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2021-09-10任沫霖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路径青年教师

任沫霖

摘  要:打造高水平双师素质队伍是高职教育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而师德师风建设是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的核心要素。作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面临新的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双高”建设背景,文章提出了通过教师主体自觉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完善高校制度等路径打造具备优良师德师风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

关键词: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2-0124-04

国务院于2019年1月正式公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随后,为使方案进一步落实,教育部、财政部于2019年3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顶层设计,指出了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启了“双高”建设新征程。高校教师是“双高”建设的主要参与者,而“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亦是被列入“双高”建设的十项改革发展任务之中。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更是提高教师综合发展水平的保障。

一、“双高”建设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针对师德禁行行为划出底线,即“红七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月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1]; 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要求、划定底线;教育部等七部门于2019年12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将师德师风建设从国家层面进行整体部署,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10月印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在方案中明确指出师德师风应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第一标准。从近几年国家针对师德师风建设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定中不难看出,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逐渐明确。而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方向日益凸显,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了强而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双高”建设新征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新理念

“双高”计划为新形势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支持,开启了我国职业教育新局面,教师是推动“双高”建设的中坚力量,而师德师风更是师资队伍建设之根本,也是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围绕新时代高职教育重要发展战略,要求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与时俱进[2]。

聚焦“双高”建设目标,高校需要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共识和合力,确立教师角色、稳固职业信念、明确价值定位,深刻理解并把握“师德师风”与“双高”建设的紧密联系和内在关系,将师德师风建设从个体发展面向群体共建,树立与“双高”建设相适应的卓越性发展观,最大化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个体价值。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与学生成长环境相似的群体,年龄也与在校学生最为接近,较易理解学生想法,双方在生活和思想认知方面比较趋同,更易有效沟通、和谐相处,获得学生的信任、支持与理解,从而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发展指引和实际有效的帮助。因此,加强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理想信念不稳,个人利益为先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升,加之网络新媒体高速发展,社会上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对小部分青年教师形成了强烈冲击,与有阅历的教师不同,青年教师初入社会,理论基础不牢,鉴别能力偏低,对职业信念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受此影响,小部分青年教师出现了心理失衡现象,敬业意识淡化,对本职工作产生消极心态;小部分青年教师因看重个人物质利益,将本应对学生循循善诱、悉心引导的时间,用于校外培训机构兼职。若长期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易导致职业理想信念模糊,道德取向功利化,师德意识淡化,既不利于自身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无法为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科研观念扭曲,学术道德失范

过去高校与教师身份固化的职场生态被打破,强化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关系,部分学校易将科研压力通过考核形式传导至教师。青年教师刚好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由于自身岗位等级较低,处在高校薪酬分配体系的底端,为了尽快取得较高职称,获得更高的薪金以保障生活,小部分青年教师科研观念出现了扭曲,盲目追求所谓的科研“进步”,违背了学术道德要求,产生了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想法,甚至采取以重金来求取科研成果等手段,破坏了高校学术氛围,对教师队伍的整体声誉产生了不良影响,阻碍了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三)师生缺乏交流,育人意识弱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课堂教育形式越来越丰富,给学生带来更多新鲜体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部分青年教师过度重视课堂形式,而忽视了课堂内容,新兴媒体技术取代了传统方式下的师生交流,与以人为本的教师发展理论基础相悖;还有小部分青年教师将“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理解为教师肩负责任的全部,忽略了教育工作的生命与灵魂——“育人”。长此以往,这部分青年教师不再重视对学生的了解,更对课堂教学以外的学生情况与需求无暇顾及,阻碍了师生间良性交流和互动,更无从谈起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对学生传授正确的道德观,无力履行“育人”的职业责任。

(四)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团队精神

《意见》从崭新视角探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不仅要求团队分工模式向合作转变,进一步深化团队协作工作模式,还要建设协作共同体,促进教师团队整体建设。但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团队多是某一个同类专业的简单整合,并没有以教学课程为基础遴选团队成员,团队成员随课程变更而重组,不利于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大局意识,团队无法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而且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呈现年轻化趋势,小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不愿意与其他同事协调沟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破坏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最终影响了整个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双高” 背景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路径

