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行视角的人地协调观培养
2017-10-27彭成发
彭成发
摘要: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与灵魂,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本文从“紧扣教材主题、创设学习情境、利用实地考察、结合高考形势”四个方面入手,尝试从旅行视角探讨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关键词:旅行;人地协调观;培养
师生进行户外旅行,既是陶冶情操、放松身心的有益活动,更是自身专业和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学科体验。将旅行中获得的地理课程资源与教材中的“人地关系”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内引外联,既可以强化教材的时代性、新颖性,又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有助于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掌握与运用。
一、紧扣教材主题,适当选用旅游资源
将旅行亲历的自然或人文景观转化为地理课程资源,必须把好教材关。在选择旅行中的地理课程资源时,应围绕教材内容,紧扣教学主题,不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漫无边际地拓展。只有围绕教材内容因势利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讲到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某地理教师根据自己在科尔沁草原旅行时的体会,选用拍摄的景观照片(如图1),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然后课堂讨论发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阅读材料: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一段时间后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后来,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沙进人退”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据此回答如下问题:①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②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请分析其荒漠化严重的成因。③科尔沁沙地走“沙绿民富”的道路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对于第一小题,教师结合旅行中的见闻(如图1中a图荒漠化景观),说明科尔沁沙地靠近风源地,平地多,容易起风,荒漠化会使周边地区出现扬沙、浮尘、沙尘暴的天气增多,降低大气能见度,侵蚀周边地区环境,严重影响周边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第二小题,从科尔沁沙地的区域位置来分析,通过读图判断科尔沁沙地位于农牧过渡地带,当地人民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第三小题,教师可以结合自身体验并展示科尔沁人治沙成果(如图1中b图草原景观)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通过自己的旅行亲历,选取适当的旅行照片反映科尔沁草原沙化现象,同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人地关系就发生在身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真实性和亲近性,从而培养学生对环境、资源负责的态度。
二、创设学习情境,适量融入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利用旅行中的地理课程资源营造鲜活而有趣的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人地和谐的现实意义。
例如,在讲到“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时,笔者借用某教师在青海省久治县年宝玉则徒步旅行时偶遇藏民挖贝母的生活情景适量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此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师:“那天傍晚,我们到达年宝玉则西南隆克湖畔,遇到一群从山上下来的藏族小伙挖贝母归来。贝母的经济价值很高,可以增加当地藏民的收入,但挖贝母对当地环境是否有破坏?”
学生:“有。”
教师:“会带来哪些环境破坏?”
学生(议论后回答):“贝母生长在地下,开挖后一般不回填,导致地表千疮百孔,破坏植被;正值雨季,开挖后坑洞会加剧水土流失;如果贝母在开花期被挖走,就无法结子,贝母会越来越少……”
教师:“是的,过度采挖贝母、虫草、红景天等药材,都会对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那么,有没有措施能协调好藏民的经济收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学生(议论后回答):“政府加强管理,在进入采挖季节时,配备民兵持枪守卫,严厉打击滥采滥挖行为;定期实行休采期(如同南海海域实行休渔期一样),在此期间严禁采挖,以保证贝母、虫草等药材正常生长……”
由此可见,通过创设的旅行问答情境,教师在课堂上边讲边问,既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又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三、利用实地考察,适时诠释人地观念
人地协调观念不仅是一种理论知识,更是一种情感体验,不但需要在課堂上学习理解,还需要实地考察、体验。通过实地亲自观测和考察,能够检验所学地理知识,为课堂上和书本中抽象、孤立的人地关系提供极为生动而丰富的例证,更好地诠释人地协调观。如今每逢节假日,有的学生会跟着父母外出旅行或参加一些团体组织的旅行考察,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积极参加,在实地考察中真实地领略地理的生活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例如,2016年暑假,我校某学生跟着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组织的“探索科考之旅(秘境·萨拉乌苏)”,实地考察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
后来,他在日记里写道:“徒步行走在萨拉乌苏沙漠大峡谷,感受着一边是高原上的沙漠,一边是峡谷里的绿洲;漫步于大夏国统万城内,探寻着尘封千年的岁月沧桑,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自然,仿佛几千年以来大自然与人类就这样和谐共处、维持平衡。一旦人类试图打破这种平衡,那么人类所付出的代价将是惨重的。这种代价在后来参观的黄土高原中越发明显。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或破坏植被,或过度开垦,或过度放牧,或开矿等,造成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黄土面。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教训!对于地处我国农耕区与畜牧区的过渡地带,萨拉乌苏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花一草都需要细心呵护才茁壮成长。这次旅游考察,让我深切感受到人地关系的重要性,人类需要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不可盲目开发,地区的发展既要考虑经济利益,又要考虑生态效益,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美好的生活需要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
旅行途中处处留心皆地理。在实地观测和考察中,要善于用“慧眼”去观察世界,善于用心灵去捕捉旅途中有关人地关系的镜头。只有把理论知识与实地考察两者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地理素养。
四、结合高考形势,适度命制地理试题
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理清人地关系,终将回归高考。国家新一轮地理高考改革,是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人地关系为支点,充分发挥地理试题的育人价值和人才选拔的功能。选拔的人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加强保护资源环境与遵守法律的意识,形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可见,“人地关系”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此形势下,可适度选用旅行中一些与人地相关的素材,作为情境资料命制地理试题,以考查学生的相关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下面是以云南省元阳哈尼梯田考察旅行作为背景设计的地理试题。
云南省元阳哈尼族村坐落于半山腰,村寨之上是茂密的森林,村寨之下是层层叠叠的千百级梯田,形成了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图2为某教师在哈尼族村考察旅行时拍摄的村落照片,图3为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教师发现哈尼族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2)维持该生态系统“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
A.江河 B.森林 C.村寨 D.梯田
(3)在以下哈尼族文化习俗中,对农业生态起重要促进作用的是:
A.新年祭祀树神 B.长街酒宴庆新年
C.稻田养鱼 D.土司制度
可见,利用旅行中的人地景观作为素材,适度命制地理试题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掌握与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 孙尚楼. 游欧旅程与地理课程深度整合[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3):4-7.
[2] 邹金伟. 在野外徒步中体味地理之“理”[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3):7-10.
[3] 全从儒. 《地理必修III》与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J]. 地理教学,2017(4):18-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