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拔节孕穗期涵养家国情怀
2021-08-10杭建华
杭建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栽培。张宏亮在《光明日报》上也谈到:抓好“拔节孕穗期”的关键发力点,着力点是立德树人,落实好“六个下功夫”,即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和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1]
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初中课标中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责任感”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作为最高层次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归宿,体现出对历史课程所承载的培养和涵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望。”[3]
如何在课堂中涵养家国情怀,本文以七年级部编教材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在课堂中是如何尝试的。
一、课魂统领,主线引领,凸显家国情怀
李惠军老师在《灵魂的追问——历史教师的视界、心界与历史教学的境界》一文中提到:历史课要有灵魂,既是一种教育的追求,更是一种教学的创意。在“灵魂”统摄和引领下让历史课充满知性与智性;在“灵魂”的追问中体悟历史的真谛。[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这一课的灵魂或者说课魂是什么?本课有三个子目录: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这三者看似形散,但深挖教材,我们会发现三者之间有很强的逻辑性,形散而神不散。七雄在兼并战争中为了取胜,进行变法,谋求统一;变法后国家强大起来为统一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实力兴修水利,而水利工程的修建增强了经济实力,为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基础。可见,“统一”是这节课的“灵魂”。
本课在授课中把内容设计为四个篇章,以“变”为纽带,主线引领:礼乐之变 七雄戈戟乱如麻;治世之变 商鞅变国定于一;山川之变 都江古堰泽后世;变中思变 风云漫卷出重围,在变中层层递进。这一时期历史处于大动荡大转型大变革的时代中,但大裂变中蕴含着大聚变,在动荡中蕴含着统一的趋势,这一段历史是秦朝统一中国的前夜。因此笔者牢牢抓住“中华民族统一”这一课魂,以“变”为主线贯穿整堂课,让学生认识到“变”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统一”,让学生自发产生出要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责任。
二、形式多样,激趣课堂,感受家国情怀
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谈到:历史课程的编制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这节课面授的对象是才进入初一一个月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还基本停留在小学水平,对于各种感官刺激的形象思维比较深刻,因此本课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
如在处理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时,挖掘战争背后的典故,用“连连看”的方式,又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典故背后的战争,典故背后的英雄人物及英雄人物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英雄人物与国家之间跌宕起伏的联系,向英雄人物学习。
在讲“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的时候,又采用“排排坐”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以一定的时空观、逻辑性,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因果关系。
在讲商鞅变法措施的时候,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君、贵族、地主、农民,你对商鞅变法是支持还是反对,请说出你的理由。角色扮演的方式,课堂气氛一下子沸腾起来了,学生非常感兴趣,带入感很很强,能够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来说出子丑寅卯,理由充足充分。通过角色的代入理解“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变法的艰难性,商鞅人格的魅力。
在讲都江堰的时候,又采用“视频播放”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都江堰的宏伟,惊叹古人的智慧,更惊叹古人的工匠精神,向传统的工匠精神学习。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使学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
通过多样的手段,激趣课堂来吸引学生,力求高效课堂。
三、以生为本,建构迁移,体悟家国情怀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能简单地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该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5]
本课在处理统一这个概念的时候,用春秋战国地图作为横向比较,从已知的春秋形势图来观察战国形势图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能够发现诸侯国数量在逐渐地减少,大的诸侯国在不断产生,再引导学生继续往下推想:如果我接下来再画一幅图的话,你觉得这上面还有几个国家?学生马上告诉我只有一个国家,这个结论是他们自己从已知的知识迁移推导出来的,他的成就感、体验感会更加丰富,也会記得更牢。
在处理商鞅变法的结果这个知识点时,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倾领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秦起襄公,章于文、穆、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冠带之伦。”
——《史记》
通过对三段材料的解读,学生们意识到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大为提高,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单纯文字的推导很理性,但不够感性,因此又加入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动态的地图。当动态的过程呈现给学生,到公元前221年秦大一统中国的时候,学生不禁发出了惊叹声:“哇,这么大!太牛了!”大一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讲述都江堰的时候,除了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了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又补充了在2008年中震不垮的都江堰、以及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2000多年前的都江堰不仅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更经受住了大自然强大的杀伤力,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2000多年前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历史与现实有了对话,学生与先人有了神交,因为他们都有一颗拳拳的爱国心。
这种从已知的建构到未知的过程中,学生的激情一次又一次得到释放,一次又一次体悟认同家国情怀。
四、道而弗牵,开而弗达,润化家国情怀
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五大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培养是育人目的。因此,学习历史不是仅仅简单地掌握几个知识点,而是知道学习历史的意义所在,历史课堂的主旨要“立德树人”。这堂课是初一历史,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拔高的地方。这课的重点“商鞅变法”无疑是成功的,那怎样通过“商鞅变法”来渗透家国情怀?笔者给出了如下材料:
材料一: (魏、楚等东方六国)皆夷狄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
——《资治通鉴》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奏策一》
材料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我们对商鞅变法的成功进行研讨,地处西边的蛮夷之国——秦国,被东方各国瞧不起,最终发愤图强,富国强兵。与我们学生个人相联系。我们就算处于处于弱势地位,也要发愤图强,个人当自立自强,这对于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至关重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6]当代中国与秦国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何其相似,也处于四面重围之中,如何突出重围,这是我们当政者,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值得深深思考的。本课与当今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的背景纵向联系,在古今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厚重的责任感,让学生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本课在阐述家国情怀中,抛弃传统的说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授,道而弗牵则和,开尔弗达则思。不是说教,是对人物、对整个历史事件的深深地感悟、润化,家国情怀的渗透始终是润物细无声。
总结: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时期,对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奠定了他一生的基础。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有其特殊的教育功能,担负着立德树人这一浩大工程。把学生培养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是历史老师最基本的使命。老师在课堂中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要讲究技巧方法,要渗透、要潜移默化、要涵养、要厚植,要深入到学生的每一个细胞中,深入到他们的灵魂。
【注释】
[1]张宏亮:《光明日报》,2019年4月23日。
[2]教育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第1、3页。
[3]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10期,第33页。
[4]李惠军:《灵魂的追问——历史教师的视界、心界与历史教学的境界》,《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年第2期,第13页。
[5]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7期,第91页。
[6]教育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