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五有四化”理念的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2021-08-17余海珍刘利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教学

余海珍 刘利丹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适应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其主张将“情”“境”贯穿于整个课堂,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在学生情感熏陶、素养培育方面的不足。而“五有四化”教学理念与该主张是相契合的,两者均以情境的创设作为改善地理教学效果的起点。文章结合“五有四化”理念,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以湘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一节为例,探讨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策略。

[关键词]“五有四化”;情境教学;初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9-0077-04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出发,删除或调整了部分过难、过繁的课程内容,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等基本理念[1]。这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广大地理教师改变落后的教学理念、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情境教学法因其具有趣化课堂氛围、强化知识技能、活化地理思维、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效益[2],且符合地理学科特点而得到广泛的认同和运用,但因教师对课标理解不透彻、对学情分析不足或情境创设素材“匮乏”等原因,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运用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创新性。由刘玉岳先生提出的“五有四化”理念[3]所体现的情境化、生活化、问题化的教学主张与情境教学所倡导的教学中要注重情境的创设,注重情境的生动性、体验性、实效性这一点相契合。本文结合“五有四化”理念,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导向,以创设生动活泼、“寓教于境”的地理课堂为目标,以湘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一节为例,探讨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策略。

一、“五有四化”理念下的情境教学实施建议

1.依据实际学情,创设真实生动、直观形象的地理情境,使教学有趣

从教育心理学上讲,个体的发展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征,教师只有清楚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心理、思维、认知、身体等方面的特征,才能使得情境的创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抽象逻辑思维有待发展,且此阶段的学生专注于一事物的时间较短,思绪容易受外在事物的影响,但对色彩鲜明、轮廓突出的地理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专注力。基于此,地理教师可以选用景观图片、直观模拟教具,采用角色扮演、双方拉锯辩论等形式来创设教学情境。但在确保地理情境直观生动的同时,更要保证创设情境所选取的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服务,避免喧宾夺主、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2.发掘身边资源,创设走进社会、体验生活的地理情境,使教学有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基本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体验,确保地理课程的生活性、实用性,使学生形成“时时感地理”“处处藏地理”“事事皆地理”的地理学习意识,领会地理学科的实用性:生活处处皆地理,社会事事用地理。因此,地理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挖掘和开发隐藏在身边的教学资源并将其作为创设情境的有效资源,如身边事迹、典章故事、影视作品、新闻热点等都可以成为情境创设的素材。

3.巧妙质疑设问,创设问题探究的地理情境,使教学有理

“五有四化”教学理念强调地理问题的创设和问题的探究性,鼓励教师利用真实情境或事件,开发鲜活的案例进行教学[3]。只有问题而没有情境的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很快会被一个个连环问题所“击退”,学习的热情大大消减。只有情境而没有问题的教学,是“外强中干”的,徒有其表,不直击教学内容的核心,课堂是有趣了,而学生的认知、素养却难以提升。唯有“问题+情境”的模式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探究的状态。教师应基于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情境中探究问题,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发现中分析、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落实素养,達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4.指向核心素养,创设渗透地理思想、体现育人价值的情境,使教学有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培育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4],这也是初中阶段地理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为使初中学生在上高中后能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课程任务,使其不出现认知、技能和素养方面的“断层”,教师在情境创设中渗透初、高中普遍适用的地理思想和观点尤为重要,如在情境教学中要渗透“人地协调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空间观点、因地制宜观点”[5]等,而这些观点既是地理课程育人价值的综合体现,又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所着重强调的。

5.关注学生发展,创设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地理情境,使教学有效

学生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基于此,情境的创设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不仅是情境的参与者,也可以是情境的创设者、改造者。教师要将探究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其在认知、实践、思维上获得“解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不再是频频点头、被动接受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乐于探究、善于思考、主动生成知识的“创造者”。

二、“五有四化”理念下的情境教学案例

下面以湘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一节为例,探讨基于“五有四化”理念的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创设旅行社要招募少年旅游咨询官这一情境,在情境中代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1.中国地形类型;2.各地形类型的特征;3.地形对游客安全出行、经济发展等人类活动的影响;4.人类活动对地形的影响。将地理思想(空间观点、人地协调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等)有效渗透到情境教学中,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具体的教学设计详见表1。

三、总结

情境教学法是诸多一线地理教师经过教学实践验证过的有利于提高课堂质量、培育学生素养、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情操的教学方法,但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讲究科学的教学策略。上述结合“五有四化”理念所提的情境教学实施建议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教师应充分融合上述建议进行实践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情境真实性、提高学生参与性、保证情境实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李品仪. 初中地理情境教学中主题情境的构建与效益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0):38-40.

[3]  刘玉岳,刘昌荣.学科核心素养指向的“五有四化”主题式探究教学实践与研究[J].地理教学,2019(8):13-1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  史前进,魏智勇.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建议[J].地理教学,2013(3):4-7.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情境教学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