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
2021-09-10孙铭阳安金凤
孙铭阳 安金凤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首要的就是实践观。实践观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别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起点、形成和发展完善。马克思认为实践具有矛盾的本性,在认识论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经过了历史与人民的检验,对推动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意义与价值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4-0026-03
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1]在马克思提出唯物主义实践观之前的哲学家们,都未能阐明“实践”真正的内涵。实践作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核心概念,其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也并非一蹴而就。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过程,有助于准确理解其科学内涵,论证其基础性地位,更好地探寻它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起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又名“巴黎手稿”,写于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及实践的观点。虽然从来没有过于直接地在《手稿》中阐述,但他将实践的观点融于他提出的劳动观点之中。他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毫无疑问,书中对于理论的讨论都是以实践思想为基础的。我们可以将《手稿》分为三个部分来看,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资本主义經济体制的弊端,对其不合理性进行了批判;第二部分阐述了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类解放的一个必然环节;第三部分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
马克思的论述从提出著名的“异化劳动”概念开始。这一概念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条件下人类的四种异化特征进行了概括。在此之后,他通过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进行猛烈批判,论述了人类消灭私有制和扬弃异化劳动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人类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景,在经济学视域下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马克思都是以人类的科学实践活动——劳动为基础去阐述自己的理论思想的。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实践进行了系统而科学的论述,其中重点就实践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马克思认为,实践是区别于动物的、为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是人的客观性和物质性活动。这一观点与其他哲学家的所讲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明显区分。就实践的对象性而言,古代的西方哲学家把实践活动理解为一种非对象性活动,如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中,仅仅将实践理解为“人类的日常伦理行为”;康德则将实践理解为两种自由:理性意志自由与道德自由;黑格尔的实践观是仅停留在理论意义上的精神性活动。由此不难看出,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是一种推陈出新的观点,它吸收和采纳了各流派哲学家们对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化论述,尤其是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观进行批判和彻底清算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手稿》虽然在马克思生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出版,但于1932年问世之后,在国际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手稿》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实践观进行了初步的阐释,是科学马克思主义得以形成的基础,也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来源。
(二)实践观的形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诞生于1845年的春天,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正式形成。《提纲》提出了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即新唯物主义。在《提纲》短短十一条的内容里,马克思将其实践观念贯穿于文章始终。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了论述。
第一,对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和清算。认为他们仅仅从客观或直观层面看待事物,而没有将它们放到实践中去理解,没有看到人的主体性,因而难以把他们当成一种感性的活动,未能真正理解实践批判活动的价值。马克思将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归结到实践范畴之中,认为思维的真理性应当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去证明。
第二,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本身具有实践的特性,物质生产活动是其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们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诸如雇佣关系、同事关系等。在组建学校这一实践活动中会产生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因此,一旦人进行任何实践活动,必定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处在这一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就不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现实的人。处在社会中的人们需要通过他人维持自身得以生存的本质因素,而社会整体也是由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各类社会关系所构成的。
第三,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首先,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是基于实践才应运而生的,使得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具有了实践的特性。其次,人本身具有实践的特性。人作为创造历史的活动主体,使得社会历史也具了有实践的性质。最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矛盾。社会矛盾的解决依靠社会实践活动,所以社会活动必须具有实践特性。
第四,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在《提纲》中的第十一条,马克思将实践的价值意义作了单独阐述。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工具和手段,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改造世界仅仅依靠理论支撑进行批判是不够的,武器的批判自始至终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1],必须借助实践的力量,采取实际行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到了系统而集中的阐述,是整个《提纲》的核心思想,同时也实现了实践观在哲学史上的伟大飞跃,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马克思提出在现实层面把握时间的概念,看待实践,并第一次将实践纳入到认识论中,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现了对以往实践观念的质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从此得以展现,成为永不破灭的真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三)实践观的发展与完善——《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作的第二部哲学著作。《形态》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对实践观点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解析,为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形态》是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实践的观点的完善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提纲》的基础上,着重强調了生产实践的重要性,进一步论述了实践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以物质生产角度作为论述对象,对实践观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解析,在《提纲》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恩格斯将实践理解为“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认为实现人类解放必须依靠实践来完成。他们批判费尔巴哈“只是希望确立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的观点,认为其对于现存世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他们强调将哲学理论向现实的转换,更关注哲学理论对现存世界的改变。
