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推拿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药源性便秘的影响

2021-08-11陈斯琴王彩琴陈硕勋何燕飞何佳丽廖艳馨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药源性鸣音精神病

陈斯琴,王彩琴,陈硕勋,何燕飞,何佳丽,廖艳馨

(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科,广东肇庆 526060)

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 如氯丙嗪、奋乃静、氯氮平等,会影响其肠道神经调节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异常,肠内容物无法前进,进而并发药源性便秘。 针对药源性便秘,临床主要应用缓泻药物及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等方式进行治疗。 但由于精神病患者依从性较差,存在漏服、错服药物等现象,且长期服用泻药不仅会产生耐药性,还会出现泻药性便秘和结肠黑变病等并发症[1]。 因此,找寻一种安全、有效的药源性便秘治疗方案对精神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穴位推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特定的手法作用于穴位和疾病相关部位,起到疏通经脉、扶正祛邪、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 既往临床研究显示[2],穴位推拿在便秘治疗中也具有显著的疗效。 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11 月我院心身科收治200 例住院精神病药源性便秘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讨穴位推拿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心身科收治的200 例住院精神病药源性便秘患者纳入研究。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精神病相关诊断标准[3];②近期粪便常规和隐血试验无异常;③无腹部手术史。(2)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功能障碍;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④合并不明原因腹痛;⑤中途退出研究;⑥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中男 52 例,女 48 例;年龄 32~63 岁,平均年龄(49.56±4.47)岁。 试验组中男 50 例,女 50 例;年龄 31~65 岁,平均年龄(50.37±4.5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临床常规治疗。 给予患者番泻叶颗粒(江苏艾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10006,规格:10 g/袋)口服治疗,10 g/次,2 次/d;20 mL 开塞露(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815,规格:10 mL/支) 塞肛治疗。同时指导患者饮食需营养均衡、定时定量规律进食, 避免多食硬性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粽子、饺子、肉类等,避免暴饮暴食。 组织患者进行慢跑、打太极、做操等活动。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穴位推拿治疗。嘱患者平卧于病床上,取天枢穴为主穴,足三里穴、大肠穴、胃俞穴、关元穴、中脘穴为配穴,常规消毒后应用点穴棒轻揉按压天枢穴,左右旋转40 次,然后按压配穴,并以掌摩法对腹部顺时针按摩,20 min/次,1 次/d。 教会患者及家属腹部按摩,嘱患者晨起、中午、晚上睡觉前按摩5~10 min。 穴位推拿治疗期间,需告知患者提前排空膀胱,避免在餐后立即进行推拿按摩,穴位推拿力度以患者感受到酸、胀为宜,若有任何不适则需立即停止。

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以伴随症状消失、大便性状正常、排便通畅且每2 d 可进行≥1 次的排便为治愈; 以伴随症状改善、大便性状转润、排便欠畅但每2 d 可进行1 次排便为显效;以伴随症状有所缓解、大便性状先干后软、排便欠畅且每3 d 可进行1 次排便为有效;以伴随症状无改变、大便性状干硬、排便不畅且大于3 d 才可进行 1 次排便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不良事件发生率: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3)便秘情况:记录患者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及排便费力程度。采用排便费力—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排便费力程度,10分为排便时极度费力或失败,0 分为排便感觉正常。

(4)肠道状态:分别于治疗后 1、3、7 d,将听诊器放在患者右下腹进行听诊,记录患者3 min 内肠鸣音次数,测量2 次取每分钟平均值。

(5)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评估,包括生理、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4 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25 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如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用[n(%)]表示,计量资料如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等,用()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较对照组的85.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6.00%较对照组的17.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便秘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便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便秘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排便费力—线性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便秘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便秘情况比较()

组别试验组(n=100)对照组(n=100)t 值P 值排便间隔时间(d)治疗前 治疗后排便时间(min)治疗前 治疗后3.34±1.17 3.35±1.19 0.599 0.952 2.41±0.73 2.97±0.78 5.241 0.000 26.42±3.61 26.47±3.66 0.097 0.922 17.25±1.89 22.54±2.66 16.212 0.000排便费力—线性VAS(分)治疗前 治疗后7.23±1.46 7.20±1.48 0.098 0.921 2.83±0.40 4.17±0.82 14.687 0.000

2.4 两组患者肠鸣音次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肠鸣音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3、7 d,两组的肠鸣音次数均多于治疗前, 且试验组肠鸣音次数均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肠鸣音次数比较[(),次/min]

表4 两组患者肠鸣音次数比较[(),次/min]

