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性学习探究

2021-09-10杨廷君

高考·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问题

杨廷君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通过有效的改革,落实素质教育。教育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为了高效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基于此,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其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为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提供有效参考,在加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指导学生加强创新性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創新性学习;问题;策略

引言:在2016年,国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内容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的影响,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实现生物教学创新性学习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相应教育活动。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实现高中生物的创新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有效的实验教学,使得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变得非常盲目,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拉大了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一、创新性学习概述

创新性学习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思考的,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局限于课本和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出质疑,且能够以新的角度来思考,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解决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相应的结论[1]。创新性学习指的是在加强现有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以从新的角度,来学习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而在联合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通过实现创新性学习,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且能够综合应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探寻答案,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2]。

二、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其整体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高中生物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相应的教育活动存在很强的盲目性,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得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缺乏足够重视

为了保障高中生物教学活动能够落到实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用针对性的教学办法,加强教学改革。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结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加强知识整合,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常常采用按部就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还阻碍了学生个人成长,为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三)缺乏实践指导

由于教师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导致其整体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得高中生物教学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由于大部分高中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缺乏相应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工具,导致实验教学活动难以高效稳定开展,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难以开展相应的实验教学活动,导致其整体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在高中这一阶段,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差异,成绩差距较大,难以实现均衡发展,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三、加强高中生物创新性学习的策略

(一)加强教学设计,激发学习热情

在高中生物创新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则需要教师能够加强教学设计,综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保证高中生物教学活动能够高效稳定开展。同时,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跟随教师认真听讲,有效解决相应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3]。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保障教学设计内容的新颖性和有效性,全面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当中,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例如,在《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情境设计,导入新课,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是什么物质组成的生命?而在共同探讨组成细胞的元素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进行创新性学习,加强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探讨。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再让学生通过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谈一谈自己的发现。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中,哪一些元素是生物体所特有的说明了什么?生物体中元素含量和无机环境中元素的含量有什么区别?这又说明了什么?从而有效引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指导学生比较人体和玉米细胞元素及含量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说出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特点,初步建立细胞具有统一性的观点。而在指导学生观察比较组成细胞主要化合物及相对含量图的过程中,说出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种类,认同细胞都有其物质基础,并形成初步的生命物质观。通过加强教学设计,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二)培养问题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实现高中生物创新性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指导学生联系相应问题,进一步加强学习内容的探究,不断强化学生思维意识,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4]。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畅所欲言,针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能够提出相应问题。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加强对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增強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产生问题火花。通过质疑教学,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提出相应问题,在师生共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在《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中,在本节课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而通过RNA与DNA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的对比,了解二者的异同,从而理解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过程等相关概念。基因是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为了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有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相应的教学内容以采用动画、图片、视频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呈现,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强化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加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还可以借助视频,将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到学生眼前,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深的情感体会。

1.在细胞核上的基因如何控制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呢?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多少种?

3.mRNA只有4种碱基,怎样决定20种氨基酸呢?

4.首翻译的场所、过程、原料、产物、酶、模板、模板的去路、配对的原则分别是什么?

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习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不断完善整个实验步骤,在带领学生加强动手操作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实现生物创新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5]。在实验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对实验所用到的仪器,实验材料要仔细检查,保障整个实验活动能够有序开展。而学生在开展实验活动之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针对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向教师反馈,保障整个实验过程都能够亲自动手完成。因而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巡查和指导,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纠正。当学生在实验完成之后,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引导学生加强生物创新性学习。

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根据化学试剂,深入思考哪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颜色反应,指导学生使用菲林试剂、双缩尿试剂,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在还原糖的检测过程中,第一步:制备组织样液(去皮、切块、研磨、过滤);第二步:取1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组织样液;第三步:向试管内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第四步:将注入1ml新制斐林试剂的试管,放在盛有温水的大烧杯中,在加热约两分钟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考虑到组织液很容易被氧化,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不明显,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临时制备组织液。由于斐林试剂很不稳定,在实验开展过程中必须保证随用随配,使用前才进行配置。在试管加热的过程中,为了有效防止试管内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要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而试管底部不触及烧杯底部。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而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规范学生酒精灯的用法,保障实验活动能够有序开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演示教学,保障实验指导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加强教学改革,不断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整体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在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创新性学习的环节中,结合相应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初中生物创新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方法的指导,提升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不断强化学生思维意识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落实素质教育,结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有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静、冯亚丽、李炳钦、孙展.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教学创新性学习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17):3-5.

[2]徐宏武.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促进创新性学习[J].考试周刊,2020(01):149-150.

[3]王建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性学习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23):31-33.

[4]邵丽萍.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性学习分析[J].高考,2019(31):110.

[5]张海侠.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性学习初探[J].求知导刊,2019(33):32-33.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问题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