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实践

2021-08-09孙静怡

文教资料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公约班级管理

孙静怡

摘   要: 基于中职学校重“智”轻“德”这一现象,以2016年9月4日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为导向,以本班学生为实施对象,从五个方面探索了班级管理的良方,这些举措不仅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促使了学生自主管理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务实肯干的职业精神。

关键词: 《公约》   班级管理   教育实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职业技能,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养,更快、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2016年9月4日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起草的。《公约》中指出“爱祖国,有梦想;爱学习,有专长;爱劳动,图自强;讲文明,重修养;遵法纪,守规章;辨美丑,立形象;强体魄,保健康;树自信,勇担当”。这些内容是职业学校学生行为和思想的最基本要求,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规范。目前中职教育重“智”轻“德”,谈到教育,社会、家长、甚至部分教师首先想到的是学科教学。学科的得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一个教师教学水平、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德育教育长期处于口头上重要、实施上次要、忙碌时不要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同志201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重智轻德”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一大误区。若是一个人的品质比较良好,则能够树立远大志向,只有人的志向远大,才能够更刻苦地学习,走上正确的道路,真正成材。一个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各方面的优秀者,缺一而憾。一个人如果缺乏吃苦节俭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不是一个合格人才。因此,笔者通过班级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走出网络游戏,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纪律意识、責任意识、敬业意识,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踏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基于《公约》,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1.班级是我家。笔者所带班级共有31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人。在分数第一的初中,这群孩子不自觉地把自己归到“差生”一栏,对学校、对班级、对教师感情不深,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班级荣誉、学校荣誉等集体荣誉感不强,因为从没有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一分子。笔者从装扮班级着手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课上为每个学生准备充分的材料,学生从自己的课桌开始,打造自己的一方天地,之后再与周边同学装扮附近的一片墙。再慢慢延伸,直至整个教室。从他人由衷的赞叹、羡慕中他们的自豪感激增,“我是主人,这是我班”之感油然而生。优秀的班级文化会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脑海,在丰富学生知识库的同时,给学生精神力量;优秀的校园文化,让师生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2.毛遂自荐。班委是班主任得力的助手,在班委的选择上,笔者摒弃了传统的推选的方法,而是给了一个平台供学生们竞争上岗,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展示锻炼学生的方法,还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我、信任自我及重视自我。成功上岗的班委随时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及相关挑战。通过这种竞争机制,班级工作更透明化,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班级管理,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在班委参与常规化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更直接地了解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在班委及同学间的互相监督中,遵规守纪的意识逐步形成。

3.建立自信。除了学习外,学生有很多兴趣爱好,各项活动都能让有些缺乏自信的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学生A经医生确诊患有多动症,上课因为做小动作经常受到任课教师的批评,因此遭遇到其他同学的轻视。通过观察,笔者觉得A学生做事认真仔细,且很乐意为他人服务。因此,有意识地在一些集体活动中突出他的存在。如:在大扫除后笔者特意让学生评价,学生一致认为学生A做得非常出色。教室里的所有桌子都呈“井”字排列,所有凳子都被整齐地塞到了桌下,桌子上所有书本都按照大小理好被统一放到桌子的左上角,平时不被认可的学生A让同学刮目相看,因此信心倍增,更融入班集体。

二、基于《公约》,培养学生向善向美的意识

1.辨美丑,立形象。班级配合系部,通过定期的仪容仪表检查、校服日、社团活动、相关主题的手抄报比赛等让学生做到外在仪容整洁,衣着得体;举止文明,落落大方;内在情趣健康,向善向美。

2.讲文明,重修养。文明礼仪是学生基本的行为准则,通过文明礼仪主题班会、礼仪培训、知识竞赛、各种传统节日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提高自身修养。

3.学雷锋,献爱心。为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配合系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洗衣、种菜、梳头,并进行文艺慰问演出,有的还捐出自己的零花钱表达爱心。这些活动不仅发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还净化了学生心灵。

三、基于《公约》,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心

1.对自己负责。对自己有责任心,就是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在做事情的时候,必须考虑后果,按照自己良心做事,成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才。

2.对工作负责。需要从小事情做起,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的良好品质。学生不能够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敷衍对集体和他人有利的事情。学生学习的时候需要认真负责,绝对不能够马虎和敷衍,强化责任意识。

3.对他人负责。在进行自我负责教育时,教师需要让学生真正明白,对自己负责不仅仅是为自己着想,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很多错误及违纪情况的出现,都是因为学生没有对别人负责的精神所导致的。学生不好好学习是对社会、自己及父母的不负责任,作为员工不努力工作,生产出的产品不合格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四、基于《公约》,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态度