组别 治疗前 治疗 1 d 后试验组(n=100)对照组(n=100)t 值P 值2.04±0.83 2.16±0.81 1.034 0.302 2.82±1.06 2.25±0.99 3.929 0.000治疗3 d 后 治疗7 d 后3.06±1.21 2.57±1.10 2.996 0.003 3.97±1.26 3.01±1.12 5.694 0.000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GQOL-74 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5。

表5 两组患者GQOL-74 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患者GQOL-74 评分比较[(),分]

组别 生理功能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试验组(n=100)对照组(n=100)t 值P 值18.05±1.05 16.62±1.26 8.718 0.000 18.98±1.22 16.86±1.54 10.790 0.000 18.85±1.07 16.06±1.43 15.621 0.000 18.01±1.13 15.85±1.18 13.221 0.000

3 讨 论

药源性便秘常为服用某些药物后引起的便秘,便秘发生后会导致人体内毒素无法正常排出,一些有害物质会通过肠壁被人体吸收,流向各个器官,降低器官的生理功能[5-6]。 同时便秘导致肠道空间变小,用力排便时过度挤压肠道,造成肛门管受损,极易出现痔疮或者肛裂等症状。粪便在肠道堆积会导致肠道炎症的发生, 且随着时间积累易出现一些肠道肿瘤病变,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7-8]。 药源性便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换用或者停用引起便秘的药物,解除原发因素,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能够缓解便秘的药物进行治疗[9]。通常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药源性便秘症状就会消失, 也不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精神抑制药物导致药源性便秘的概率较高,且精神病患者需进行长期治疗,这又增加了药源性便秘的发生率[10]。 在对精神病患者的药源性便秘治疗时,患者常会出现漏服、错服、拒服药物的现象,而且由于便秘造成不良反应也会导致患者情绪状态不稳定,进而加重患者精神疾病症状,不利于其预后质量的改善与提升[11-12]。 故需探寻有效且安全的方法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药源性便秘。

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与治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经验,且疗效显著。 中医对“便秘”早有认识,其症候表现为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排出艰难,便而不畅等,并认为其病机主要是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引起肠道传导失司所致,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犯胃、禀赋不足等有关[13-14]。其中情志因素占主导地位,因情志与五脏对应,情志过激可造成心、肝气机逆乱,影响脏腑功能[15]。 情志过怒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腑气不通,糟粕内停,发为气秘。精神病患者多存在情志过激与过怒现象,也会增加便秘的发生,并且在便秘后因腹胀、腹痛等不适感,还会导致患者拒绝运动及饮食,进而加重负面情绪,导致症状加重[16]。 中医在治疗“便秘”中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其一为中医治疗讲究中病即止,药物损害较小,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及耐药性,其二为中医治疗药源性便秘的方法多样,治疗不局限在中药上,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按摩、热敷等方式进行治疗[17-18]。通过中医辨证施治以扶正祛邪,固护人体正气、调动机体正常的排便机制从而缓解药源性便秘的症状。穴位推拿是现阶段临床治疗便秘常用手段之一,其以中医学为基础,以脏腑经络为理论指导, 通过对身体穴位及经络的推拿按揉梳理气机、调畅气血,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亦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9]。 将其应用到精神病患者的药源性便秘治疗中,通过合理选穴及按、揉、推、拿的方式,刺激穴位及经络循行,促进胃肠道蠕动,排出食物残渣及代谢废物,以缓解排便困难、便而不畅等症状[20-21]。

本次研究将穴位推拿应用到药源性便秘的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并与常规治疗下的对照组进行治疗效果对比,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 85.00%; 试验组治疗后 1、3、7 d 的肠鸣音次数分别为(2.82±1.06)次/min、(3.06±1.21)次/min、(3.97±1.26)次/min 均多于对照组的(2.25±0.99)次/min、(2.57±1.10)次/min、(3.01±1.12)次/min。 结果表示穴位推拿在住院精神病患者药源性便秘中的效果显著。试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0%, 低于对照组的17.00%, 排便间隔时间 (2.41±0.73)d、 排便时间(17.25±1.89)min 均 短 于 对 照 组 的 (2.97±0.78)d、(22.54±2.66)min,排便费力—线性 VAS 评分(2.83±0.40)分低于对照组的(4.17±0.82)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这表明穴位推拿不仅可以快速缓解便秘症状,恢复患者肠道功能,还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穴位推拿治疗住院精神病患者药源性便秘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其便秘症状,提高排便顺畅度,同时亦可降低治疗期间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停药后复发率,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药源性鸣音精神病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都有精神病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1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