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应重视对学生读题能力的指导

2021-09-10朱春霞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解题教学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朱春霞

摘 要:数学题中生活化、抽象化的题目愈来愈多,只有学生深入理解题目内容,才能够寻求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应用多元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审题意识,让学生在完成题目解答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推动学生数学学习良性发展.良好的读题能力不仅是帮助学生快速、准确解答题目的重要条件,更是提升學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教学;读题能力;培养策略

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而增加学生解题准确度和效率的前提,则是要让学生提高读题能力.故此,教师就要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从学生学习需求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增强数学认知水平,并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审题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不断带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数学思维、培养文化素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培养初中生数学读题能力的意义

1.提高数学解题效率和准确度

提高学生读题能力是推动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实际的读题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诸多问题,如:理不清题目的逻辑关系、不理解题目中的专业术语、看不懂抽象的数学符号、难以划分文字叙述题目的重要信息等等.而初中数学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能够使学生准确地获取题目中的主干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较快、较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最终实现学生的数学水平稳步提高的目的.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热情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自主意识、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而实现该目标的核心要求则是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提高阅读技巧、转化阅读信息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正向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

3.有助于加强学科联系

单一的学科教学已然无法满足现代教育领域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推动学生综合发展、为教学注入生命力的重要方式.数学解题与阅读的关系彼此交融、密不可分,其能够有效地使各科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从而使知识与知识之间有机融合.同时,良好的读题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处理信息,从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互不关联的学习方式,真正使各学科之间建立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桥梁”.

二、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提高学生读题能力的措施

1.翻译题目语言,转化数学信息

数学语言主要是通过符号、专业术语、图形等直观或抽象的形象表达数学素材的信息,而常规化语言是通过直白的语言描绘事物信息的普通文字.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解题教学活动时,就要引导学生形成“转化意识”,将“普通语言”翻译成“数学信息”,进而从现有的经验出发,理解题目内涵,并灵活运用.

比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中关于“补角和余角”的知识时,就要充分发挥“互译读题法”的教学价值.

如:“小明有一个三角形玩具,其中一个角的补角是该角余角的四倍,那么该玩具的这一角是多少度?”该题就是由“普通语言”组合而成的,因此,教师就要带领学生结合以往所学的知识,将该题目中所使用的“普通语言”转化为数学信息.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将该角的度数设定为x,则该角的补角度数为“180°-x”,同理,题目中的“是余角的四倍”则可转化为“4(90°-x)”,从而由题目转化而得“180°-x=4(90°-x)”.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该等式进行解答则可得到该角度数.在完成从“普通语言”转化成“数学信息”后,教师要带领学生逆向思考,要求学生将“数学信息”翻译成“普通语言”,从而让学生有机互译、灵活转化.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反复的练习中迅速掌握不同“数学语言”与“普通语言”之间的联系,并能够有效地将其作为常态化阅读,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读题有效性.

2.作图形式读题,转化几何阅读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图形是辅助思考、解决难题的关键要素.在初中的教学内容中,“几何直觉”是不可忽视的核心概念,学生在进行题目解答时,将作图作为读题的辅助,并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使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更形象、更直观地展示出来,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因此,教师就要借助“作图”推动学生开展解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思路.

比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内容时,就要充分应用“作图式读题”开展教学.

已知一块三角形绿地的边长为13、17、2,那么这块绿地的面积是多少?

在解答该题时,学生无法单纯地通过题干中的数学信息获取解答方式,甚至无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该内容转化为图形信息,从图形中找寻题目的突破口.在方格纸的表示中,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长度为3、宽度为2的长方形的对角线长为13;长度为4、宽度为一的长方形的对角线长为17.在获取该部分图形信息后,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中将其画成完整的图形.在学生将数学信息转化为图形信息时,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但不以消极、负面的态度对其评判,同时,要将不同学生的个性问题整合成班级统一性问题,并以此为线索,展开针对性的深入讲解.最后,通过图形可以得知,该“绿地”的面积是由大长方形减去三个小三角形后所剩的面积.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几何意识,并迅速将已获取的相关素材灵活转化为几何图形,从而使抽象信息直观化.故此,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按照题目的主干题意,应用图形辅助解题,增加题目的解决途径、提高解题准确度.

3.图表方式读题,规划数学模型

数学信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且数学的逻辑性严密、应用范围广泛、抽象性较强,在各个领域都有渗透.因此,在数学的应用题中,会有部分习题包含复杂的背景和大量的阅读信息.这类型的题目会提高学生阅读、信息提取、素材转化的难度,而图表是建立数学模型、表达数据关系的良好载体,能够使数据信息简洁、直观、易懂.

例如,饲料厂存有320千克一型原料,280千克二型原料,工厂计划使用一型和二型原料生产出a,b两种不同的饲料,共计50个.一袋a饲料要使用9千克的二型原料和3千克的一型原料,其能产生1100元的利润.一袋b饲料则要使用8千克的一型原料和2千克的二型原料,其能產生650元的利润.那么饲料厂可以生产的方案有几种?哪种方案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

在进行该类题目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将自己获取的信息和理解的内容分享给组内成员,并生成初步的图表.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给予学生建议,但对于学生的初步规划和具体探究方式,教师不做过分干涉.在学生完成讨论后,教师则要邀请各组成员到黑板上阐述并展示“生产方案表格”(如表1),在某一小组进行结论分享时,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可进行质疑,展示小组则根据问题二次解析,必要时教师可为其提供帮助.接着,教师要将各个小组的表格和最终的信息进行整合,并以此为线索,带领学生探究各小组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梳理题目中的主要信息和题目含义,并将其逐一规划到表格中,再根据表格中对应的单独项展开数学信息的转化和计算.

该类型题目的信息丰富,描述性语言较多,很容易使学生在获取信息时产生偏差,导致最终的计算结果错误.而通过这样的模式,学生能够在头脑风暴中产生有效交互,进而将获取的信息转化为图表内容,提高解题效率.这既可以使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从而有效展开对题目的剖和阅读,又能帮助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读题意识和读题习惯.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中学数学解题教学时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并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使学生的审题意识得以增强,真正掌握快速、准确、有效的解题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苏雪梅.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例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86.

[2]安江学.浅谈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J].才智,2019(09):35.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解题教学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中学数学中的解题教学及案例分析
探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