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畸正颌联合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治疗中的效果探析

2021-08-04钟霞王海琴孙蕾韩维林

系统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颌骨颌面裂隙

钟霞,王海琴,孙蕾,韩维林

青海省西宁市口腔医院口腔科,青海西宁 810000

唇腭裂为口腔颌面外科常见先天畸形疾病,唇腭裂可分为双侧、单侧,临床多表现为上颌后缩,下颌真性、假性前突。有分析认为750个婴儿内即会出现1例唇腭裂,不仅可影响患者外表形象,还由于口鼻相通,因此会使得中耳炎出现呼吸道感染,进而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虽然可通过唇腭裂修复手术治疗,但创伤和术后瘢痕、局部血液供应不良,也会使得儿童颌骨发育障碍和牙颌面急性,严重影响患者咀嚼功能、外表美观度。加之患者有先天发育不足的问题,因此单纯性正畸治疗时无法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有学者提出[1],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不仅可提升咀嚼功能,同时也可提升美观度。现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正颌正畸联合术治疗该疾病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出现上牙弓狭窄和牙颌紊乱;②患者有不同程度下颌前突、上颌后缩;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损伤患者;②妊娠期患者;③全身感染患者。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1~28岁,平均年龄(17.56±1.42)岁;病程5~27年,平均病程(20.41±2.87)年。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2~28岁,平均年龄(17.42±1.51)岁;病程6~26年,平均病程(20.53±2.75)年。患者基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在治疗前严格检查,主要为头部X线片判定患者畸形位置、严重程度。同时正畸医师和正颌外科医生共同进行正畸测量、分析,预测模拟手术,制定手术正畸方案。术前1~4 d黏贴固定矫治器,托槽则采用带钩托槽,弓丝为0.014~0.016英寸NITI圆丝。也和依据模型外科咬牙合关系,进而制定有效疾病干预方式。

对照组为正颌治疗,主要于上颌位置Le Fort I型截骨术以及压槽嵴裂自体髂骨移植治疗,也可提升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术。患者全身麻醉,使用口腔前庭沟切口。术前先采用高位Le Fort I型截骨前上颌骨前移,取髂骨植骨压槽嵴裂,安防牙合板,确定上颌位置,固定上颌截骨段。之后进行下颌骨矢状劈开术退出颌骨,安防末终牙合板上颌牙列,钢丝也可进行颌间结扎,此也为上颌骨作为标准确定下颌骨位置,去除定位合板。同时也可采用微型肽板和肽钉进行内固定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为术前正畸干预,首先将牙齿排列整齐,调整牙弓,尽可能达到整齐。正畸治疗后拍摄头颅正侧位和颌骨曲面断层X线,便于正颌外科分析、诊断,找到最佳疾病治疗方式和模型。制作牙颌板、术后固定好设备。采用正颌骨手术方式上颌骨Ⅰ型截骨前移,严格控制患者唇腭裂,也需考虑双外颌外手术。颌间固定唇弓、咬合板,术后结扎固定、牵引,使得颌骨于术前设计好位置促进疾病愈合,对于骨块可使用钢丝结扎绑定,愈合时间大约需5~8周。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分析患者声音沙哑、水肿和感染、呼吸系统障碍、循环系统障碍;②对比观察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变化,其中主要分析患者U1-NA(上前牙凸距)、LI-NB(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连线的交角)、下牙槽座角(SNB)、上下齿槽座角(ANB);③对比患者矫正效果,主要采用头部影像学数据测量患者正畸矫正效果,主要分析患者牙齿吻合度、咀嚼能力状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2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变化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NB、ANB以及U1-NA指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头部测量数据比较(±s)

表2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头部测量数据比较(±s)

时间 SNB ANB U1-NA LI-NB治疗前(n=30)治疗后(n=30)t值P值84.24±1.34 81.25±0.56 15.268<0.001-5.21±0.21 2.31±0.25 65.872<0.001 34.25±0.42 30.05±0.75 36.236<0.001 32.51±0.75 21.68±0.54 86.907<0.001

2.3 两组患者矫正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和牙齿吻合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矫正效果对比[n(%)]

3 讨论

唇腭裂为口腔颌面常见先天发育畸形疾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牙齿排列不齐、牙齿咬合困难、牙弓狭窄等症状。此种疾病主要原因为胚胎时期胎儿面部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抑制,进而使得组织融合受到影响,最终引发唇腭裂,为唇腭裂患者进行正畸治疗便十分重要。该次研究主要分析为患者予以正畸正颌治疗的效果。

