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学习支架 落实长文短教

2021-09-08莫晶张卫其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勇敢

莫晶 张卫其

【教材分析】

《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管桦的同名小说,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本文编排在“成长”专题中,刻画了抗日战争时期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课文较长,用序号的方式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雨来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写雨来上夜校读书,第三部分写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第四部分写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第五部分写芦花村的人们以为雨来牺牲了十分难过,第六部分写雨来没有死。本课插图自然清新,在美丽的还乡河边,妈妈正拿着笤帚追雨来,雨来从水面上露出脑袋,正对着妈妈笑。插图表现了雨来的调皮可爱,更显示了雨来的游泳本领高超,为下文雨来的机智逃脱埋下了伏笔。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在四年级上册“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的新要求。教材中的“泡泡”提示和课后习题体现了导学、助学的功能与价值,借助这些资料,能帮助学生习得学习的方法、路径。教学时,教师应围绕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聚焦关键部分,通过自主阅读、多元感悟、交流反馈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感受雨来的小英雄形象,实现“长文短教”的目标。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识记“晋、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塞”,读准并理解“枪栓”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列小标题的方式了解各部分的内容,并能借助小标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內容。

3.学习课文第四部分,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学习列小标题,把握长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难点:通过提供选择性的快读、默读、前后联系地读、列小标题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了解作品与“节选”

1.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去认识一位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雨来”。(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聚焦“节选”,补充介绍。

这篇课文选自管桦的同名小说《小英雄雨来》的前五个章节,所以课题后面标注了“节选”两个字。(板书:节选)

◎预学反馈,初步学习阅读的方法

1.预学检测,了解学情。

(1)出示三组词语,纠正容易读错音的词语。

(2)基于学情,交流难理解的词语。

预设一:

枪栓,枪上的机件,前端的撞针可以撞击枪弹发火,射出弹头。(出示图片)

预设二:

晋察冀,即晋察冀边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出示地图)

2.聚焦长文,发现特点。

(1)结合预习,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课文与之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

预设一:

课文很长。(随机采访学生:你读一遍大概用了多少时间?)

小结:这篇课文很长,一共有8页多,54个自然段,近3000字。

预设二:

课文中间有序号。

小结:文中用序号分别标示了六个部分。(课件出示)

(2)(出示单元导语页)了解本单元学习任务: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3)借助“泡泡”梳理方法。指名学生读课文中的两个“泡泡”,并梳理读长文章的方法:可以“读完一部分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如果读到有的内容记不清了,可以再回过去看看。

(4)引导学生借助“泡泡”中提示的方法,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列小标题,把握长文章的内容

1.借助样例,了解方法。

(1)快速默读第一部分,读完后想一想,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方法。

预设: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等。

●学生尝试自主概括。

(2)借助课后练习,比较发现:像这样写人的文章,我们可以通过抓住主要的人物和事件,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梳理内容。(板书:列小标题)

2.由扶到放,尝试概括。

(1)自由默读第三部分的内容,试着用小标题来说一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交流反馈。(用板贴呈现学生的答案,在交流中发现,在比较中删选)

(3)学生自主完成第四至第六部分的小标题。

●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分享交流。

●用板贴分别呈现学生所列的第四至第六部分的小标题。

●重点指导第四部分。选取学生列的不同的小标题,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筛选合适的小标题。

预设反馈一:

拟定小标题时,抓住主要人物来提取信息。

预设反馈二:

拟定小标题时,字数不作统一要求,合理即可。

3.链接原著,拓展延伸。

(1)(出示原著目录)引导学生观察:在《小英雄雨来》这本书的目录里有这些小标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这儿是中国的土地”

“一定救回自己的同志”

“快让我进去吧”

……

(2)小结:直接引用人物的话或者书中的重点语句也是概括小标题的好方法。

4.梳理小标题,把握内容。

(1)引导学生尝试把小标题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自由练习后指名说。

(2)小结:我们在阅读长文章的时候,可以先给每个部分列小标题,再借助这些小标题把每一部分的内容连起来,就能较快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自主学习,感受雨来的英雄形象

1.质疑:课文的内容我们了解了,那么,雨来为什么被称为“小英雄”呢?

2.(出示小标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观察小标题,哪一部分最能体现雨来的小英雄形象?(预设:第四部分)

3.按要求学习。(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带着这个问题,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小组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原因。

4.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相机指导。

5.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到了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下节课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在探究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的同时,进一步丰富雨来的小英雄形象。

2.品读并摘抄描写还乡河的语句,体会景色描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产生阅读《小英雄雨来》整本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聚焦关键段落,自主探究,多元感悟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难点:体会文中景色描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交流分享,感悟小英雄形象

1.回顾所学,明确任务。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英雄雨来(节选)》。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第四部分最能体现雨来的小英雄形象,接下来,围绕这部分内容,深入感受他的英雄形象。

2.小组合作,汇报展示。

预设一:

通过抓住描写雨来的语言、动作的关键词,体会他机智、勇敢、坚强的品质。(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

预设二:

聚焦鬼子的行为,感受雨来的坚强。(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鬼子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温和地对雨来说:“不要害怕!小孩,皇军是爱护的!”说着,就叫人给他松绑。

扁鼻子军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往皮包里掏。

扁鼻子军官把糖往雨来手里一塞,说:“吃!你吃!你得说出来他在什么地方!”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说:“这个,金的,也给你!”

