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2021-08-18亓越

关键词:应用分析思维导图初中数学

亓越

摘要:思维导图是近年来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学习复习方法。思维导图是由英国的东尼伯赞发明的,他的发明创作直接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目前初中阶段的教育模式在不断进行变革,为了适应教育变革的发展,初中的数学学科也在与时俱进,故此,在学生的复习学习中,教师可以不断加强思维导图运用方法的讲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主要阐释了思维导图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思维导图的应用原则和教学实践。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5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教育变革,传统的死记硬背模式更被时代发展的潮流所淘汰。作为教师,面对教育改革的浪潮,应该积极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复习。对学生来说,应该不断转换思路,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加深对知識点的巩固。

一、思维导图的应用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素质教育对教育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共同教育。而初中数学阶段,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中用到的思维导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了学生的能动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同样地对于学习也一样,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知识,不如教给学生怎样在学习中更好的运用方法。在初中数学的复习过程中,教师采用思维导图的训练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当学生掌握了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之后,可以举一反三,在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的学习中同样会取得更大的进步[1]。

2.个性化原则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感知、领悟、理解和应用能力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故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合理地设计思维导图。在设计思维导图时,教师应该综合考虑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连贯起来形成新的知识脉络,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3.清晰化原则

对于思维导图的绘制,首先应该保证它的清晰性。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十分庞杂,故此,很多学生在复习时抓不住知识脉络,这就要求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时要注重思维导图的清晰化,基于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教师进行二次加工,运用清晰的思维导图脉络将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于知识有了整体的感知,在复习中就会如鱼得水,手到擒来,提高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作用

1.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

数学学科的性质不同于政治、历史学科有着清晰的时间线索和发展脉络,数学的知识内容更注重学生对知识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而它的知识体系归类比较复杂。但是思维导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运用思维导图复习《有理数》的学习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它的定义下主要包含三大部分: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有理数的运算。其中,有理数的分类中可以把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而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包括相反数、绝对值、倒数、数轴的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包括运算律和算法以及科学计数法、近似数的学习。思维导图清晰地将这些内容直观地展示出来,构建了知识的框架,使知识的学习更加体系化。

2.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联想能力

思维导图要求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把繁杂的知识体系概括出来,这就使其具有概括简练的缺点。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可能对于一个复杂的知识点只用一两个字进行简单概括,这就导致知识点挖掘的深度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不大。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关键词的提示,不断地回忆知识点,巩固知识内容。并且在运用思维导图复习中,学生可以不断联想和创新,对零散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复习效率的最优。

3.有利于渗透数学思想

在初中数学的复习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尤其是学生自己整理知识框架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归纳思想和转化思想等,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整合,在加深记忆的同时也便于查缺补漏,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4.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对一个数学单元内容进行复习时,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首先应该清楚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然后根据掌握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分类,如何设计排版更加清晰有层次的思维导图,这是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学生将知识和生活经验不断交织内化的过程。在绘制思维导图中,学生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台下认真倾听,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不高。以教师为主的学习氛围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故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经常出现学生上课走神、开小差的现象。然而数学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前,教师首先应该给予示范性的操作和方法指导,剩下的内容由学生自己补充和完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到思维导图的绘制中来,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参与和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6.促进学生的全脑开发

大脑分为两个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又叫作学术脑,负责人们的逻辑、语言、数学等能力;右半球又叫作艺术脑,掌管着人的绘画、音乐、韵律、情感等功能。两个脑区共同协作,保障了人们正常地工作学习活动。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对于知识的汇集、整理可以充分调动左半脑的区域功能,把知识点整合起来;对思维导图的布局和规划又需要右半脑的参与,使思维导图更加美观形象。故此,思维导图的绘制对人类左右脑的开展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使大脑更健康的发育。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实践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教育都是围绕教育目标展开的。在素质教育下,我国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加强学生对双基的学习,也就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其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落实到初中的数学学科中,教师首先应该促进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其次是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和探索。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首先要明确初中阶段的哪些数学知识点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确定好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模块,防止因为盲目使用思维导图影响学习效率。在使用思维导图时,要防止思维导图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例如,教师布置复习《全等三角形》一课并根据复习情况做出思维导图,部分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为了作业而作业,这严重违背了思维导图的运用原则。对课本中不能运用思维导图的地方坚决不乱使用,避免学生对思维导图产生反感。在运用思维导图过程中,也要把握住机会。因为思维导图具有层次分明的特点,针对数学知识体系中逻辑层次比较强的知识点,应该积极地抓住机会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复习的效率[2]。

2.优化教学流程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不可控性,故此,整个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很大。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点时,对于学习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讲解一遍内容后就能理解知识点并且绘制出思维导图,而对于学习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可能教师强调了无数遍,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还是一知半解,更不要说对思维导图的绘制。故此,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给出总体的复习思路,对于具体的细节应该给学生留出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经验进行补充,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设计出符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思维导图。在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评价中,教师应该采取发展性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注重内部评价,基于学生自己的发展状况作为参考依据,保持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扩大思维导图的运用范围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时代下,数学教学必须转换思路,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在数学的复习过程中可以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在数学的预习和错题集的纠正中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在数学學科中的应用,强化了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作用,也使知识体系更加完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让思维导图真正发挥它的效用。

4.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学习的过程中,基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把教学过程的决定权紧紧攥在自己的手中,教师的初衷是好的,他们希望学生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师设置的教学流程学习,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错,故此,很多教师不愿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例如,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设计,针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予以纠正,这样可以使学生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防止学生产生依赖心理[3]。

5.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现代化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如果教师没有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观念,很容易被时代发展的潮流落下。例如,对于多媒体软件的应用或者现在我们提到的思维导图的实际绘制,如果教师不进行一番学习和实践,一定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故此,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我国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被运用到初中数学的学科教学活动中,一定会促进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但是它的运用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现在的教学条件,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抓住这次机遇。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让学生的知识掌握更牢固,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而有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伟.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7):98-99.

[2]路美淑.思维导图引导下的“问题导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1(16):21-22.

[3]罗庆望.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1(4):46-47.

(作者单位:临淄区雪宫中学,山东 淄博 255400)

猜你喜欢

应用分析思维导图初中数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