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写作更深处漫溯

2021-08-17胡宇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策略语文

胡宇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丰富积累,让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愿说;指导方法,让学生有话会说。教师要引导学生日积月累、有效挖掘、合理拓展、适时练笔,以形成作文能力,进而在作文之路上越走越远。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9-0018-02

曹文轩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大任务是什么?是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张志公先生有这样的见解:“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

有效开展作文教学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写作来源于生活与实践。笔者主要论述了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有话可说——作文素材的积累

“没东西可写,无话可说”是造成学生写作难的重要原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让学生去关注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成了教师关注的重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主题便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强调学生要关注火热的生活,热爱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1.关注日常生活

(1)身边的一花一树一人一物

笔者会引导学生留意自己遇到的一花一树一人一物,以捕捉写作素材。学生可将平常日子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写进日记,以感悟生活,积累素材。如学校水管旁的小树苗使自己开始思考生命的倔强;因为见证了蔓延在学校一面墙上的爬山虎由盛到枯的生命历程,所以对时光、对生命有了自己的感悟……

(2)学校丰富的活动

学生通过参与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可以获得丰富的体验,若能将这些经历体验记录并写进文章,便能使文章鲜活有趣。

2.关注经典影视节目

笔者会引导学生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要求学生积累并背诵电视节目里的精彩开场白、精彩点评句等,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及写作素材。

3.阅读经典作品

除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要求阅读的作品以外,笔者还会给学生推荐其他经典的作品。例如,给七年级的学生推荐丁立梅的散文集,如《低到尘埃的美好》《遇见》等,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批注并每天背诵一到两句自己喜欢的语句,以进行语言素材积累。在笔者的引导下,有些学生慢慢地能够在写作中巧妙地引用他们所积累的语句。如一学生在写作以《校园秋韵》为题目的作文时,受丁立梅散文作品《小欢喜》的启发,拟定了一副标题“致生活中的小欢喜”。

这篇作文的开头引用了丁立梅《小欢喜》中的句子:

“曾经,我想过一个问题:这凡尘到底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原来,都是这些小欢喜啊。它们在我的生命里,唱着歌,跳着舞。活着,也就成了一件特别让人不舍的事情。”

作文结尾这样写道:

“太阳很好地照着,我在走。相逢一棵树,相遇一朵花,微笑,心底便萌生了浅浅的欢喜。这样凡尘的幸福,不遥远。”

在经典作品的浸润下,学生的语言表达日渐流畅,写作水平逐步提升。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资源的有效挖掘、合理开发,学生便能向写作更深处漫溯。

二、有话愿说——作文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笔者采用了以下方式:

1.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

面对学生的作文,笔者一般会做以下评价:“生活绝不会辜负如此努力的你”;“认真写作的你最帅”(针对平时作文不认真写,某次认真写了一回的学生);“读书的女子最美”;“这就是你的创作風格,希望你能继续这样静静地写作”……教师真诚积极的评价,定能温暖学生的心。

笔者还会在讲评作文时给优秀的作文评奖,如“最佳描写奖、最具诗意奖、最有情味奖、最有创意奖”等,并分别点出这些作文的最大看点。在初三阶段时间相对较紧的情况下,偶尔采取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可使学生获得写作的动力。

2.开展班级原创美句分享活动

笔者会归纳整理学生作文里出现的最美描写句、最佳哲理句等,并让学生在语文课上齐读。这样写作内容被选中的学生便能获得成就感,写作内容未被选中的学生会为了被选中而不断努力。

3.制作作文集锦

笔者会以小组为单位,将各成员的作文有效整理,配上彩色插图并装订成册,再为册子设计封面并取上一个好听的名字。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保护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有话会说——作文方法的引导之仿写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巧用课文,让仿写贯穿始终。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自读课文,笔者让学生跟着此文学写心理。具体设计如下:(1)勾画文中能表现“我”的心理的句子。(2)分析文章是如何表现“我”的心理的。

有学生画出了文中直接描写“我”的心理的内容,如“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有学生认为,文章通过描写“我”的动作表现“我”的心理,如“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近里面,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文章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我”的心理,如“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

学生在此认知基础上写作小片段。一学生这样写军训:

“腿脚酸软无力,喉咙也干得厉害,脸上已有豆大的汗珠,糟了,汗水流到睫毛上了,这感觉真不舒服,真想用手去揩啊,可这是站军姿呀,不能动。我的心绪像一团乱麻。我努力转移注意力,明明这时可以想的事很多,但脑子却像一团糨糊,怎么也转不动了。于是我只能一直盯着教官,一直盯着,一直盯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但我嫌它走得太慢太慢。”

除此之外,这篇课文中还可提炼出很多的仿写点,如结尾的画龙点睛、伏笔的运用等。余映潮老师在《谈作文指导教学资源的提炼》中提出:“提炼作文教学指导的资源,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微型专项研究的角度去进行观察、搜集、整合、命名。这种微型专项的研究,视点小、角度细、开掘深,进行得越精致越好,越有指导性越好。”“仿”是基础,“仿”是手段,当“仿”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死板”的“仿”,终会变为鲜活的“创”,学生定会丢掉拐杖,冲出藩篱,在写作的道路上健步如飞。

作文教学不光要注重技能的传授,还要注重有效的启发。作文教学必须要唤醒学生的经验,唤醒学生的情感,致力于让学生爱上写作,爱上火热的生活。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策略语文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Passage Four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