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传统类课文“人物形象”教学的三个视角

2021-09-08陈建先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

陈建先

【摘要】革命传统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全面地呈现了革命者的爱国情怀和优秀品质,这些血肉丰满、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是教材中鲜活的例子,我们要充分挖掘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引领学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把握人物的“时代形象”“角色形象”和“精神形象”,让革命传统类课文“人物形象”释放最大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革命传统类课文,人物形象,教学视角

革命传统类课文既是革命文化的历史写实,又是革命文化的艺术凝练和表达,革命传统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更是集中、立体地突显了革命战争时期仁人志士的斗争精神、坚强意志和爱国情怀,对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以及家国情怀的培育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革命传统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教学,不能简单地进行扁平化处理,而要根据时代背景、关联事件、人物史料以及细节描写等,从宏观视角把握人物的“时代形象”,从中观视角洞悉人物的“角色形象”,从微观视角解密人物的“精神形象”,这样才能立体、全面地再现人物形象,这样的人物形象才是鲜活的、血肉丰满的,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笔者就以《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一、宏觀视角:把握人物的“时代形象”

要了解一个人,首先要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及环境。革命传统类课文中的人物生活在极其复杂的战争年代,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在他们身上,必定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这个烙印就是他的“时代形象”,就是一个人在这个时代里的真实“名片”。透过这个“时代形象”,可以从总体上把握这个人的生活概貌和思想倾向。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主角是李大钊,他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边缘。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辛亥革命爆发。1913年,李大钊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紧接着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曙光。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没有这个背景的介绍,对学生来说,只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李大钊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教学中,笔者相机补充了相关材料,通过阅读这些补充材料,学生可以从时代背景的层面上,宏观地了解李大钊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也为深入理解课文,深入走近李大钊打下了基础。

了解一个人,莫过于全面了解他的过往。《十六年前的回忆》只是选取了李大钊革命生涯的几个瞬间,准确地说,甚至连缩影都谈不上,这同样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难度。因此,笔者课前就布置学生查阅李大钊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概括,全面地了解李大钊短暂而永恒的一生:他是忧国忧民的急先锋,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视死如归的共产主义战士。

二、中观视角:洞悉人物的“角色形象”

人物的“角色形象”是作品赋予人物的特定身份和典型类型,这种“角色”不是标签式的,而是扎根于一系列与人物密切关联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之中。重要事件往往提示了人物的“社会角色”,关系人物往往暗含着人物的“价值角色”。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事件和与之相关的人物当中见微知著,抽丝剥茧,从而精准把握人物的“角色形象”。

1.从关联事件识“社会角色”

事件是人物活动的载体,是人物身份、思想、人格亮相的舞台。一个人的“社会角色”会在与之相关的事件中显现出来。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从阅读事件中找到“人”。《十六年前的回忆》只写了李大钊从1927年春天到4月28日被害的经历,笔者向学生提供了如下阅读提示:请默读课文,找出与李大钊有关的事件,说说都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画面。经过阅读、讨论,学生总结出三个画面六个镜头。

一是被捕前:

(1)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2)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二是被捕时:

(4)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三是法庭上:

(5)作者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6)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

笔者紧追一问:从这些画面中,你读出什么信息?有学生说,从李大钊每天夜里回来很晚,每天早晨又出去很早看出他工作很忙、工作时间很长;有学生说,从“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看出他掌管着非常重要的情报或资料,应该是一个负责人或者干部之类的……

2.从关系人物识“价值角色”

通过与主人公密切关联的人物来了解这个人,可以很好地判断出主人公的喜好、性格甚至价值观、人生观。为了落实好这个要求,笔者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并给他们提出问题:你觉得《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哪些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李大钊?经过讨论,学生形成基本的共识。第一个人是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她得知李大钊把钱都花在革命工作上后,没有怨言,勤俭持家,不让李大钊为家庭生活分神。她是李大钊从事革命活动的贤内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女儿。后来何香凝女士为她题词“忠魂铁血”。这样的革命夫妻,铁血丹心,彼此映照,李大钊的“价值角色”不言自明。第二个人是阎振三,曾被李大钊资助过的工友,我党的交通联络员。他先于李大钊被捕,被捕后被用尽酷刑,始终没有招出半个字来,不泄漏党的机密,不出卖革命同志。与有肝胆之人共事,这也是李大钊铮铮铁骨的写照。

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位学生说,还有一个与李大钊关系特殊的人——军阀张作霖。课文中虽然只有一句“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正是军阀张作霖派人抓捕并杀害了李大钊。张作霖一方面投靠日本鬼子,一方面搞军阀混战,让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这个反面人物,恰恰反衬出了李大钊的伟大与崇高。

三、微观视角:解密人物的“精神形象”

一个人的精神领域,是指人的情感、意志等生命体征和一般的心理状态。一个人的情怀则表现为一种情愫,一种境界,一种寄托,它以形而上的样态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精神和情怀共同构筑了一个人的精神形象。一个人的精神形象是最难把握的,因为它不会自己跑出来。阅读文学作品,挖掘一个人的精神形象,本身就是一趟艰苦的精神之旅,充满了挑战,但意味无穷。

