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情境育“家国情怀”
2021-08-10还仁中
还仁中
家国情怀,作为教育的人文价值追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家国情怀的内化,离不开学科知识作为依托。但是,“知识和认知学习,如果不伴随积极的情感活动,它对人的生命价值、对社会的功效都是不能实现的”[2]。这就需要教师在知识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成,在情感体验中导向正确的价值追求。而情感的生成,需要基于一定的情境。历史学科的情感生成,同样离不开历史情境。创设独特的历史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生成,在悄无声息中实现家国情怀的内化,形成深沉的心灵底色。
一、借助大历史情境,增强历史认同感
“大历史观是一种历史方法论,其要义是把历史事件放到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段中来认识,从大的视角来把握,以探究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把握其历史地位和意义,进而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3]运用大历史观创设历史情境,能够让学生跳出狭隘的思维空间,感受历史事件的庞大气场,对学生心理构成强烈的震撼冲击,在豁然开朗的情感体验中达成对历史事件意义的深刻认识。
借助大历史情境,能够化解学生对部分历史结论的认知死结,在情感体验中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对部分历史事件的表述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目,在意义方面增补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众所周知,当时参加中共一大的国内代表只有13位,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年龄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中共一大的召开也没有得到当时的报刊宣传报道。那么如何合理解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呢,这就关系到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在教学中如果照本宣科,往往容易让学生形成认知死结,不能使学生从内心真正信服,难以真正实现家国情怀的内化。如果巧妙借助大历史情境,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通过史料逐条呈现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党员数量的变化(材料如下),让学生的心灵在数字的跳动中得到震撼,从今天9000多万党员再回望中共一大的50多名党员,体会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艰辛与不易,再结合问题设计,使学生回答大历史情境中的中国共产党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学生从情感深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家国情怀的内化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材料:1921年,中共一大,出席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平均年龄28岁,最小的刘仁静19岁)
1922年,中共二大,出席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1923年,中共三大,出席40人左右,代表全国420名党员
1925年,中共四大,出席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
1927年,中共五大,出席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
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代表547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
1956年,中共八大,正式代表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
……
2017年,中共十九大,出席代表2280人,代表全国8900多万名党员
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4万。
——数据来源:李颖《党代会历史细节:从一大到十八大》和中共中央组织部网站
对于一些在历史上微小普通但日后有着非凡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运用大历史观创设大历史情境进行课堂教学,还需要注意呈现历史细节,通过细节让抽象的情感更有直观的依托。如在教学环节中呈现“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28岁,年龄最小的代表刘仁静只有19岁”,寥寥数语,胜却无数言语,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已然渗透其中。
历史细节能够直观显示历史事件发生之初的微小普通,配合后续的历史影响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认知冲突中彰显歷史事件的宏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非同寻常的内心震撼,在情感的高度升华中内化历史认同感。
二、嵌入乡土情境,凝聚历史归属感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家身边的历史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场景,具有浓浓的亲切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进而获得心理上的认同。历史教学中适度嵌入乡土史内容,能够迅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又能从心理上凝聚历史归属感。
乡土史内容具有地域性特征,难以完全一一对应教材知识体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片断嵌入式教学,与教材内容相辅相成,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在《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的教学中嵌入地方史内容,呈现一粒碳化稻谷图片,设问“一小块黑色的颗粒物,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引出“苏州草鞋山遗址出土的约六千年前的一粒碳化稻谷”,进而由苏州草鞋山遗址引出中国一万多个新石器文化遗存,以“一粒稻谷的前世今生”贯穿整节课来阐释“发达的古代农业”。在结语部分回归当今现实中苏州草鞋山遗址附近阳澄湖边农田的“一粒稻谷”,展望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前景。这样的场景嵌入,由地方史导入新授,把学生的好奇心代入历史,让学生在古代农业史中畅游,最后再把学生的情感拉回现实,配合图片,感悟现代化农业对古代农业的传承与创新。在此过程中,借助苏州地方史情境,让学生在“一粒稻谷”的时空变换中亲近历史,联想到本地先民们曾在此耕种的场景,唤起了学生对中华农业文明的自豪感,凝聚了学生的历史归属感。
三、借助心理情境,激发历史责任感
历史教学中关注人物的心理活动,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亲切,既体现了一定的人文精神,又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立体丰满。对历史教学而言,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历史事件中历史人物的心理情感,另一方面要关注作为学习者的学生的心理情感,两者不可分割,前者传递情感,后者内化情感,进而由感性迈向理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国家和人民的强烈责任感。
心理情境的创设,需要在历史素材中寻找情感的支撑点,以情促情,在情感体验中实现共情共生。如在《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呈现诗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让学生体会诗句作者的心情,体会古代下层人民的艰难处境,在感慨中生发怜悯之情。教师进而发问“如何改变农夫织女的境况”,在同情心的发生点引出“封建政府需要合理作为”这一结论,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指出不同朝代政府合理作为的具体表现。这样就把学生对小农经济脆弱性的悲悯情感引向了深层的理性思考,在共情中实现了共生,把学生的心理情感升华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上,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层次,达到了以情促情的内化效果。
心理情境的创设路径多样,需要教师多渠道搜集素材,除了可以用各种历史类素材之外,还可以适度取用文学类素材。历史小说,如果是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而写成,同样可以运用其中的片断来服务于历史教学,尤其是小说人物的心理变化,更是直指人性,与家国情怀的人文追求具有较强的互联互通性。恰当借助小说人物的心理状态,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实现人性的沟通与共情,在情感体验中内化理解时代所赋予的责任感。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教学中借助小说《白鹿原》中鹿兆鹏和黑娃的对话切入教学。
材料:鹿兆鹏从椅子上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你——黑娃,是白鹿村头一个冲破封建枷锁实行婚姻自主的人。你不管封建礼教那一套,顶住了宗族族法的压迫,实现了婚姻自由,太了不起大伟大了!”
黑娃却茫然不知所措:“我也辨不来你是说胡话还是耍笑我……”
“这叫自、由、恋、爱。”鹿兆鹏继续慷慨激昂地说,“革除封建统治,实现民主自由,其中包括婚姻自由。将来要废除包办买卖婚姻,人人都要和你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女子做媳妇。”
黑娃惊恐地瞪大眼睛听着,问:“你从哪儿趸来这些吓人的说词?”
“整个中国的革命青年都这么说,这么做。乡村里还很封闭,新思想的潮水还没卷过来。”
——陈忠实《白鹿原》
通过情节细腻、表现力强的小说片断,一下子把学生“代入”历史场景,在“慷慨激昂”的青年与“茫然惊恐”的青年之间,感受新旧青年的心理情境,推动学生思考新旧青年思想交锋背后的历史,体会新思想對社会的推动力,在冲突的心理情境中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所赋予青年的责任感,在“润物细无声”的共情之中培育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4]历史教学过程具有复杂性的学科特点,让教师完全依靠单一情境进行教学往往比较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借助多样的历史情境,在师生的共同演绎中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丰富的情感生成,将感性表达导向理性思维,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推动家国情怀的深层内化,真正体现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旨归。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页。
[2]朱小蔓:《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期,第7页。
[3]唐芳芳:《大历史观视野中的五四运动》,《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7期,第32页。
[4]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