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戏剧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1-08-26朱小琴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领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高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戏剧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或其他教育领域采用即兴表演、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在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中实现高效学习,进而实现教学高效化的一种方法。该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将表演和游戏相结合,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打破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讲解的限制。戏剧教学法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认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戏剧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现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戏剧教学法;初中课堂;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0-0032-02
引 言
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及法制观念的重要课程,对初中生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调查表明,在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1]。因此,教师应构建高效课堂,通过戏剧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情景对话中感受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现实意义,并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观念。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一、戏剧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知识讲述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不高[2]。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型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学生仅依靠教师的口头教授无法有效掌握知识,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知识,导致学习效率较低。同时,在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学习主动性,容易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学習效率较低。戏剧教学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同时,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在教学“自由平等的追求”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演绎情景剧“向往自由的天空”,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增强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核心教学内容围绕道德教育规范和基础的法律知识展开,具有一定的理论专业性[3]。对于初中生而言,这种枯燥、专业性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导致其学习效率较低,容易出现厌倦感。通过戏剧教学法,教师能轻松地将枯燥、专业的知识点融入轻松、有趣的话剧表演中,借助有趣的情景表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参演情景剧或者观看情景剧来理解知识点,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使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戏剧教学法,教师要透彻地掌握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知识,明确某一章节应选用何种情景表演片段或哪些章节适合运用戏剧教学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并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4]。戏剧教学法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能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准确调整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采取戏剧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具备丰富的道德与法治专业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要求教师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戏剧教学法的现状
(一)教师组织能力不强
部分教师认为,开展戏剧教学法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容易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虽然学生较为活跃,但学习效果一般。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戏剧教学法,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编排剧本,并进行多次排练。教师往往负责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开展这类教学活动往往力不从心。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戏剧教学法涉及较多编剧知识,而自己无法对学生的表演提供有价值的专业指导。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认为,传统教学方式效果更理想,因此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二)课堂秩序较混乱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这导致教师维持课堂秩序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而在进行戏剧表演的过程中维持课堂秩序的难度更高。一方面,教师在使用戏剧教学法时,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日常生活选择素材,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知识,不利于学生在表演中带入真实情感;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在选取表演剧本角色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我意愿,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排练的过程中,教师也未能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引导和教学,使得排练效果、效率低下。
(三)戏剧教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采用戏剧教学法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时间十分宝贵,如果过多地在戏剧表演活动中花费大量时间,将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对于教师而言,选取表演素材的过程较为困难,教师既要保证素材与初中生的社会经验相符,又要确保素材与所教课题紧密结合,且编写剧本的过程同样会花费教师的大量精力。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化戏剧教学法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一定的法治知识。学校应重视对教师的培养,组织教师参与专业教育活动和讲座,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平,帮助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挖掘教师潜力,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一些教师不愿采用戏剧教学法的原因在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较深,他们认为戏剧教学法的效果有限,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化的教学方法。学校应积极引导秉持这类思想的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开展高效教学活动的基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教学能够凸显其课堂主体地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戏剧教学法自应用以来,受到学生的欢迎,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但学生往往只是受到趣味性的吸引,难以快速理解情景剧中的知识内涵。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有效掌握知识点。例如,在教学“友谊之树长青”一课时,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其中的表演内容,甚至一些学生想退出表演,这时,教师可以与学生积極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学生讲解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情景剧“友情小手”,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使表演更有效地带动教学。
(三)优化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戏剧表演前,教师要整合本节课的知识点,将其合理地融入情景剧剧本中,并选择合适的表演素材和人物,确保情景剧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戏剧教学法时,应全面掌握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课堂秩序下进行表演。实现戏剧表演教学的高效化,能使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有效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例如,在情景剧表演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观看表演的学生无所事事,教师可以设计合理、全面的评分环节,让观看表演的学生为情景剧打分,以激发他们观看表演的积极性。
结 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戏剧教学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打破传统教学法的局限性,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同时,小组戏剧表演的形式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互帮互助,在合作表演过程中展示自身优点,不断挖掘学习潜力。教师应通过这一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这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而以自身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籍雪莹.“情景剧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9.
刘彬.情景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6.
刘莎.探析新课改背景下的戏剧教学法[D].武汉:湖北大学,2014.
郝德红.戏剧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探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朱小琴(1980.5—),女,江苏泰州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戏剧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