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与初中地理课堂有效结合研究
2021-07-27吴玲
吴玲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生活教育”的直接表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在丰富教学素材的同时降低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这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带来了重要助力。以初中地理为例,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予以探讨,希望能够为推动教育工作进步带来支持。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兴趣
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将课堂内外知识点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对自然、社会的探索,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从当前地理教学情况来看,虽然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差异明显,这与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差异有直接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对其应用模式研究至关重要。
一、做好课前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學习兴趣
生活化教育模式作为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课前导入当中能够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角度认识、观察和了解地理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在课前导入环节中融入生活化内容,以求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学习“天气和气候”一课时,为了带给学生更好的体验感,我给学生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让学生仿佛回到家中看电视。在此基础上,我针对“到底是北方的冬天冷,还是南方的冬天冷?”等网络上比较热门的话题与学生进行了讨论,并摘录了一些网友的观点,还有关于南方冬天、北方冬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当教学环境被互动交流营造得非常热烈时,我又提出了“为什么南北方冬天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这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通过互动讨论思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由此完成导入,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开展做好铺垫。
二、开展教学生活化,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为了保证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必须要做好学生思维和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教学要素的分析。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河流”一课内容时,我以本地的河流为切入点,让学生先从自己的“母亲河”角度入手,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对于水、河的理解和认知。之后,我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了学生都认识国内的哪些河流,对于长江、黄河等河流学生的认知率能够达到百分之百,其与河流的认知情况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成正比,即“地理兴趣浓厚的学生认识的河流更多,地理兴趣薄弱的学生认识的河流较少”。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完成基础教学的基础上,从生活的角度向学生普及了河流对于气候、生态、农作、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并以“古人依水而居”“南水北调”等例子进行了论证,让学生明白水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由此做到在完成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基础上,实现对他们正确地理观念的培养。
三、设计课堂训练生活化,强化学生知识记忆
通常情况下,为了让生活化课堂训练有实效性,我会仔细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难度,以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训练过程中获得进步与提高。例如在“中国的民族”这节知识的课堂训练中,我为学生设计了答题竞赛游戏,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差异,我选择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尽量控制好各小组能力的均衡,以确保竞赛游戏的公平性。在答题过程中,我会运用信息技术随机呈现出某一个民族的要素,如特色美食、特色头饰、特色乐器或者特色节日等,各小组需要举手进行抢答,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其他小组继续抢答。在此种训练模式下,学生不仅获得了愉悦的训练感受,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了解对我国民族及其文化内容的知识,这为初中地理教学工作带来了重要助力。在此基础上,我还让各小组随机抽签选择民族,在课后搜集该民族的资料,等到下节课时向全班同学介绍该民族,由此做到让学生进入生活中探究地理知识,在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同时,实现初中地理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
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创新教育技术都能够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助力,但最符合地理知识特点的仍属生活化教学,因为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为了保证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兴趣,保证所设计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符合他们的认知兴趣,从而提升师生互动学习效果,为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助力。
参考文献:
[1]赵本莉.探究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20(24):156-157.
[2]王秋香.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6):3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