1.从细节描写见精神

一个人的精神直接体现在对这个人的细节描写上,细节描写具体表现在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之中,我们要给学生自由的、充足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在课文中找到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的词句,通过一遍遍地阅读,不断地为人物精神着色,让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形象跃然纸上。

《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细节描写非常感人。笔者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人手,进行了一次感同身受的“精神”探秘之旅。以下是学生们交流的过程。

师:细读描写李大钊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你能体会到李大钊怎样的内心?在他身上凝聚着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生:“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是李大钊的神态描写,从“平静而慈祥的脸”可以体会到李大钊的信念十分坚定,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师:神态,是一个人感情的晴雨表,你从“平静而慈祥的脸”体会到李大钊坚定的信念。概括精练,很好!谁还可以说说具体的体会?

生:一个人只有内心平静了,脸上才能平静下来,只有平静下来了,才会有慈祥的表情。如果一个人内心混乱、不安,是无法平静的,就更谈不上慈祥了。

师:你很善于总结,从正反两个方面读懂了人物的神态,为你鼓掌!

生:从“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看出李大钊已下定决心,心情十分平静,不惧怕生死。

师:这句神态描写和“平静而慈祥的脸”很相似,你们觉得多余吗?

生:不多余。这一句用两个“非常”强调了李大钊先生的安定和沉着,读“平静而慈祥的脸”我好像看到了湖水,“安定和沉着”好像是磐石、山峰。

师:你读出了两处相似的神态描写的不同之处,又用精准的比喻表达了不同的感受,你的语文功底了不得!

生:“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我从这些动作描写中体会到李大钊早已预见到随时会有危险,绝不能把党的机密留给敌人。

师:动作,也是一个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好的动作描写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体会到一个人的内心。

生:我从“含糊地回答我”这个动作描写,体会到李大钊的心情很复杂,很无奈,他意识到可能要有危险发生,又怕吓着孩子,看出他作为一位父亲的深沉的爱。

师:“含糊”是什么意思?

生:“含糊”就是不清楚,稀里糊涂的。这里的“含糊”是李大钊先生故意的,怕吓着自己的孩子故意说不清楚的。

师:神态、动作是一个人的无声语言,我们要从这无声的语言中体会一个人的内心。我们要练好这种本领。

生:“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这是李大钊一反常态对女儿说的话,显然少了些往日的耐心,这正说明了李大钊的无奈、焦急与担忧。他是革命者,时间紧迫,要守住党的机密,他必须争分夺秒处理好党的机密文件,他没有时间给孩子解释,也不能解释,他的心情很复杂。

师:你的体会很细腻,我想说的,都被你说到了。(生笑)

生:“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开呢?”这是李大钊的语言描写,从这句话,我体会到李大钊内心的坚定,无论怎样,他都不会离开北京,从这里看出李大钊战斗不止、不怕牺牲的精神。

师:言为心声,语言直接表达一个人的感情。但语言往往会有潜台词,我们要能从一些关键词中体会到它们蕴含的情感。

生:“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从这些语言描写中,我感受到李大钊对家人深深的爱,他在全力地保护家人。“乡下人”是在告诉敌人,妻子没有文化,不可能从事革命活动;“年纪都还小”是在告诉敌人,他们只是孩子,她们什么也不懂,所以“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

师:你的剖析很有道理,也很有方法,抓住了关键词,读出了潜台词。一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是他内心世界的投影,我们要从这些描写中去体会,尤其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去体会。

2.从写作意图见情怀

一个人的情怀既展露在惊涛骇浪的关键事件中,也蕴藏在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中,还暗含在极易被忽略的作者的写作意图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力求表现的是作品中人物的高贵品质和超越时空的人文情怀,其实也是在真诚地表达作者的情怀与希冀。《十六年前的回忆》是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为纪念父亲牺牲十六周年创作的。写了作为共产党员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爱国救民的赤子之心,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深沉的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教学中,笔者启发学生试着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想想从作者的写作意图中还能感受到什么。笔者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文章的题目中没有出现“父亲”二字,粗看好像在情理上有点意外。也许这正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是李大钊的女儿,也是一名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的工作者,她显然不想把文章处理成一个纯私人的、纯粹父女情感表达的文本,因为她深知,李大钊不仅仅是她的父亲,他更是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代名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正是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促使李大钊同志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他身上体现出的时刻牵挂国家兴亡、时刻不忘人民疾苦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和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提倡”。

革命传统类课文进中小学教材,是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植入“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革命传统类课文中血肉丰满、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是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革命传统类课文人物形象的教学,要在满足语文的本体性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引领学生潜心阅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把握人物的“时代形象”“角色形象”和“精神形象”,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全息化的人物形象,让革命传统类课文人物形象永远活在学生的心中。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浅析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一片叶子》中的人性之美
不懈的坚守,孤独的“上坟”
论沈从文笔下女性悲剧产生的因素
浅析芥川龙之介“鼻子”的人物形象
共时性与历时性视点对小说人物塑造的意义
谈历史传记题材的古装影视剧化装造型设计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引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