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的策略性分析

2021-09-10陶希秀

高考·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高中地理教学培养策略

摘 要:学校教育教学既需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更需要培养学生相应的学科素养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尤其是伴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这一认知更是成为绝大多数一线教师的共识并积极的在学科教学中努力践行。就高中地理学科而言,人地关系是这一学科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为此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理应引起高中地理教师的特别重视。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及相关学者对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的研究,结合本地区的地理学情,分别从对人地协调观素养的价值重视、教学理念及方法的更新、第二课堂的拓展及学生视野的拓宽等方面入手,就日常地理教学中更好地进行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进行了一定的策略性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学校教育教学应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教育和地理学的核心观念,与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共同构成了高中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其主要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等,由于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中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也使得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了特别重要的价值。为此,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及相关学者的研究,就日常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进行了一定的策略性思考,以期总结经验,在个人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利用地理思维和方法更有效地解决各种地理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深刻把握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的重要价值

在笔者看来,若希望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地理教学活动中真正地践行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工作,就应该首先让其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人地协调观培养所具有的重要价值。结合个人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及思考,笔者认为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具有如下几方面的重要价值:

(一)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固然重要,但若缺少相应的素养和能力,则我们掌握的知识也难以真正地实现其价值,更难以为社会创造相应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重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有助于高中生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全面的分析人地矛盾的原因,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这一问题,以提高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当今时代所面对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践行绿色和协调发展理念。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带来的欣喜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极端天气频现、草场退化、冰山融化、湖泊萎缩、江河断流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都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解决这些问题,同样离不开人类自身的自省自觉,注重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就是途径之一。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而言,具备这一素养有助于他们更加理智的处理人地关系,约束自己的某些行为,为自身更为后代守住青山绿水,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及方法,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尊重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需教师积极的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并努力实现二者的统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也应该如此,具体来说,高中地理教师可尝试如下努力:

(一)深刻认识到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并在教學中予以践行。如上所述,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无论是对于学生的个体成长还是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其关系着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也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质量。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应秉持这一理念并适时适地的渗透这一理念,逐步地让学生认识理解人地协调观素养的价值并自觉地尝试在个人的实际生活中努力践行这一素养,从而真正内化为个人的素养和能力。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注重改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有效教学。以笔者所在地区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而言,由于受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地区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依然坚持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偶尔采用诸如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但开展的情况并不理想,除此外,也有部分教师尝试采用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但这种应用往往停留于低层次的PPT展示等阶段,且往往是在参加各种比赛时由于比赛要求而被动的使用,即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没有得以充分地展现。

(三)在教具的使用上,据笔者观察,除了教材及与教材配套的地图册外,学生手中几乎没有其他的地理类学习工具,甚至连地理学习中必备的地球仪都没有,而至于各种地理类学习软件则更是很少或者几乎未曾使用,学生的地理学习仅仅停留于教材之上,地理视野极为狭窄,在这种状况下,要想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等素养就显得极为艰巨又紧迫。

总的来说,教师应努力的通过自身素养的提高、教学方法尤其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改善应用以及各种教学工具的使用,有效地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和学习潜能,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魅力并自觉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之中,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若缺少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就很难真正地通过地理教学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等素养。

三、拓展第二课堂,在实践参与过程中提升素养

人地协调观的素养不能仅局限于学校的课堂教学,正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同样离不开学生的实践参与。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如下的方式:一是动员学生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搜集整理本区域类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资源,并将之进行整理分析,切实感受人地协调的重要性。以笔者所在积石山县为例,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理风貌丰富,但也曾一度存在着一系列人地不协调的出现,给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是生命财产的损失。如由于本地区部分山坡地带黄土层很薄,黄土层之下基本为厚厚的砂土层,难以有效地存贮养分和降水,加之历史因素的植被破坏,使得植被非常稀疏,大型的树木非常稀少,在稍微平缓的地带以灌木丛为主,而坡度较大的地方则只有部分根系不发达的草本类植物,而村民为了生计又不得不垦荒种地,让本就贫瘠的土地更是不堪重负,一旦遇到降雨量较大且集中的时节,就难免会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等自然灾害现象,而大多数村居又往往依山而居,此类自然灾害很容易造成财产甚至是人员的伤亡。近些年来,在政府惠民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下,生活与此类地形旁的村民大多都进行了异地搬迁,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原住地的生态修复,原来以种地为生的村民更是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如本县大河家镇的大墩峡旅游开发项目就是典型的代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人地协调发展。笔者在地理教学中便经常性地鼓励学生进行该方面的调查研究,除了分析上文提及的大墩峡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外,还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方面的实地调查及分析研究,如三二家村黄河土族度假村可行性研究、保安三庄民族风情民俗旅游项目研究、积石山县干旱山区刺椒棉椒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大河家镇鸡蛋皮核桃种植情况调查研究等,通过此类实践参与活动,不仅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也提升了学生对于人地协调观的认知与理解,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及资源的支撑,应从长远角度考虑进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也拉近了地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让高中生感受到了地理学习的价值和快乐!

四、拓展学生视野,在日常行为中践行人地协调观

结合笔者的教学观察体验及在培训过程中与城市高中地理教师的沟通交流发现,本地区的农村高中学生视野面明显不及城市高中学生,这与其生活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据笔者调查观察发现,绝大多数的本地区高中生能了解的地方也基本仅限于本县域之内,偶有部分学生去临夏、西宁或兰州等周边城市,而除了临近的青海省外,有其他省外经历的学生则少之又少,而这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地理学科的学习。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便从如下方面积极拓展学生的视野,以求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把握人地关系,培养和提升学生视野,并鼓励他们从力所能及的身边小事入手践行人地协调观,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在日常地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个人生活阅历及日常学习过程中认识、积累和掌握的各种人文及自然地理知识,让学生感受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如在讲述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相关内容时,笔者就给学生讲述并分享了2010年与2019年两次经过华北平原并在石家庄的所见所闻,并展示了不同时期拍摄的自然景观图片,一组是2010年阴沉充满雾霾的城市组照,一组是2019年山清水秀的平原风光,让学生真切的体验了人地应该如何相处;再如给学生介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时,笔者也展示了两组图片,一组是南方水乡种水稻捕鱼采摘莲藕的场景,一组是北方山村种植小麦收割玉米挖马铃薯的场景,通过比较,深切的感知了何为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也加深了对人地协调重要性的认知。二是倡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践行人地协调观,如节约用水、随手关灯、不乱扔垃圾、保持教室和环境卫生等。

总之,地理教师应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各个层面的努力,为学生在日常及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正确地面对和处理人地关系打好坚实的素养和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邱力平.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人地协调观念的培育[J].教师,2020(18):92-93

[2]周静.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地协调发展观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2):22-23

[3]钱芸.挖掘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J].天津教育,2020(13):51-52

[4]刘沧田.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90-191

作者简介:陶希秀.女,1981年5月生,土族,大學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多年。

猜你喜欢

人地协调观高中地理教学培养策略
浅谈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旅行视角的人地协调观培养
人地协调,渗透在教学细节中
关于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与存在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