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流浪者
2017-07-13张丹
张丹
【摘要】艾丽斯·沃克笔下的迪伊是一位个性鲜明,追求白人文化的非裔美国黑人中的激进分子。尤其是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日常家用品—“被子”一事上其表现更为突出,迪伊与母亲及妹妹麦吉的态度截然不同。但在争夺传统的“百纳被”失败前后,她的一言一行都折射出她是一位文化流浪者的本质。沃克竭力倡导黑人拥有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关键词】勇敢 文化流浪者 文化价值观
一、名家思想
现代思想家法农曾对西方统治、文化侵略和种族歧视造成的黑人心灵创伤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和分析:在这种殖民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侵略的方式下,黑人无疑变成了劣等民族,变成了自我羞辱和灵魂痛苦挣扎的一群。他们为了获得白人的另眼相看,挣脱自己劣等民族的枷锁而挤入上等社会,抹去自己与生俱来的黑色身份的耻辱,就在无意中对自己的肤色面貌产生憎恨,从而在灵与肉上都处于一种自卑和自毁的可悲处境。
二、勇敢的迪伊
迪伊是一位勇敢追求美好生活,努力上进的女性。通过母亲的叙述和回忆,得知迪伊是一个从小生活在贫苦家庭的非洲女孩儿,但她没有就此自暴自弃。相反,她不甘示弱。她因在学校表现优异,最后教堂和母亲一起筹钱送她到奥古斯塔上学。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她才能离主流社会更进一步。因此,可想而知她在拼命学习过程中是多么励志与艰辛,苦与乐也只有她自己内心深处才真正知晓。迪伊酷爱打扮,在中学毕业会上身穿一件黄色纱质的连衣裙,还配有一双黑色的浅口皮鞋。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爱面子,爱美要强的女性。“在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里,黑人要在社会中得到认可与肯定,便开始在自身塑造一些白人的特征,以达到心理的平衡。这时,那些肤色较浅者占了生理上的便宜,觉得更容易被主流文化所接纳,也就自感优越感多了许多”。她勇敢地将自己打造成为合格的白人阶层,用白人新潮、时尚的打扮来装点自己。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奋进的野心。她坚定地认为她势必跳出贫苦落后的黑人生活圈。其次,迪伊回到家中后向母亲提及自己改名为“万杰萝·李万理卡·科曼乔”,强烈地表现出对压迫自己的人的名字的憎恨和摒弃。她无法再忍受,立刻改名换姓,昂首挺胸地做人。这也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美国社会的黑暗,民族歧视与压迫现象严重。
三、迪伊—“文化流浪者”
迪伊虽然十分勇敢地追求上层阶级文化和生活,但她在此期间也欠缺深思熟虑。显得颇为莽撞,而导致她在白人文化和黑人文化中迷失了自我,成为了理所当然的文化流浪者。“迪伊以前经常给母亲和妹妹读些不知所云的书,且毫无同情心,常凭借这种方式把别人的文字、谎话、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强加于她们。还把母亲她们看成傻瓜。”迪伊对母亲和妹妹的嘲讽暴露无遗。这恰恰显得她过于傲慢无知。即使她接受了大量的高等教育,却殊不知用一种文化态度去轻视另一种文化态度才是真正的无知可笑,甚至可鄙。这也早早地注定了她的命运。一味追求白人文化,贬低黑人文化,最终只会成为文化迷失者。在寻根浪潮的推动下,迪伊回到老家“淘宝”。“在如此酷热的天,她竟然穿著一件及地长裙裙子的颜色亮丽得刺眼。她的耳环也是金的,长长地垂到了肩上。手臂上还带着手镯,乌黑的头发两边各扎着一根长辫子,就像两条小蜥蜴般盘绕拢在耳后。”通过母亲的视角,我们可以得知迪伊回家时,艳丽刺眼的打扮让人新生不悦。更深层次地反映出迪伊临时套用非洲黑人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来亲近传统文化。她竟天真地想靠一时的热情来将自己塑造成为正宗的非洲黑人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形象。迪伊在本质上忽视了文化的内涵,缺乏对黑人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真心热爱。她妄想通过通过大胆的改名之举来摆脱黑人身份,凸显了她迫切渴望去除代表受压迫者的罪恶名字而弄巧成拙的荒谬心理。更值得一提的是“争被子”一事。以前上学时迪伊很直接地拒绝了母亲提供的被子,几乎是讨厌至极。而看看她如今的态度,回家后眼睛一直直勾勾地盯着家中的老被子。她千方百计想赢得被子,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母亲第一次坚定地拒绝了她。她认为把这两床老被子放在桌上作为装饰品才能彰显其魅力,而麦琪是无法懂得这被子的价值。然而,她没有意识到麦琪拥有缝制被子的能力,懂得珍惜这些从外婆传下来的日常家用,并且能够传承下去。从迪伊身上,可以窥视到在浩浩荡荡的黑人民族文化运动中丧失理智的文化盲目崇拜者。
四、反思
迪伊在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中的迷失,足以反映在黑人民族文化运动中一大批黑人失去了文化的归属感。深究其因,他们缺乏科学的文化价值观。一味地追崇被“抬高”的白人文化,失去了对文化价值的判断。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下,黑人传统文化陷入困境的状态。沃克写下此文旨在呼吁在传统文化中迷失的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五、结语
在黑人民权运动和民族文化运动的动荡背景下,不少黑人在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天秤中失去了心中的平衡和标准。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条件下沉淀下来的精神产物。沃克告诫大家所有的文化都值得被尊重,尤其是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人赖以生存的根基和文化知识的源头。与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应该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
参考文献:
[1]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