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实施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1-09-13范嗣龙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24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中小企业人力资源

范嗣龙

摘要: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根本战略资源,而现代人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改进。因此,建立起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员工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对工作保持热忱,具有良好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对于员工个人的发展晋升有很大帮助,也能让企业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但目前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使用到的激励机制仍存在较多问题,文章对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解决策略,希望能为同行业、同性质企业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中小企业;激励机制;人力资源

物质激励是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员工使用频率最高的激励方式。在这种传统的激励体系下,员工对于公司做出的贡献只会通过他们当下的收入体现,对于员工的评定标准也主要依靠当前的个人业绩,并不与公司未来的发展挂钩,而且不会给予员工一定的长期激励。这样就能明显看出,市场体制中企业价值的变动和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不存在任何关联。当然,很多企业受社会大环境、行业小环境、管理者思维等多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有时也会出现雇佣对立思想、员工不愿参与企业建设及团队合作意识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暴露不仅不利于企业招聘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严重时还会导致企业内部员工离职率升高。

一、研究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背景和意义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激励机制非常重要,很多中小企业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在摸索建立一整套激励机制。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仍旧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因为建立的激励机制不符合自身实际导致企业发展受限或濒临倒闭,另外一部分中小企业则是照搬硬套大企业或其他企业的激励机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不同企业都有自身独具的特点和优势,中小企业也不例外,所以,这样的企业在建立激励机制时可以参考成功经验,利用科学理论,但一定要符合自身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难题,才能为员工赢得更多福利,给予更多更好的激励,从而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二、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激励制度不够完善

激励制度就是引导、规范员工行为导向共同目标的各种措施的总和。员工才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任何产品从开发、生产、销售、售后以及任何工序的完成背后,都是许多员工的默默奉献。因此,一个合格的企业应具备完善的激励制度,其不仅能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能确保企业目标顺利实现。但是在部分中小企业中,激励奖惩制度既不合理也不完善,对员工进行的评价和奖惩完全取决于管理者自身的感性认知,久而久之会让员工产生不公平感,对企业丧失信心,这都会阻碍企业的良性发展。目前,中小企业中存在薪酬设计不公平、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混乱、外在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甚至扼杀部分员工对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内部缺乏一套完善的激励制度。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失衡

物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也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因此,物质激励是目前所有企业使用频率最高的激励方式。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关注点已经在向精神需求转移,目前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激励方式,忽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不仅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在物质激励模式使用时投资额加大,有时还会打击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在达不到预期目的的同时,贻误了企业的发展良机。

(三)激励方式和手段单一

满足企业内部绝大多数员工的需求才是企业使用激励手段的根本出发点,但是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员工对于本身的需求具有差异性,且这种需求还会呈现出一定的动态性。所以,企业对员工激励的方式和手段也要积极适应社会环境、企业定位和员工需求,并不断进行调整。但从目前的现状看,多数管理者认为用金钱刺激员工就是最好的激励,他们认为员工只追求金钱,虽然一部分企业会以业绩为基础给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旅游、度假等年终奖励,也有企业在推行员工持股,但这些相对不够完善,所以现阶段企业对于员工的激励方式和手段还是比较单一。

(四)管理者素质不高

部分中小企业受发展特点和发展状况限制,导致其对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属于家长制式,这就导致中小企业管理者对激励机制存在的重要作用和其能给企业生存与发展带来的影响认识不清或不全面。同时,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观念落后,没有与时俱进,在管理过程中集权独裁,既不能充分认识到激励机制对企业的作用,也不与员工沟通交流,不了解员工的真正诉求,甚至将员工视为“工作机器”,不听不采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这些思想和行为都会阻碍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完善。除此之外,有些管理者在企业经营上缺乏经验,其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以此为出发点制定的某些原则、措施,会挫伤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对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五)企业绩效评价不完善

企业要在发展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绩效评价体系才是最根本的依据。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发展到现在,依然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它们通常采用传统的硬性指标考核员工,不公开考评过程,只给最后的考核结果,这样就无法体现激励的优势效应,反而会挫伤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对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带来不良影响。

三、完善中小型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议及对策

(一)实行差别化、多元化激励方式

将激励手段、激励方法和激励目的进行融合,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一致的过程就是激励机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领导者只有充分了解、掌握员工诉求,才能根據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员工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需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和奖励。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都渴望得到认可,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在企业中找到最大的自我满足是一件幸事,因此管理者首先要明白对本企业员工最具吸引力的东西是什么。其次,要了解对员工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最后,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将其按主要、次要、合理、不合理、现在可以满足、今后努力才能做到六方面归类。结合上述已掌握的内容,根据不同人、不同工作、不同情况,充分考虑企业特点和员工个体差异,实行多元化、差别化激励,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中小企业人力资源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