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016-12-22唐友文雪巍葛雷
唐友+文雪巍+葛雷
摘要:面对占全体大学生近90%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针对不同专业进行知识分层、专业分类教学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这项工作不但牵涉的专业面广,且无现成模式可借鉴。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现状处于普及型向服务专业应用型的转型时期。因此,形成一套为非计算机专业服务的、以专业应用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已成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分类教学;服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
1、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当前,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要求不同。文中针对当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以面向应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并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和教师队伍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肩负着在广大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中普及计算机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推广计算机应用的重任。
近年来,国内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得到了相关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共同承担了教育部的教改项目,重点研究了大学理工科计算机公共课程的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果。以耿国华教授为主要负责人,西北大学依据26年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的积累,创建并实施了“教学思想先进化(新理念)、课程结构体系化、教材内容立体化、教学方式现代化(CAI、在线学习辅导)、考核手段网络化”的五位一体的《计算机基础》(文科)教学模式。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谭浩强教授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阶段”[J](计算机教育,2003.12)一文中提出:第一:21世纪高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质上是对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应当由计算机扩展到信息技术。第二:由于中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大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再是从零起点开始,大学生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必须作重大的调整。
1986年印度“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上台后,极为重视计算机的开发与利用,确立了大力发展计算机产业的方针。1991年拉奥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激励计算机产业特别是软件出口产业发展的政策。印度计算机教育不断进行改革,现在,全印400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计算机及电脑软件专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多媒体教育设施,全国每年都有25万人接受信息技术培训。
韩国计算机基础教育总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并把它能动地、创造性地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到2000年末,韩国已完成了对所有中小学计算机的普及、因特网的链接等物质设施建设以及教师培训等第一阶段的“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开放式教育并建立适应终身学习的教育体制,培养适应知识信息社会的创造性人才。
2、计算机计算机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
目的是为了解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在当今信息社会飞速发展,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社会人才需求,除了要具有本身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具备计算机方面素养,那么结合市场需求,针对不同专业多元化的需求,对于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要,所以要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为使我们学生走出校门时,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也提高现在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从多元化需求出发,立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来进行切实可行的模式改革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要想进行改革就要了解社会所需,和当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不足。
社会需要人才计算机实际动手能力较差,根本不能满足最基本的动手要求,可以说大学生学的计算机知识根本用不上,而企业所需有不能很好被应聘者掌握。那么校企之间需求的沟通是问题的根源、
由于大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小学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同等因素使得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差异很大。而目前很多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仍然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往往导致“会的不愿意学、不会的又听不懂”的情况,使很多同学对本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另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使学生陷入单纯的“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的境地。
目前,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计算机行业,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的。在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各专业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是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课,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但是,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教材内容更新慢,内容陈旧,使用周期长,与当今计算机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
教学模式落后,手段单一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往往片面强调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目前仍有很多教师的思想仍停留在以自身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上,沉浸于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方法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学。这往往导致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丧失兴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不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
3、新计算机基础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课程体系的构建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才培养目标而动态地进行调整的,分为两个层面:
(1)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2)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层面。
专业类别的划分
各专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的共同点是要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同点是各专业后续课程不同,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需求不同。也就是说,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区别对待,实行有区别的教学,而不能一概而论。
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避免以往面面俱到但又重点不突出的 “蜻蜓点水”式教学,此次改革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把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划分成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六大块,分别是: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与数据库应用、多媒体应用技术、网页制作、计算机系统维护、Excel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实行“1+x”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3)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中可按X选择方向类课程
教学方法的改革
若要改革计算机基础、提高其教学质量,需要一改过去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为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推行了“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的变革
在教学中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需创造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考试考核方式改革
以应用为主的上机考核。
教材的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材的内容应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潮流,让学生及时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新技术。
师资队伍的改变
要实现此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目标、 达到改革效果,除了要做好上述改革或变革之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则是关键因素之一。
所以,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和学生专业相结合。教师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应用上,可针对不同专业设计不同的案例和问题,进行案例教学。这样,既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方法,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做到学为所用。
参考文献:
[1]陆汉权,何钦铭,徐镜春.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2(09)
[2]徐奕奕,唐培和,唐新来.计算文化视角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高教探索.2016(08)
[3]朱勇,杨洪伟,宋晓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途径[J].计算机教育.2013(05)
基金项目: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课题《以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研究》编号201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