……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梳理雨来的小英雄形象。(相机板书:机智、勇敢、坚强……)

◎质疑导学,自主探究各部分的作用

1.引导质疑。

(出示小标题)把小标题与这篇文章的题目联系起来看,你有什么疑问?

2.归疑。

有好几部分的内容好像与雨来的小英雄形象没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

3.引导解疑。

有人说,这篇文章只要保留第四部分就可以了,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其他部分与雨来的小英雄形象又有什么关系。先在书上作批注,再与同桌交流你的观点和依据。

预设一:

第二部分写了雨来成为小英雄的原因——感悟“爱国”情怀。(出示句子)

·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一共出现了几次?(前两次出现在第二部分,第三次出现在第四部分)

(2)想一想:“我们”都包含了谁?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3)教师引读,感受爱国情。

女老师教孩子们念这句话,在雨来心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正是因为这份爱国之情,雨来毫不动摇,宁死不屈。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让我们也牢牢地记住。

预设二:

第三部分写了雨来成为小英雄的原因——“潜移默化”的影响。

(1)找一找课文哪一部分写到了爸爸参加战斗的事情。

(2)思考:爸爸的做法对雨来有什么影响?

(3)小结:爸爸潜移默化的影响,跟雨来后来成为小英雄也是分不开的。

◎合作探究,重点研读还乡河的景色

1.课文中除了写这么多人物,还反复写了什么?(还乡河的景色)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写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出示课后练习3)

2.学生自主学习。

3.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预设一(出示句子)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预设二(出示句子)

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1)指导朗读。

(2)比较发现:同样是描写还乡河,有什么不一样。

4.对比品读,深入体会。

(1)(出示两组描写还乡河景色的句子)这两处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预設:

第一组表现的是轻松、活泼的心情,第二组表现的是心情的沉重。

(2)小结:简简单单的几句环境描写,同一条还乡河就变得不一样了,也衬托出人们不同的心情。这就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3)配乐朗读。

5.这么美的句子值得我们摘抄下来,请同学们完成积累卡。

(1)结合语文园地四中的“书写提示”,回顾摘抄一段话的书写要领。

(2)结合学情,相机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展示学生的摘抄,并对其进行评价。

◎拓展链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1.小结: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雨来也成了一个时代的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2.推荐阅读:像这样的故事,在管桦爷爷的原著中还有许多,六年级的“快乐读书吧”也向我们推荐了这本书。同学们可以尝试用今天学的阅读长文章的方法去阅读,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附:板书设计

【点评】

《小英雄雨来(节选)》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教学设计基于学情和教材编排特点,精选教学核心内容,分步突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习得学习长文章的路径,有效完成了“长文短教”的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构“大板块”,精选长文之核

教学长文,教师删繁就简,突破教学重、难点是关键。本课的设计中,教师首先以第一、二部分为抓手,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尝试列小标题,初步了解方法,再列出其余部分的标题,最后串联标题,从而把握长文的主要内容;以第四部分为引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感受雨来的英雄形象。这样以“点”带“面”,教师用板块教学引导学生建构学习长文的路径清晰可见。

2.巧搭“脚手架”,分解长文之难

教师借力导学系统,借助文中的“泡泡”提示和课后习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概括—对比例子,发现特点—自主列标题—交流标题—小结方法—筛选标题—链接原著,拓展方法”的步骤层层递进,突破难点。同时,引导学生用串联标题的方法来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分层落实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3.链接“资料袋”,开启长文之旅

从起始课的作品简介到原著目录的链接,从雨来英雄故事的拓展到六年级“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期待激发,教师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静静地享受长文阅读之乐,为学生埋下迈向纵深阅读的“种子”,在激趣、拓展中有意识地打开学生的长文阅读之旅。

针对本课两课时的教学设计,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教师若能充分考虑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需要,在指导学生把握长文主要内容时,适时渗透“预测”和“提问”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阅读长文的速度,为理解长文助力。第二,在引导学生梳理小标题和感受雨来的形象时,如果能提供多元、开放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打开思维,让学生在经历自主选择,深入感悟中学习提升,那么,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就更为突显,更能有效实现“简教”而“学丰”的目标。

猜你喜欢

勇敢
文化流浪者
龙王山道话“勇敢”
我们这代人
印度少女阉割强奸犯被赞“勇敢”
原来的样子
让内向幼儿大胆勇敢表达的应对策略
当代国内学界“勇敢”美德研究进展及问题
论《理想国》中的城邦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