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国家记忆》的历史细节探寻历史高考备考策略

2021-08-17尤力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备考策略

尤力

[摘   要]国史节目《国家记忆》以“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记”为宗旨,展现了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重大决策背后的历史细节。这部纪录片是我们触摸历史温度的重要载体。文章以《国家记忆》中的部分内容为依托,探究历史高考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

[关键词]《国家记忆》;历史细节;历史高考;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9-0075-02

自2016年10月3日起,《国家记忆》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国家记忆》实现了历史事件的主题化、系列化,通过大历史、小细节探寻历史内幕,追寻历史真相。历史高考要体现“一体四层四翼”,而“四层”中的“核心价值”要求学生加强历史知识积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核心价值”的要求与《国家记忆》所彰显的家国情怀、中国精神等不谋而合。历史教师应重视《国家记忆》中的教学资源,因为其中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有可能成为高考的命题材料。

一、从《国家记忆·蛇口见证》(下面简称《蛇口见证》)视频中挖掘中国的改革破局与历史教学内容的关联

(一)《蛇口见证》中对历史细节的描述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9年,深圳蛇口轰然响起填海建港的开山炮,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外向型工业园区——招商蛇口工业园区(今招商蛇口)。自此蛇口以“改为天下先”的勇气,成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先行者,见证了百年招商局与祖国改革开放同行的40年时光。”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蛇口见证》所反映的史学热点: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的深化,“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这些史实的陈述恰好反映高考的命题趋向。回归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我们可以总结出该课的高考要求为: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改革开放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简述國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和发展历程。

通过观看视频,我们很直观地发现《蛇口见证》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中经济特区的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经济特区中的深圳发展外向型经济”等高考考点有关。这充分地体现出高考命题的趋势“创设新情境,设置新问题”,也体现了“走出教材又植根于教材内容”的命题要求。

(二)《蛇口见证》与高考命题紧扣时代脉搏的要求相切合

该纪录片不仅讲述了蛇口的故事,更是通过招商局的故事,体现了招商局作为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的代表,在抵抗外来经济侵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招商局在历史的抉择中选择了共产党,彰显了其在重大历史抉择时期的定力和信念。招商蛇口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百废待兴,走向全面发展的历史。作为改革的先行者,招商蛇口善于突破旧观念的束缚,善于探寻企业运营的新模式,在经济革新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成功经验,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同时,招商蛇口也面临着诸多的转型问题,这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有效破解瓶颈,攻克改革难题成为招商蛇口深化改革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蛇口抓住改革创新的历史机遇,积极投入自由贸易区建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多次成功复制过“招商蛇口”4.0模式。由此可见,招商蛇口的成功探索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时代命题密切相关。这与高考关注现实问题、紧扣时代脉搏、拓展世界视野等要求是相切合的。

巧合的是,2020年江苏省历史高考第22题就以招商蛇口为材料,从新视角对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考查。

二、从2020年江苏省历史高考第22题分析《蛇口见证》与高考要求的高度切合

为了更直观充分地体现《蛇口见证》与高考要求的切合度,现展示2020年江苏省历史高考第22题(部分):

新中国建立后在受封锁的情况下仍进行了一些对外开放的尝试,至70年代末,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1979年7月,宝安(深圳)开始建设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蛇口当时是一个落后的渔村,没有现代通讯设施,需要建造微波通讯站,可是微波通讯站的建设却遭到诸多阻拦。中央领导得知后就此指示邮电部特事特办,给蛇口安装进口的专用交换机,电话可直拨香港。次年,有个港商想在蛇口投资建购物中心。然而外汇商店历来由国家经营,对这种无章可循的事,谁也不敢批准。在蛇口工业区负责人袁庚的反映下,中央又一次帮蛇口解困,专门发文给广东经济特区委员会,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1982年6月购物中心开业,很快这家店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2)据材料二指出蛇口工业区建设初期遇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问题得到解决的主要原因,并简析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意义。(9分)

此题的材料可以说是对《蛇口见证》的高度概括,“蛇口的起步”“蛇口工业区的建立”“蛇口的外向型经济”“港商投资与政府转型”与“蛇口的破局”在视频中都有所体现。而且蛇口工业区建设初期遇到的问题,如修建通讯站遇到困难、港商投资购物中心受阻、对外开放无先例可循等都在视频中有介绍。要回答“问题得到解决的主要原因”,则要求学生回归教材,找到相应的历史依据。而招商蛇口今日的成就恰好是改革开放意义的最好说明。该高考题提醒我们在高考复习备考中要充分关注《国家记忆》这一重要的史学资源。

三、我们能从《国家记忆》中获得的历史高考备考的资源及启示

(一)将《国家记忆》中的视频分类整理,并剪辑形成专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利用《国家记忆》中的《新中国1949》《1954日内瓦风云》《1955万隆风云》《1971重返联合国》《中美1972》等系列中的视频片段向学生讲述历史重大事件,对于学生构建时空观念、树立唯物史观有巨大的帮助。《国家记忆》注重历史细节的描述和历史真相的还原。《国家记忆》采用了文字、数字影像、出土文物、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回忆录等多种类型史料,深入挖掘尘封的历史故事,尝试从多角度、多立场进行历史解释和对历史进行客观评价。可以说,对《国家记忆》进行深入挖掘可以丰富历史教学资源,通过了解其中的前沿观点,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应对高考的能力。

(二)《国家记忆》所体现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016—2020年《国家记忆》的节目内容主要包括:中华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中浴血奋战,不同时期伟大的中国科学家、时代精英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其中,《战“疫”》系列、《大国仪仗》系列、《 一九五八炮击金门》 系列等都凸显出中国在重大时代变革当中的理论自信和大国担当。《敦煌守护人常书鸿》系列、《海昏侯墓考古之谜》系列注重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可借此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按照时空观念、“四个自信”对《国家記忆》进行剪辑,将其中新的史学观点作为历史教学的有效补充,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加深学生对历史细节的认识。

《国家记忆》的制片人贺亚莉说,希望通过《国家记忆》引领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展现家国情怀、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凝心聚力。

那些精彩的历史瞬间和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能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记忆》这个资源宝库,从中找寻有利于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素材,并将其与高考命题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提升应考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徐笑梅.大历史背后的小细节:评国史节目《国家记忆》[J]. 电视研究,2018(3):50-51

[2]  杨余.《国家记忆》 做新时代的记录者,让国史“佐餐”变“正餐”[J].中国广播影视,2018(24):98-99.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

备考策略
从高考试题看化学反应原理
注重语篇建体系,加强理解提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新课标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之我见
在体系中把握细节
高考模式下化学备考策略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如何备战高考物理的几点思考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与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