绘本阅读,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巧用联结策略,让图画与文字走向和谐
绘本又叫作“图画书”,是一种集图、文于一体的益智读物。因此,绘本的阅读内容十分丰富。在小学数学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联结的策略。教师既可以立足于“图”,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讲解;也可以立足于“文”,彰显绘本的数学“本”色。巧用联结的策略,教师可以将图与文结合起来,以文说数,以数释图。联结阅读绘本,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从被动阅读走向主动阅读。通过联结阅读,让绘本教学价值最大化。
对于图的阅读,可以从图的内容、色彩、细节等方面着手,要引导学生在读图中追问: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的意图是什么?通过追问,让学生的读图超越“美术看”,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图的色彩、造型等上面。尤其是要引导学生从数学视角来读图、识图。同样,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可以结合图来思考,从而让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读图、思考、探究,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发现。比如教学《时、分、秒》,笔者引入了绘本《精灵的奇幻之旅》,这个绘本赋予数学概念以人物形象,既直观表达了时针、分针的特点,又能让学生结合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行走”规律,深刻认知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功能。绘本中夸张性、拟人性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形象,给了学生深刻的印象,它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学生还初步了解了时、分、秒的诞生历史,经过潜移默化的熏染,他们还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不仅如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知道了一分钟秒针走一圈、一小时分针走一圈、十二小时时针走一圈等的时针、分针、秒针运行的规律。这样的绘本阅读,不仅具有趣味性、生活性,更具有数学性,充满着“数学味”。
绘本阅读教学还将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拓展、延伸性的内容融为一体。从学生的生命成长视角来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来展开引导。通过同题补充等策略,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图与文结合起来,将课内教内容与课外拓展、延伸性内容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联结性的教学,这样就能让绘本阅读走向和谐、走向圆融。
二、采用链接策略,让资源与绘本和美沟通
构筑学生成长新样态的绘本阅读,不仅可以采用联结策略,而且可以采用沟通数学与其他学科、绘本阅读与学生的经验生活之间的链接策略,从而让绘本阅读更具有活性。部编版语文教材编写者温儒敏教授认为,应当在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从而培育学生数学听说读写的习惯。绘本阅读能够进行跨学科、跨界的教学,从而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世界,实现资源与绘本的和美沟通。
比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笔者引入了绘本《两条射线手拉手》,将语文学科的童话故事和数学学科的“角的初步认识”等相关知识融通在一起。绘本封面隐藏着“两条射线手拉手”的生活画面,比如乌龟背上有角,鳄鱼的背上有角,小鸟的嘴巴有角……学生容易将注意力放在画面上,从而对画面蕴含的数学知识熟视无睹。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内容时,通过故事情节内容唤醒、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比如绘本中是这样介绍“射线”的:“我是射线伊伊,不会弯曲不会转弯,我的长度不可以度量,我有一个固定的端点,另外一段却可以无限延长。”有了这样的介绍,学生就会自觉地去研究射线,画射线,并且在研究射线、画射线的过程中掌握射线的基本特征。比如绘本中是这样介绍“角”的:“我是由两条射线手拉手组成的角,我有一个顶点也就是两条射线重合的端点,我还有两条边,就是两条射线。”有了这样的介绍,学生就会到绘本中去找寻角,进而从绘本中去找寻生活中的角,等等。在绘本阅读中,数学知识将不再以抽象的、说教的方式呈现,而是以一种生动的、形象的、故事性的方式展现。学生在潜移默化的阅读中能够感受、体验到数学知识的真谛。小学数学绘本阅读包含许多有意思的内容。这些内容数学主题突出,可读性比较强,既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探究,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润泽学生的心灵,丰盈学生的精神生命。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深刻地指出:“数学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现实,必须与真实生活情景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将绘本中的数学知识与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以及学生生活经验等关联起来,能激发学生的绘本阅读兴趣,进而让学生在比较、思考、操作、探究中深入绘本的“灵魂”深处。跨学科、跨界链接,能疏通学生的绘本阅读通道,实现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和美沟通。
三、妙用桥接策略,让知识与思想渗透融合
很多数学绘本往往是一些经典性的绘本,这些经典性的绘本是超越时空、超越年龄、超越人群的。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数学绘本,在不同的学段发掘绘本中的不同内容,从而让低段、中段、高段的绘本阅读教学整合融通,让绘本中的数学知识与蕴含的数学思想、文化精神等渗透融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桥接的策略,比如在低段绘本阅读内容教学中渗透中段、高段的内容,渗透中高段要着重体现的数学思想等。相比较而言,发掘绘本中的思想,能让绘本闪现出一种恒久的生命力,能彰显绘本的意义和价值。
将绘本中的阅读内容与思想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绘本成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载体、媒介。作为教师,要把握绘本的主题、结构,要构建绘本阅读的层次塔。作为教师,要树立“一课中体现整体”的课程意识的思想。比如《认识图形(二)》是以认识平面图形为主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图形(一)》,也就是说学生已经认识了相关的立体图形。在教学中,笔者引入了绘本《谁偷了西瓜》,将这两部分内容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通过阅读,一方面能让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来自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另一方面还能启发学生想象平面图形还原、生长为立体图形的过程。教学中,学生结合绘本的内容主动地画图、拼摆、折叠等,从而感受、体验到平面图形的特征。这样的教学,完全超越了一年级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而以一种渗透、融合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向后延伸、拓展。教学中,笔者还引入了数学绘本《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让学生对图形进行拼接、组合,从而让学生更为深刻、更为活化地把握图形的内在特征。学生在拼、画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完美融合。以绘本为载体、媒介,助推学生数学思维、想象的发展。从知识的视角看,教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螺旋上升;从思想的角度看,知识中有孕伏、有渗透。这样的绘本教学,充分体现了绘本的育人价值,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丰富、更加有趣。
绘本融合、渗透教学打造了一体化的课堂,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在绘本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了绘本的图文线、资源线、思想线、结构线等,就能打造一体性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的绘本阅读从“一课”走向“课程”。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学习、设计、建构、创造,从而让学生亲近绘本,并且融入绘本阅读。借助于绘本的故事性、趣味性,教师要用数学思想引领,从而引导学生全程参与、深度参与绘本阅读,并且能用综合性、实践性的方式辅助绘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