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高中政治社会实践活动探究

2021-08-17陈妍秋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陈妍秋

[摘   要]让学生在高中政治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和解决问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活动设计的依据,以时政热点为活动设计的素材,以自主能动为活动设计的原则,搞好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指导学生确定活动的意义与方式,分析活动的背景与环境,书写活动的成果与结论。把政治理论知识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社会实践活动;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9-0042-02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降低理论的抽象性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核心素养”一词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并且成为教学设计的标杆与方向。高中政治课程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与生活四个模块,基本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不少知识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教师可以抓住高中政治课的这一特点,用核心素养来引领高中政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高中政治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

1.以教材内容为活动设计的依据

教材是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社会实践活动也不例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必修2政治生活为例,这一模块讲的是我国的政治制度,其中讲到了公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以及人民代表大会等知识。虽然学生目前还不具备合直接参与政治生活的资格和能力,但是教师可以采用“间接”参与的方式。譬如,随着网络直播、5G技术等的兴起,部分人大代表会在参会过程中的某个时间点开展线上沟通。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通过远程联网、在线“观会”、与参会代表线上对话等方式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这样的活动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又充分结合了当下社会环境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社会时代性。

2.以时政热点为活动设计的素材

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立足于实践、聚焦于实践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可以选用时政热点来作为活动素材。以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为例,这节课介绍了多种消费方式以及各种消费心理。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后疫情时代”,为了提振经济、鼓励消费,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各种支持措施,包括向居民发放消费券等。教师可以“消费券的刺激影响力”来作为该节课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分析消费券的类型、使用方式、覆盖范围、投放区域等来分析行政干预在消费中的影响力以及消费券在消费中的影响力。这种聚焦于社会热点的实践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又可以让理论知识“更接地气”。

3.以自主能动为活动设计的原则

在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以自主能动为活动设计的原则,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作为活动的设计者和把关者,可以为活动选定一个方向、一个主题,然后将自主权更多地交还给学生。譬如上面所举的消费券的例子,不论是对消费券的分类及意义的研究,还是到线下实体店去走访、分发调查问卷、搜集数据等,都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种聚焦于学生自主能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释放自己的潜力,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二、高中政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

1.活动意义与方式的确定

教师要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有意义,能够起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首先要确定活动的意义和方式。以必修3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为例,这节课介绍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种类多、覆盖范围广,教师可以选定一个具体的领域,譬如“汉服热”来开展实践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汉服在融入了现代服饰的元素后被年轻人穿着走上了街头,网络上有关汉服的妆容、首饰搭配等的讨论也非常的火热。教师可以围绕这些情况设计一个以“以汉服为例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该活动中,要求学生用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来分析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分析传统文化复兴背后的深层原因。清晰明确的活动意义和方式能够保证学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不偏离正轨。

2.活动背景与环境的分析

以上面“以汉服为例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例,该活动可以采用市场调研的方式,立足于学校所在的城市或者地区,查找销售汉服的商家,然后对购买汉服的消费者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其购买的动机、购买的产品、购买产品的单价、购买后是自用还是送人等等。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需要灵活地运用教材中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以科学精神为导向。

3.活动成果与结论的书写

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书写活动的成果和结论,比如写成一份调研报告、一篇主题论文等。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突出理论知识,譬如涉及教材中的哪一个知识点,这是贯穿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线索。其二,突出将理论知识迁移到实践的过程,这是学生一步步运用知识的表现。其三,突出过程中的思考,这体现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也体现了学生思维品质中的理性之光,即能够以科学为武器来分析、解决生活问题。

三、高中政治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

1.以核心素养为评价指标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渗透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譬如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运用的方式、分析的内容、得出的结论等是否具有科学精神。譬如,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有没有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是否具有公共参与意识。譬如,在思考、分析、解决问題时,是否能始终以法律为根本,是否具有法治意识。譬如,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没有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准则,是否具有政治认同等。以核心素养为评价指标才能真正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关注各种评价元素的比重

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活动,灵活性、可设计性强,因此,在评价时,教师需要关注各种评价元素的比重。譬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具有胆量和勇气,能否在与他人沟通时落落大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具有积极性,能否主动地发表意见,承担起自己的学习任务;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自律能力去约束自己、提醒自己、鞭策自己;学生能否在一次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好……教师在评价时要合理地分配好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比重,平衡好各个评价元素的权重,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以起到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的作用。

3.关注评价之后的内省和复盘

评价作为教学的末端环节,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还应关注学生评价之后的内省和复盘。具体来讲,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表现不好的地方,从而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有意识地去改进。其次要肯定学生的突出表现,引导学生在后续活动中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予以放大。再次,要启发学生思考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否还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譬如在搜集数据时,是否做到了线下采集与线上采集相结合;在选定研究对象时,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是否都兼顾了;在书写报告时,是否灵活运用了文字、表格、图像、视频等载体来提高报告的可阅读性甚至是可观赏性……通过一次次的复盘,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四、结语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思想政治课进入学科核心素养时代。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和吸收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政治核心素养为引领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开展、评价这三个环节着手,以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并在知识的指导下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许爱日.高中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9(31):51-53.

[2]  田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責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活动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将社会实践活动融于主题班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