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核心支柱,面向“双高”计划建设的新要求,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过程,在实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新时代职业教育道路上,建立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不仅需要青年教师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化于心,也需要外在环境的规范与约束,从而更好地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

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作为大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不仅要有精湛的教学专业水平,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倡导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自觉构建,首先要求教师巩固自身思想基础,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职业道德产生内在价值认同,以职业道德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準则,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内化于心,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原则、规范言行,每时每刻做好自我监督;其次,将职业道德标准始终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发挥“育人”功能,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导向,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努力将学生培养为拥有健全人格、良好道德、正确价值观的人[3]。

(二)加强理论武装,提升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

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组织保障,制定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学习制度,发挥组织优势,聚焦国内外热点问题,把握青年教师关注点,保障思想状况摸排调研工作,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培养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意识,引导青年教师深刻领会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新时代师德标准。通过丰富多样的思想教育形式引导青年教师杜绝学术腐败、学术不端问题,邀请专家学者对青年教师进行理论宣讲和政策解读,引导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师德建设成效。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和培养工作,树立榜样精神。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得到了提升,对学校的情感认同也得到了升华。

(三)突出典型宣传,树立青年教师成长的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就像一面旗帜,可以为教师学习师德师风的道路提供指引和目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引导教师,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对于师德师风的宣传工作应尽量做到制度化、常态化,通过树立师德榜样、模范评选等形式,激发教师队伍活力[4]。首先,要善于发挥资深教师、离退休先进教师的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为青年教师提供指引,为青年教师坚守职业操守树立样板,帮助青年教师提升师德境界,加强立德树人责任感,牢固使命感。同时要积极开展师德先进集体和师德模范教师评选活动,对在师德师风学习、实践方面表现得到学生认可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头和熏陶作用,激励其他青年教师不断在典型事例、模范教师的影响下见贤思齐,从而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其次,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凭借自媒体平台,集中宣传模范教师典型事例,弘扬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风范、创建争做师德学习典型的良好氛围。最后,开展优秀教师言传身教活动,通过师德论坛、道德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深入教师队伍,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接收师德师风教育,逐步提升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水平,集聚正能量,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四)做好顶层设计,完善高校师德师风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师风制度是引导青年教师遵守师德规范,提升自我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举措。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每一位教师的师德师风有明确考核要求,并设定考核结果等级制,每一年的考核结果,应作为青年教师日后的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评优评先及人才项目申报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强化师德师风机制,加大失范行为严惩力度,通过网络、信箱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提供师德师风投诉渠道,同时,建立师德师风失范行为问责制,层层追责,加强各级领导责任意识,对于考核优异者给予表彰,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监管和评优机制的有效性。

(五)解决实际问题,激励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学术工作

只有切实解决青年教师发展实际问题,才能使他们心无旁骛地投入教学科研创造。一是建立健全青年教师住房保障机制。身处职业生涯初期的青年教师群体,经济基础薄弱,且受到居高不下的房价、尚未落实的周转房制度等客观因素影响,大多承受着购房压力。因此,学校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应建立健全针对青年教师群体的住房保障机制,加强青年公寓计划、周转房制度等福利措施的推进落实,为青年教师稳定度过入职初期提供有力保障[5]。二是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引导青年教师将现有工作收入与未来发展保持平衡,处理好压力与动力、激励与约束的关系,适当在职称评审、岗位晋级等方面向青年教师倾斜,支持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积极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三是关注青年教师成长空间,提升服务意识。高校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及特殊性,以人为本,发挥优秀教师的帮扶指导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拓宽科研申报通道,大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潜力的青年教师。

四、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承载着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肩负着传承工匠精神、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师德师风建设备受重视,青年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更应提高思想政治觉悟。高职院校只有努力提升青年教师的家国情怀、自我奉献精神,建立一支品行高尚、专业水平过硬的青年教师队伍,才能真正承担起为我国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 (2018-01-31). http://www.gov.cn/

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266234.htm.

[2] 曹元.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建构谫论[J]. 江苏高教,2019(02).

[3] 刘月.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船舶职业教育,2021(01).

[4] 王晶梅. 新时代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01).

[5] 孟璇,柴国荣.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发展路径探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0).

(荐稿人:马娜娜,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建设路径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