该次研究发现患者唇腭裂术之后颌骨畸形十分严重,且常会出现上颌发育不足的问题,也会伴发不同程度下颌前突。采用高位Le FortⅠ型截骨术治疗时可使得鼻旁、眶下区陷得到有效矫正。反覆重度和下颌前突患者可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继而使得患者上下颌骨可达到正常关系,进而获得良好面型。也可避免上颌过度前移,进而减少复发可能性。术中主要采用钢板或钢钉为患者进行骨内固定。牙槽嵴裂植骨术治疗时可有效提升上颌骨稳定度,继而重建牙弓完整性,有效改善裂隙鼻翼基地高度。在该次研究过程中发现,接受植骨治疗的患者已经错过最佳治疗年龄,因此将植骨和截骨同期治疗,通过此种方式减少手术次数和瘢痕,也可有效减少患者经济负担,进而获得良好疾病治疗效果。

正畸和正颌治疗特点以及必要性,术前需上移颌骨,同时退下颌骨,建立新型上下颌骨位置关系,但此种关系多数状况下无法取得平衡,因此也会使得术后治疗效果并不稳定。术中新型咬牙合关系、口颌系统神经肌肉组织并未完全适应,原有神经发射一定可对咬牙合功能产生影响[2-3]。口颌系统软组织属于畸形复发重要因素,术后正畸则可持续改善并建立颌骨位置咬牙合关系,也可使得软组织逐步被适应进而取得平衡效果。唇腭裂患者由于错牙合畸形较为复杂,上颌牙弓宽度、长度和周长均会显著低于正常同龄小儿,上颌也常表现为牙列拥挤、牙齿扭转、异位萌生、先天缺牙和上颌牙弓狭窄,压槽嵴裂位置出现牙槽骨错位,远中位置裂隙塌陷,因此正畸排列十分困难,裂隙两侧倾斜扭转牙正畸排列较难,因此牙齿也有松动和脱落风险[4-5]。腭裂患者腭组织缺损较为严重,腭中缝也呈现为正常结构,腭裂术患者腭部软组织有较大瘢痕,并和可裂隙骨出现粘连,此种状况也会引发正畸扩大牙弓宽度,长度。

正畸颌间牵引主要通过弓丝牵引钩的方式进行治疗,该次患者并未进行术前正畸,多数患者存在牙齿不齐,因此也无法立即放置方丝[6-8]。该次主要为方丝托槽,将皮圈挂于托槽上进行牵引。对可能因为弓丝太细所引发的弓丝变形时可通过变化牵引橡皮圈位置提升辅助弓丝进行疾病预防。正畸治疗时也随着牙齿排齐随时更换弓丝,提升其硬度和粗性、硬度,也可防止牙齿松动伸长、咬牙合关系变形。该次患者术后正畸治疗时主要方式为保持颌间牵引稳定度,之后逐步施力,也可提升牙齿排列稳定性,有效保持颌间牵引[9-11]。裂隙植骨主要处于两侧牙齿加力较为轻微,裂隙位置弓丝加之扩张弹簧,也可有效保持裂隙宽度,也可避免向裂隙位置造成植骨吸收[12]。术后正畸时需将牙齿排列整齐,逐步调整牙前后位置关系、上下牙弓宽度,进而保持咬牙合关系正常度,继而处理单独采用正颌治疗时所存在的问题,也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对比该次研究结果时发现,观察组患者水肿以及声音沙哑等并发症10.00%少于对照组43.33%(P<0.05)。说明通过正畸以及正颌治疗时不仅可提升患者牙齿咬合效果也可提升手术安全性,降低治疗风险有关。对比其他学者研究结果,观察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7.90%和该次研究结果并无较大差异[13]。对比患者治疗后头部测量数据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NB、ANB以及U1-NA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因此可知通过治疗后患者骨愈合效果良好同时植骨区密度以及周围接近度等更好,咬牙合关系也更好,因此临床各指标得到显著优化。对比患者治疗后矫正效果时发现,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86.67%和牙齿吻合度73.33%均高于对照组53.33%、46.67%(P<0.05)。此种状况则和患者治疗后牙齿更为整齐,吻合度和咀嚼功能得到有效提升有关。多数分析[14]认为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时咀嚼功能85.47%和牙齿吻合度72.83%,和该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为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时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咀嚼功能和牙齿吻合度,改善患者SNB、ANB指标,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颌骨颌面裂隙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关于投稿的声明
充填作用下顶板底部单裂隙扩展研究①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稿约
裂隙性质对含裂隙基坑土坡渗流特性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颌面创伤特征及预防策略的调查研究
不同矫治时机对Fr(a)nkelⅢ型矫治器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疗效的影响
《老炮儿》:在时代裂隙中扬弃焦虑
尼古丁对大鼠不同部位骨钙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影响
美学原理在口腔颌面创伤救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