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及其评价研究

2021-09-13赵成凤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24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发展

赵成凤

摘要:乡村振兴需要各类要素充分发挥,但能够实现乡村振兴的技术、人才以及资本等均集中于城市,因此乡村和城市可通过融合发展和对应的保障、激励措施,从而使以上要素流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文章通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并探索能够对城乡融合发展进行深化的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

基于乡村振兴,城乡的发展和融合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我国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问题众多,包括卫生资源分配、教育、基础设施、收入等方面的差异,以上均需要通过长期努力来保证发展的健康姿态。因此需要科学有效的寻找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我国总体上做到了城乡兼顾,随着近年来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经济规模的扩大,我国城乡差异显著。因此经济社会工作的重点就是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通过城乡发展一体化和乡村振兴等政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发展属于宏观概念,包括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融合指把城乡作为一个发展整体,不仅提升城乡的经济水平,而且保证城乡的全面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不但要注重城市发展,还要关注乡村发展,不能有任何偏袒,乡村和城市处于平等地位,两者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从空间布局角度而言,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持续对乡村和城市的布局进行优化,这一举动会加快乡村和城市间人才、经济等方面的流动,深化两者之间的联系,利用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极大促进了乡村的发展和振兴。基于要素供应,城乡融合发展可提供乡村振兴的机制保障和制度保障,保证要素供应具有持续性。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相关的政策制度对其进行保障,这些政策通过政府和市场,会将物品、资金、人才等珍贵资源引入乡村,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城市民众不断扩大的农产品需求,这显著提升了乡村的经济水平,在交流过程中,乡村居民逐渐学会并接受了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有效提升乡村生活生产水平,实现乡村振兴。

二、城乡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由于乡村和城市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对人们美好生活的追求产生的严重影响,为保证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也更加强烈,作为农业大国,需要重点关注乡村的发展,如此才能保证人民的需求得到满足。乡村的经济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为了将这一缺陷补上,需要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只有进行城乡融合发展,才能科学、可持续的进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解决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难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对该地区其他方面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就需要经济的发展和融合。首先,我国经济水平一直在提升,乡村病、城市病等乡村发展和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逐步解决,等化投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甚至偏斜至农村。例如近些年我国桥梁工程和高铁工程等在西南、西北地区建设。其次,经济的提升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城市中先进技术、充足资金、高水平劳动力等珍贵劳动资源流动至农村。并且由于这些生产资源往农村的流动,农村因此会出现更多的劳动力,有效填补城市低技术领域劳动力的缺口,循环往复,从而实现城乡劳动资料融合。由于不間断出现的新技术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农业、服务业和工业之间的界限会逐步消除,完成城乡经济生产对象间的融合,例如原生态餐饮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由于逐步放开的户籍制度,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流动趋势更加快速,行为习惯、成长环境等逐步相同,城乡居民各方面差异变小,这有利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工作。并且因为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流动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再加上近些年网络的普及,城乡居民的消费形式也更加一致。马克思认为城乡间会存在长期的对立关系,从新中国成立,政府已经认识到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为保证城乡共同的进步,需要实施有效措施保证乡村发展。2018年,我国政府为保证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对多方面进行部署,系统安排融合振兴工作的成果评估、工作落实、制度设计等。

三、基于乡村振兴的城乡融合发展建议

(一)提升居民收入,扩大经济规模

使用科学合理的地方经济政策能够有效提升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基于发展惯性和发展潜力,重点应该放在城市发展上。利用自身优势制定经济政策,激励城乡经济发展,对资源进行充分调动,以石家庄为例,该地区可制定政策保证物流行业的良好发展,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仓储业标准化发展水平,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力度,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设施标准化,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效率。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历史的厚重底蕴,利用相关渠道打造旅游品牌。

(二)城乡面貌改善,基础建设加强

石家庄交通基础设施较差,要强化该方面的固定资产投入。从建设、规划、理念等多方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规划中应融入城乡融合理念,在主导产业设计、功能区域划分等方面对乡村和城市进行统筹考量。乡村地区实施规划时应借鉴之前的经验,注重可行性和科学性,谋定而后动。石家庄乡村垃圾处理方式落后,对其生产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乡村道路工程质量一般,建设等级不高,但已经实现全覆盖。为城乡融合发展能够良好进行,需要整改提升乡村道路设施,并改造更新全市的垃圾处理系统。

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措施

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系统性特点,城乡融合发展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政策,保证服务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具有系统性、指向性和稳定性。

城乡发展的重点在于户籍政策和土地政策,可有效降低居民的生活压力。为扩大乡村的医疗条件,可通过政策扶持、经济待遇提升等方面招揽人才。基于大型综合性医院,集合卫生站和民营医院的资源,建立医疗集团,鼓励医疗资源的流动,对居民的健康管理进行强化。加大对教育方面的投入,扩大乡村教育资源的供应。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利用加优化保障、政策优待等方式吸引人才。与城乡融合发展有关的政策需要根据实践来进行完善和更新。根据城乡发展实际情况在政策上进行倾斜,避免发展乡村从而对城市的进步造成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的发展能力已经得到明显提升。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城乡分割会走向城乡融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