1.良好的职业态度表现在爱岗敬业的从业精神上。爱岗敬业于学生而言具体表现是遵守校纪校规、热爱学习、专注目标及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件事。

2.良好的职业态度表现在主动热情的主人翁意识上。学生想要获得成功,职业态度良好是非常重要的,开展班级工作的时候,必须主动和积极,端正自己的态度,在工作过程中真正热情和积极,关心关注周围的事情及集体的利益,尽量将每件事情都做好。

3.良好的职业态度表现在服从管理的大局观念上。想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必须强化大局观念,在职业中,服从管理是基本的态度,也是责任感的表现。在班级中,应该从学校和班级的大局出发,绝对不能够做出有损学校或者班级荣誉的事情。

五、基于《公约》,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作风

1.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这种品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前提,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要求求真务实,管理者喜欢的往往是踏实的员工,若是不够踏实和努力,很容易丧失一些比较宝贵的机会。无论是什么样的学历和技术水平,若是不够踏实,则很难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教师必须落实这个理念,并用其评价学生德行。

2.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往往是那些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的人才,不但要有能力,而且必须对企业忠诚,忠于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以德为本、诚实守信已成为企业用人的基本标准,笔者从班级小事抓起,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在教育过程中始终贯彻“立德树人”这一导向。

3.专业知识扎实,技术技能过硬。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专业基础和文化功底非常重要。中职教育比较特殊,教师在教育的时候,过于重视学生技术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在班级中营造良好风气,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增强技术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工作奠定基础。

六、基于《公约》,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1.职业案例育人。《公约》不仅是学生行为习惯的纲领,还是职业精神的细化,体现了教育战线培养大批高素质、具有职业精神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性实践探索。组织学生观看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学习8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大國工匠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把职业当一份事业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学生职业体验。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带领学生实训实践体验职业,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企业、走向社会体验职业,让学生提前体验未来从事的工作,了解工作中所需的职业精神,更好地引领学校学习生活。配合校企合作办,组织本班学生寻访我校优秀毕业生,学长视频直播,向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职业发展规划,为大家上一堂生动的职业规划课和人生励志课。学长提醒学弟学妹们:对专业要爱己所选,扎实专业技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同时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未来职业的一个整体布局,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必须具备良好的素养。为了增强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职业目标,本班开展了“简述自我,规划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本次活动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畅谈职业理想,第二环节职业规划。在第一个环节,学生以演讲的形式谈职业理想,为了完成职业理想,在第二个环节,学生设计出一份职业规划方案,职业目标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并且阐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七、《公约》指导下的研究成效

1.班内环境整洁,氛围温馨。学生们对班级有了“家”的感受后,自然而然地将之前教师要求的整理装扮工作转化为自动自觉的行为。班委成员在其他同学的协助下自觉出好每期黑板报;室内墙上的标语及小装饰会定时更换;每天值日生会自觉做好值日工作,维持好班级整洁,全体学生基本能够做到垃圾入筒,良好的行为习惯慢慢养成。

2.班级凝聚力增强。经过一系列活动,笔者深切地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在增强。如校运会,一些学生一年级时冷眼旁观,事不关己。经过一年的调整,现在开运动会的时候,场上学生力争上游,场下学生摇旗呐喊,形成了一个坚实有力的大集体。

3.班风良好,秩序井然。班中学生入学分数不高,基本都是初中阶段中游偏下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自制力差,教师一不在,就可能大声喧哗,毫无纪律性可言。现在学生们通过一系列养成训练自身素质有所提高,再加上班委的协助管理,基本可以做到自习课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4.塑造了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灵。开展各种德育活动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学生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深入企业、社区及社会进行调查,帮助学生丰富社会经验。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尊老爱幼的美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净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5.强化了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学生在各种不同类型活动中不断强化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如每年新生的入学教育、住宿生会议;不定期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动,仪容仪表检查等,培养学生遵规守纪、依规行事的良好习惯和法制意识,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辨别美丑。

6.学生的职业意识强化。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企业,所以在校期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两年下来,学生遵规守纪,做事细致谨慎,富有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强,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整个班级成绩稳步提高。

总之,《公约》指引下的班级管理探索之路,笔者还刚刚起步,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笔者将坚定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参考文献:

[1]白夜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实践路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8).

[2]张正国.谈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过程中班主任作用的发挥[J].现代职业教育,2017(26):180.

[3]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教育引导中职生自觉养成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Z].2016-09-40.

课题项目:苏州市教育学会;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背景下的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实践研究;Szzjlx 201907。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公约班级管理
图书借阅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