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设计研究

2021-08-02范志军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方法设计原则初中数学

范志军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此,本文也将以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切入点,从数学课堂的设计出发,分析起始章节课教学的设计原则,并探讨具体的实践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构建更加生动有效的现代化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章起始课堂;设计原则;实践方法

引言:

章起始课是随着素质化教育发展应运而生的全新产物,深刻凸显出了创新的教学理念,能够推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有效落实,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和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章起始课本身就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拓展学生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对此,教师在新时期也需要提高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和重视,必须要让学生激发起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一、初中数学章起始课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数学的整体性原则除了体现在单元知识上,也体现在内容之间的前后逻辑上,章起始课本身就具有内容全面性的特征,是针对整个章节的叙述和概括,能够引导后续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对此,教师在设计章起始课课堂的时候,也必须要认真分析这一章节的知识背景,明确知识的结构和逻辑,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章节的要点与核心,并形成大致的印象和轮廓,感知本章提到的学习理论和方法。所以,教师必须要坚持整体性的原则,关注内容前后之间的相互呼应,在系统思想和方法的引导下,判断章节中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先要对教材进行分解,然后才能制定更为明确的教学目标,从学什么到学到什么程度,再到怎样学,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发展。

(二)主体性原则

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是不能被忽略和抹杀的,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应当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资源。在这里,初中数学章起始课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且也传递着特定的内在隐藏价值,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关注的并不是各个知识点,而是整个知识框架和主线,能够引导学生构建相应的思维体系。让学生真正感知到探索知识这一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要坚持主体性的原则,要为学生设计出亲身体验的任务,让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而且,教师也需要落实课程的标准,必须要在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的前提下,分析学生的学情,对教材的使用进行二次开发。

二、初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的设计方法和措施

(一)介绍引言部分

纵观我国现阶段的数学教材,通常都会在章节的起始部分展现出一定的引言,大多都是以内容概述、图片或者是问题等形式为主。这里的引言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素材,能够向学生展示出数学知识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价值,传递着丰富的数学文化和思想。虽然章节的引言部分呈现的内容有所区别,但都能够引导学生展开思考,针对现实事件做出一定的解读和分析。对此,教师就应当注重发挥出引言的启蒙作用,要为学生介绍数学家的故事,介绍有趣的数学发展历史。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在社会中的价值,领悟到数学知识的产生植根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带领学生观察章节起始部分展示出来的图片,也就是天气预报和海拔高度。然后对图片中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加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有熟悉的数字,并向学生进行提问:如果小明和小红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向东走5米表示为+5m,那么向西走应该怎样表示?由此来引出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拓展学生的思维,展开无限的联想和想象,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二)创设多元化背景

章起始课本身就展示了每一章节的核心概念,也阐释了基本的理论性知识。就核心概念的教学来讲,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家的思维,要让学生进入到特定的学习状态中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背景,选择丰富的具体案例当作切入的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各个案例的属性,并概括出其中蕴含的规律,最终得到数学概念的内容。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利用章节的起始部分,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概念形成这一过程。例如,在学习与无理数有关知识的时候,无理数的产生本身就与特定的现实背景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数扩充的过程,然后讲述无理数发现的历史背景,为学生抛出历史问题。学生尝试性解决与无理数有关的问题,把无理数表示出来,最后再利用时数的基本概念展开运算,这样可以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1]。

(三)引导学生把握知识脉络

初中数学章节的学习大多都体现出了整体性的特征,所以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特定的脉络,来感受全章学习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能够真正进入到探究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也就是说,数学探究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视野,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根源,理解直观性的数学现象,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并且,数学探究也可以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感受到知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勇于突破困难。另外,数学探究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敢于对特定的问题提出批判,善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和反思,并从中挖掘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在学习与统计有关知识的时候,这一章节的重点就在于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表示。因此,教师就应当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据加工这一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调查和统计的活动乐趣,并与他人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互相分享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统计素材,让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实践步骤,并作出最终的判断和评估[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初中数学章起始课的优化设计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应有之策,也是鍛炼学生抽象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引言的介绍、背景的创设、过程性的设计这三个角度,论述了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充分结合了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时间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教师也应当通过旧知识的类比,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框架。

参考文献:

[1] 杨小璐. 初中数学章节起始课教学设计探讨——以2019年西藏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教学为例[J]. 西藏教育,2020(3):38-40.

[2] 陆稳. 初中数学章节起始课教学的实践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实践方法设计原则初中数学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索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