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9-10徐玉菁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CDIO理念培养模式

徐玉菁

摘  要:在我国大力实施“双创”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应运用先进的培养理念,努力使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重点从如何运用CDIO理念入手,分析了CDIO理念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以及CDIO理念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对策。

关键词:CDIO理念;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2-0102-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适应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1]。从总体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方面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也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特别是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方面缺乏创新,CDIO理念还没有广泛应用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当中,直接导致高校培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整体水平不高,无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高校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应当深刻认识到CDIO理念的影响,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着眼于解决CDIO理念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运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将CDIO理念融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推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实现更大突破。

一、CDIO理念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

CDIO是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工程实践培养模式,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还能使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拓展性和综合性。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CDIO理念的影响,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努力使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效能性。

将CDIO理念应用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可以使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系统性更强。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高校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强化理念与实践能力建设的有效结合,由于CDIO理念在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式方面能够形成“闭环”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对于改变传统的“实训基地”“定岗实习”“师资培训”模式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将CDIO理念应用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当中,有利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能够进一步促進“项目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工作向纵深开展,“案例导向、项目活动”则能够进一步强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特色化,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将CDIO理念应用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当中,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领域和范围,如将CDIO理念与“校企合作”进行有效结合,可以使资源整合体系更加完善,进而发挥出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强大合力,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更好地适应企业、适应社会、适应未来发展。

二、CDIO理念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CDIO理念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内部与外部、教师与学生更有效的结合,在构建更加强大的资源体系方面也能够形成更科学的模式。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很多高校对CDIO理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到位的方面,需要高校引起重视并持续完善优化。

(一)人才培养思路缺乏创新

部分高校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方面还存在思路缺乏创新的问题,没有对CDIO理念进行广泛的研究与分析,尽管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也能够满足需要,但在实施的过程不注重构建、设计、实现、运作四个方面的有效结合,直接导致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性不强,不注重应用模式创新,如在实施“项目化”的过程中,在项目设计、实施等诸多方面还与CDIO理念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高校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

(二)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部分高校在应用CDIO理念方面还存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如不注重进一步优化和完善CDIO体系建设,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无法支撑CDIO的组织与实施,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也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缺失等,制约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人才培养领域缺乏拓展

部分高校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方面还存在领域缺乏拓展的问题,主要就是没有深刻认识到CDIO理念的重要性,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不注重将CDIO与校企合作、“双创”“现代学徒制”等进行有效结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制约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性。

三、CDIO理念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对策

(一)创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在开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要想使CDIO理念得到有效落实,高校首先要在创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方面狠下功夫,至关重要的就是在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方面加大力度,还要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努力使其实现更大突破[2]。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当将“项目化”上升到更高层面,充分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形成良性循环;要大力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融合性”建设,如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CDIO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式教学”有效结合,通过“项目化”设计,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强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综合应用;要将“企业化”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模式,根据企业的架构进行设计,使学生对企业的了解更加深入。

(二)完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健全和完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对更有效地开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因此,在落实CDIO理念的过程中,高校应当把完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上升到战略层面,努力使其更加规范有序,还要在构建有效的资源融合机制方面加大力度;要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对CDIO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进而在组织实施、优化完善、整改提升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3]。完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需要大力加强“项目化”评价机制建设,应当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项目运作、实现与结果、项目设计、项目构思等诸多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锻炼,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此外,高校还要将PDCA循环应用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当中,运用PDCA循环不断优化和完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使其具有持续优化能力。

(三)拓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领域

将CDIO理念融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高校还要进一步拓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特别是要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和策略,最大限度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形成内部与外部的有效结合[4];要将CDIO理念与“校企合作”有效结合,重视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如将“现代学徒制”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突出企业人才的引领、带动、培养作用,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CDIO具有“闭环”的特点,在拓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领域方面,高校应当更加重视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将“双创”纳入应用型创新人才工作中,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以及适应发展的能力,如引入企业案例进行教学,适当更新陈旧的理论教学,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的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5]。

四、结语

CDIO理念是一種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其应用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至关重要。将CDIO理念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有效融合,高校特别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着眼于解决CDIO理念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措施,重点在创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完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使CDIO理念更科学、更系统、更有效地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当中,最大限度地提升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娟凤. 论基于CDIO的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4):180-182.

[2] 崔洪振,相启星,张伟,等. 基于CDIO-OBE的毕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以“软件工程”课程为例[J]. 计算机时代,2021(04):98-100.

[3] 李佳诺. CDIO理念下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竞赛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 财富时代,2021(02):53-54.

[4] 柯于珍,沈琼. 基于CDIO模式的高职“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2):76-78.

[5] 张敬玲. 基于CDIO理念培养高职生创新能力路径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76-78.

(荐稿人:黄卉,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CDIO理念培养模式
基于EIP—CDIO理念的高职《财务软件操作》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CDIO理念的工科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CDIO理念下的高职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CDIO理念下的教学质量评价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