在《形态》一文中,马克思将是否能够“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作为划分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准。马克思将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生产人类所必需的全部物品,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只有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必需物的基础之上,才能从事其他的生产实践活动;第二类是人类为了获得更高的生产力,从而产生了对于新的生产工具的需要。为满足这种新的需要就不得不进行新的物质生产活动;第三类是人口生产活动。在这三类物质生产活动中,人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生产活动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动物的一切活动仅仅是在一种趋于动物自身的先天特性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不具有意识的、被动选择的活动。而人却大不相同,无论在哪一种物质生产活动中,人都可以有意识地认清自己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形态》还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是实践的,社会是由实践的个人构成的,人具有实践的特性;具有实践特性的人通过如上提到的三类物质生产活动,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程。《形态》以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认为唯物史观是一种与人和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直接相关的科学。自此,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地位进一步被夯实,也更好地为工人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以前的众多唯物主义哲学家中,培根等少数哲学家将科学实验看作是对实验对象进行的能动作用。虽然他们对科学实验这种社会实践形式的作用给予了肯定与认可,却没有对实践的概念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解释与论证。从旧唯物主义者的大量论述也不难看出,他们对于实践的理解也过于片面。比如费尔巴哈虽然经常提及实践的概念,但他所讲的实践仅仅是个人的生活实践,或将其理解为“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并没有完全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彻底推翻了费尔巴哈从单个的人出发探寻人的本质的机械化做法,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的实质性超越,并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
(一)实践的矛盾本性
首先,实践是人所特有的物质性活动。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将自己的意识贯穿于实践活动之中,使实践包含众多人的主观意识因素,这对于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次,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受到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求我们必须从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中着手认识实践和把握实践。
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自然界和人之间的关系被劳动实践分化,并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对立不统一。同时,正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使人的主观意识能够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并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相对应的改造。因此,实践既是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对立的基础,同时又能使对立的双方达到统一。
(二)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性地位
实践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和灵魂,对认识的生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都是因为某种需要而进行实践活动。在古代,人们基于对于日常生活中算数的需要,产生了数学。在近代,经济的高速发展衍生出许多新的需要,在这种需要的作用下,衍生出蒸汽机等大机器的发明与生产。但不能否认的是,科学家的求知欲等主观心理因素也是推动科学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其终归是第二性的,如果一味强调主观认识的作用,便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沼泽。
第二,实践为认识活动提供物质条件。生产实践不仅作为“出题人”提出问题,又给解决问题提供了物质保证,包括实践所需的精密测量仪、经验资料等工具,使人类的认识活动突破感官界限,向物质世界的无限层次继续拓展。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结论主要是由真理和实践二者的本性所决定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要保证实现自己作为认识主体的预想目的,就必须以实践作为桥梁,将主观与客观相联系。因此,认识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就是主观符合客观的本质体现。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居于基础性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物質生产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劳动是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2]。实践活动将人与自然世界相分离,但并不意味着人是一个孤立的、独立的个体。人作为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属性。处在自然界中的人需要满足的第一个条件即生存条件,而获得生存条件所必须的物质资料均须通过生产实践获得。伴随着改造自然活动的深入,人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不得不想办法创新生产工具,提高效率以更好的方式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这一过程不仅是人对于自然界的改造,也是人对自身的发展与创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实践不仅创造人,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与发展。
(四)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马克思从主体改造客体的角度阐述其科学的实践观,用实践的观点探究历史的发展,解读社会生活的内涵与本质。他认为,正是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实践[3]。如果没有实践,人类社会就无法继续向前发展。所以,要研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研究社会生活,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实践出发。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在当时不仅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带来了光明,指明了方向,更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这句名言流传至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在西方急需理论指导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其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并且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革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既与时代跳动的脉搏同频共振,又在回应时代关切与解答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扩展问题视域,为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石。”[4]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对整个哲学体系的构建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更多的历史任务与关键时刻的决策。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地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不移的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完成新时代的伟大任务。
第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从主客间关系理解实践的科学内涵。我们必须以主客关系为着力点,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树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第三,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实践。高度重视物质生产实践、文化活动实践、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实践,才能够更好地推进和构建和谐社会。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地国际与国内环境,有机遇也有挑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引,其通过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在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迸发着强大的精神活力。
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经过了历史与人民的检验,对推动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得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翟林冉.《关于费尔巴哈得提纲》中的实践观解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4).
作者简介:孙铭阳(1996—),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单位为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安金凤(1997—),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单位为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易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