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及实践
2021-08-06罗青清
[摘 要] 产科作为一门协助新生命诞生的科学,涉及复杂的社会及伦理道德,极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也意味着产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医学伦理教育及医患沟通技巧的教育。以产科学课程为例,探讨了产科学课程思政的建设途径,并以产科学中前置胎盘的教学内容展示了如何挖掘产科内在的课程思政元素,并有效将其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从而达到知识、能力与价值培养的相互融合与统一。在产科学课程中恰当地融入产科特有的课程思政元素,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产科的热情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课程思政;产科学;人才培养;建设路径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华中科技大学新冠肺炎研究专项“2019nCoV母婴垂直传播途径及对围生期胎儿及新生儿影响的研究”(2020kfyXGYJ008)
[作者简介] 罗青清(1986—),女,四川泸州人,博士,华中科技大學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围产医学与高危妊娠方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3-0081-04 [收稿日期] 2021-02-28
一、引言
医学救死扶伤的本质,决定了其除了具备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健康恢复的科学属性外,还具有丰富的内在人文和社会属性。医疗行业从业者往往需要具备比一般行业更高的人文精神及职业道德要求,加强医学生的思政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求思想政治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得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此外,教育部等八个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医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尊重患者,学会沟通,提升综合素养[2]。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对医疗健康需求越来越高,面对不平衡的医疗资源及医疗需求,认真落实好国家关于医学课程思政的建设对于解决当前日趋紧张的医患矛盾,提升医疗从业者及老百姓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已有许多关于如何在医学类专业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探讨[3-7],然而对于妇产科学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方面的研究仍十分缺乏[8-11 ]。随着我国对生育限制的放开、人群生育意愿降低以及人们对医疗服务期望的增强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未来对于妇产科医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切实提高妇产科尤其是产科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重点探讨妇产科学中的产科学课程思政的建设途径,同时举例进行课程思政实践,以期为产科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二、产科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产科学的概念
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女性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全过程中孕产妇、胚胎及胎儿所发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并对病理发生改变进行预防、诊断和处理的临床医学学科,是一门协助新生命诞生的科学[ 12 ]。
(二)产科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发掘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一种课程观,而不是一门新的课程。因此,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正常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润物无声。按照“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这一课程目标,高校课程可以分为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两大类。显性思政即是高校中目前普遍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我国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所谓的隐性思政则包含了综合素养课(通识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显性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已深入人心。而对于隐性思政的教育,目前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对于专业课的教学而言,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要侧重进行“隐性思政”工作,以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根据本课程特点从中发现其特有的思政元素。由于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内在特质,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及行业内在特性进行有针对性地挖掘思政元素是进行课程思政的第一步。
产科作为协助新生命诞生的学科,是一个迎接新生带来希望的一个学科,也是一个每天都能发生“喜事”的临床科室。这种特性也决定了产科学课程自带热爱生命的课程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强化新生儿及分娩过程、分娩后病患分享喜悦的故事,可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另一方面,由于其迎接新生命的特点,也决定了产科是一个需要从面对“一个患者(孕妇)”到“两个患者(产妇、新生儿)”的学科,牵扯到至少三个家庭,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因素以及隐藏的复杂伦理道德,极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也意味着产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医学伦理教育及医患沟通技巧的教育。
(三)“大师”故事的挖掘
此外,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另一有效手段是在合适的节点进行专业领域“大师”故事的讲解,巧妙地将专业知识点与“大师”高尚的人格魅力结合,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在知识点及思想品德层面得到提升,并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其从事医学的热情。比如在课程的绪论部分,以中国的“万婴之母”林巧雅先生为切入点,讲述其从事妇产科学传奇的一生,激发学生学习产科的兴趣与热情。在伦理方面,以现代“妇科之父”James Marion Sims为例进行讲述,引导学生在追求医术与伦理道德之间寻求平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为未来从事医务工作奠定基础。此外,挖掘我院自创院以来知名的优秀产科医生,精选他们从医生动故事对学生进行医术医德、人文精神的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热爱产科、希望从事产科的意愿。
(四)热点时事
由于产科牵扯的复杂的伦理道德及社会因素,关于孕产妇的一些新闻往往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此类新闻事件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分析事件的起因、发展及结局过程中与产科专业相关的知识点,以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避免出现相关事件。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伦理及医患沟通技巧。例如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事件中,新冠孕产妇救治等案例。同时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比如《生门》《手术两百年》《产科医生》等影视资料的观看。通过上述途径有助于学生建立所学课程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可能产生影响的认识,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的认可度及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