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术艺考生学习力提升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1-09-10晁静
晁静
摘 要:学习力的研究是一项汇集脑力、心理与教育多领域多学科的研究命题,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至关重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和谐发展。而美术艺考生与普通学生不同,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复杂的文化课内容,因此,美术艺考生迫切需要提高学习力,实现美术专业知识与文化课知识双赢,轻松学习。
关键词:美术艺考生;学习力;提升
一、美术艺考生学习力现状分析
笔者以我校的150名美术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了解美术艺考生学习力培养的现状:很多美术生在学习一段时间的美术专业知识后,便眼高手低,自信心爆棚随意创作,没有真正意识到自身美术基础薄弱的事实,最终致使创作作品不尽如人意;同时部分学生太过于听取老师的意见,没有自己的主观思想,缺乏美术最终的发散性思维,久而久之便屏蔽对于新鲜事物的思考;有些学生在创作中从来做不到“意在笔先”,最终致使绘画以及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低下,阻碍自身美术学习进步等。上述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无外乎学生对待美术学习的态度、创造力、想象力、学习方式、思维创新、学习毅力等直接挂钩,这些基本品质也是美术生自身学习力的重要体现。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学习动力方面,学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是被动的安排学习,缺少对美的发现;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比较偏重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同时,在学习中,学生缺乏一定的技巧,虽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学生不会学习,特别是文化课,不知道怎么下手;学习毅力方面,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坚持力,学生设计的作品缺乏个性,部分学生急于求成,导致作品缺乏美的灵魂。
二、研究设计
(一)学习力基本要素分析
笔者结合美术艺考生的特点,结合以往学者对学习力构成元素的理论研究,分析美术艺考生学习的基本要素,即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力三要素在美术学科学习力中的具体体现关系为:其一,动力——目标——发现美;其二,能力——知识+实践——表现美;其三,毅力——意志——创造美。三要素之间是相互交叉和依存的关系。
(二)提升美术艺考生学习力的教学模式
笔者结合美术艺考生的特点,结合美术专业教学以及文化课教学的需要,设计美术艺考生学习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三)提升美术艺考生学习力的评价体系
学生学习力提升是一个过程性的表现。笔者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检验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情况。
三、提升美术艺考生学习力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学习动力——规划学习力模式下美术艺考生学习目标
面对美术专业课的强化训练以及文化课纷繁杂乱的信息和知识,美术艺考生必须要清楚自己到底是为了哪种目的而去学习。实用性质的学习,要让自己真正掌握到、接触到的知识,能够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明确学习的目标,给足自己动力,朝着这个目标主动学习,直到完成目标为止。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是对学习毅力的考验。
在设计学习目标及构建知识体系前,学生必须要明确以下问题:
第一,学什么?确定哪些是非常重要的知識点,哪些是一般重要的知识点,以美术专业知识为基础,将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梳理,把涉及到的关联知识列出来;第二,怎么学?这个知识点常见的考察方式什么,往往以哪种形式出现在高考题中,难度如何,它的掌握情况是怎样影响作品的最终效果。美术艺考生的学习瓶颈在哪里,如何突破。在明确这些问题后,就能梳理出知识体系。
(二)学习能力——创新美术艺考生提高学习力的主要学习方法
知识层面:
美术艺考生面临着双重的学习任务,对比他们必须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校的效率。
第一,系统学习法。在文化课学习的过程中,按照一个完整的体系去梳理和整合知识的方法。在学习中,学生构想一个简单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搜集相关的资料;或者做一个例题,思考这道题由哪些知识点才组成一个系统结构。
第二,网状学习法。对分散的美术知识、文化课知识进行有序整理,从而让它们变成结构清晰、逻辑有序的知识体系,这就是蜘蛛网形式的学习法。网状学习法跟系统学习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把学到的东西分门别类,让相关的知识在同一个类别上形成系统;而后者,就是根据一个特定的目的一个分类去学习,其他不相关的知识就不浪费时间接触。
第三,迁移学习法。把学到的知识,通过迁移到不同的应用领域,以此获得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此外,我们教师还积极创新教学的方法,积极采用信息化教学,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勤奋进取的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翱翔。
实践层面:
课题组积极开展了各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首先,我们组织美术艺考生利用节假日到社区进行美化实践。学生将最新的发展政策、惠民政策、法规等通过巧妙的设计,将这些内容展现在社区的宣传栏中,让人们在闲暇时间了解国家的发展,也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历。
其次,在学校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大自然,应季节、天气等变化,从自然中寻找美,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和美景,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灵感。
再次,邀请美术大师到校进行讲座,分享大师创作的过程,让学生与大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习大师的创作手法。
最后,学校开展了“美术活动日”活动,每月30日,学校会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如美术沙龙、知识竞赛、绘画设计大赛等,丰富美术艺考生的学习活动,在实践中内化所学的知识。
(三)学习毅力——引导学生创设出新颖个性有内涵的美术作品
美术艺考生与音乐艺考生不同,它需要更多的创意,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并将这种美融进自己的作品中。这就需要一个过程,从目标中找到美,设计美,并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将这种美转化到自己的设计中,学生完成这一过程就在无形中磨炼了毅力。
首先,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其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布置教室外观、引用音乐、实物等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有意、无意间感受情境之美;其二,追求语言意境美。在教学课堂中,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耳醉其声,心醉其情”,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们神游在美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追求语言的“精”与“情”,给学生美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创意。
其次,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教师用美的眼光来看待和教育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给学生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被认可。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我省各项美术创作比赛,让学生在丰富经历的同时找到自信。同时,学校还设计各类奖学金及评优荣誉等,鼓励学生不断努力学习知识,积极参与学校各类课外活动,从外部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现实动力。
四、基于美术艺考生学习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不仅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完成学习目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更好的作品;最后,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毅力,学会学习。
(一)学习动力提升——获得了丰富知识
美术艺考生学习动力的培养就是从学生的内心着手,激发他们对学习及生活产生好奇和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素,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和愉快学习。
(二)学习能力提升——获得了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习力的重要组成元素,笔者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化,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1.在专业课方面,学生在教学中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善于发现美、感受美,主动参与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在小组合作中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绘画作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图书影像资料获得美术相关知识,通过参观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等来提升自身美術修养,这些资源都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活跃的思维,让学生在内化知识的同时有所创新。
2.在文化课方面,学生们改变观念,更加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充分利用教师发送的微课内容等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主动与教师或其他学生沟通解决,减少了对文化课的恐惧,能够合理分配时间,增强对文化课的学习。
(三)学习毅力提升——获得了丰富情感
美术艺考生需要坚强的学习毅力,来创作别出一格的作品。通过课题的研究,艺考生对学习的态度、情感方面发生了变化。
1.通过学习力培养,学生能够努力克服干扰学习的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被动、学习厌倦等,努力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2.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有效调动学生自觉监督,促进反思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并在合作学习中相互鼓舞斗志、培育坚韧毅力。
3.通过美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通过开展美术、艺术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感悟、思考和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协作力、创造力和学习毅力。
参考文献
[1]周文敏.做学生创作的点拨者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5,000(001):156.
[2]方红.基于提升小学生美术学习力的课堂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4):218-219.
[3]宗雯.个性化美术教学与学生内生学习力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3(0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