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角度、多层次强化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衔接

2021-08-17赵雨舒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过渡现代文阅读衔接

赵雨舒

[摘   要]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师还是初中语文教师,都有责任帮助学生搭建一座衔接中小学现代文阅读的桥梁,以使学生提升现代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过渡;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9-0009-02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些小学毕业生含着对语文的热爱来到初中进行学习,却因为教师的过渡工作没有做好,产生了学习语文、做好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是难事的心理。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衔接,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

一、强化中小学现代文阅读的人文性衔接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语文教材每一单元的主题都体现出一定的人文性。纵观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各单元的主题,其逻辑性和连贯性特征并不明显。如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的主题分别是“热爱自然”“感受亲情”;而六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的主题分别是“科学精神”“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这些具有人文性的内容,给教师落实中小学现代文阅读的衔接造成了不少困难。

如果深入地去思考,虽然主题的编排没有什么逻辑性,但是教师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教师要做的就是依据教材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尽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了解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对学生提出的各方面要求。例如,朱自清的《春》所抒发的对春的喜爱之情,细腻且饱满。作者表达了对春的盼望之情和春天到来时的喜悦之情,还表达了对在春天里辛勤劳动的人们的赞美等,这些情感与小学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的细腻程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比较不同学段的教材中的现代文所展现的人文性,从而做好必要的衔接工作。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把体悟人文性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为初中的教学做好重要铺垫。

二、强化中小学现代文阅读的工具性衔接

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

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无论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还是“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现代文阅读,第三学段要求“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第四学段则要求“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通过比较,发现后一学段在前一学段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领悟内涵”“获得启示”“表达体验”“品味语言”等要求,而这些要求都指向语文素养的培养。由此可见,教师要做好中小学现代文阅读的衔接,以更好地引导学生“领悟内涵”“获得启示”“表达体验”“品味语言”,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开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赏析。《春》这篇课文中的“思考探究”部分的第三、四两题就是语言赏析题,第三题要求赏析比喻句,第四题要求赏析关键语句的表达效果。因此,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进行一些简单的语言赏析教学。另外,在进行语言赏析教学的时候,所用的方法和所提出的要求要尽量与初中阶段保持一致。初中阶段赏析语言的方法:步骤一,准确指出运用的手法或有表现力的字詞;步骤二,指出这种手法在文章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为什么如此判断);步骤三,指出运用该手法或该字词的好处(如何有效地表情达意,注意紧扣中心)。学生赏析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经过规范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才能够有效提高欣赏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另外,与“领悟内涵”“获得启示”“表达体验”等相关的方式方法都需要进行必要的衔接。教师只有“授之以渔”,加强训练,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

三、强化中小学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的衔接

有的学生在进行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语文考试时会略有些不知所措,因为其中的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都是他们没有学习过的内容。小学语文考查内容与初中语文考查内容的不相衔接,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初中阶段语文现代文阅读所考查的内容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考查的课内内容不多,甚至不考,考的是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课外内容。例如,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与评价·语文》中的《期中综合检测》选择了论述“数字化阅读”的非连续性文本和赵丽宏的《麻雀》作为考查内容,此书中的《期末综合检测》选择了说明文《走,到月球上种土豆去》和季羡林的《一条老狗》作为考查内容。通过研究发现,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重在考查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以及理解经典作品的能力。

这样看来,小学高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的选择,便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应尽量选择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近,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文章作为考查的内容。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尽量选择经典作家的文章,以拉近学生与经典作家、名篇名章的距离。

四、强化中小学现代文阅读考查形式的衔接

小学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形式比较单一,就“解释词语”“概括内容”“辨认表现手法”“理解句意”等;初中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形式就丰富多了,除了常规的“概括内容”外,还出现了“语言赏析”“语段作用探究”“各角度的比较”等。

第四学段的语文现代文阅读在考查形式和考查难度上与第三学段略有差异。如何做好中小学现代文阅读考查形式的衔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语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初一阶段的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否把难度降低一些?小学高年级的教师能否引进一些初中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形式来指导平时的教育教学?这些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

语文教师虽然不能使小学和初中现代文阅读水乳交融,但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尽量做好它们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为学生搭建一座联系之桥。

(责任编辑    王嵩嵩)

猜你喜欢

过渡现代文阅读衔接
谈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解答策略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过渡与衔接的思考
灰空间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谈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
开启初中现代文阅读之门的三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