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红素氧合酶1对高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

2021-07-09马天驹李朝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诱导剂高糖晶状体

张 奇,马天驹,黄 杨,李朝辉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眼科,北京 100853

白内障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糖尿病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1]。糖尿病性白内障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持续的高血糖通过改变晶状体的渗透压、诱发晶状体氧化应激等途径,加速白内障的发生发展[2-3]。虽然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式,但糖尿病患者术中危险程度高,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药物用于干预治疗[4]。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是Hmox-1基因编码的热休克蛋白,存在于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中,其将血红素以限速的方式分解为三种重要的副产物 —— 一氧化碳、亚铁和胆绿素[5]。在各种病理生理条件的刺激下,人体内可产生HO-1[6]。研究发现降低氧化因子或增加抗氧化因子的产生,可能是治疗和预防白内障的有效方式,而HO-1及其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作用[6]。因此我们假设HO-1对白内障有治疗作用,用高糖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为模型模拟葡萄糖性白内障,运用HO-1诱导剂钴原卟啉(cobalt protoporphyrin,CoPP)和抑制剂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ZnPP)上调或下调HO-1的表达,观察HO-1是否对高糖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为糖尿病白内障寻找有效的药物干预方式。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中国广州吉妮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葡萄糖(Solarbio,中国);HO-1抗体(Cambridge,英国);钴原卟啉,锌原卟啉(St Louis,MO,美国);青霉素链霉素溶液(Hyclone,美国);Annexin V-FITC/PI细胞凋亡双试剂盒(碧云天,中国);CCK-8检测试剂盒,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试剂盒(碧云天,中国)。

2 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的培养与分组 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培养于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中,置于25 cm2培养瓶,于37℃、5% CO2孵育箱中培养。待细胞完全融合至80% ~ 90%时经0.25%含EDTA胰酶消化,按1∶3传代,取良好的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将实验分为高糖处理组和正常处理组,高糖处理组在1640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浓度分为15 mmol/L、30 mmol/L、50 mmol/L、100 mmol/L;5 mmol/L为正常对照组。

3 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下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的增殖活力 将对数生长期的SRA01/04细胞用0.25% EDTA胰酶消化后,于基础溶液中重悬,按4×104/L的细胞密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100 mL,设置6个孔重复。常规培养24 h,待细胞贴壁后,按上文中高糖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要求更换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培养结束后弃上清液,于避光条件下每孔加入100 mL CCK-8试剂,37℃、5% CO2恒温反应24 h后,置于微板孔分光光度计450 nm波长处取吸光度(OD)值。

4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ROS相对含量 用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H-DA检测试剂盒。对数期人晶状体上皮细胞6组接种于24孔板中,称取180.2 mg的葡萄糖,加1 mL基础培养基配制成1 mol/L母液进行过滤,配置所需葡萄糖浓度,DMSO稀释为10 mmol/L母液过滤,分别培养3组,共分为6组:正常组(control) 5 mmol/L,高糖组(D) 100 mmol/L,将CoPP、ZnPP用母液稀释1 000倍至10 µmol/L,加入高糖组和正常组培养基中,形成Control 5 mmol/L + CoPP 10 µmol/L组、Control 5 mmol/L + ZnPP 10 µmol/L组、D 100 mmol/L + CoPP 10 µmol/L组、D 100 mmol/L +ZnPP 10 µmol/L组,6组均培养24 h后,按照1∶1 000用无血清培养液稀释DCFH-DA,使终浓度为10 µmol/L。去除细胞培养液,加入稀释好的DCFH-DA。活性氧阳性对照孔加1∶1 000稀释的试剂刺激细胞20 min,37℃细胞培养箱内孵育20 min。用无血清细胞培养液洗涤细胞3次,以充分去除未进入细胞内的DCFH-DA。立即采用流式细胞仪(BD)在激发波长(Ex)为488 nm和发射波长(Em)为530 nm处检测。

5 Annexin V-FITC/PI检 测 细 胞 凋 亡 比 例 用Annexin V-FITC/PI测量细胞凋亡的比例。对数期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接种于24孔板中,调整细胞密度至1×106/mL,将0.2 mL细胞悬液从细胞培养板中(2×105个细胞)用移液枪转移到干净的离心管中;室温1 000 g离心5 min,去除培养基。分组培养24 h后(Control 5 mmol/L组;Control 5 mmol/L + CoPP 10 µmol/L组;Control 5 mmol/L +ZnPP 10 µmol/L组;D 100 mmol/L组;D 100 mmol/L +CoPP 10 µmol/L组;D 100 mmol/L + ZnPP 10 µmol/L组),用0.2 mL预冷的PBS溶液轻轻重悬,室温1 000 g离心5 min,去上清;细胞沉淀用0.2 mL预冷的结合缓冲液轻轻重悬,加入5 µL Annexin-FITC、5 µL PI染液,轻轻混匀,室温(18℃~24℃)下避光孵育10~15 min,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x=488 nm;Em=530 nm)细胞凋亡率。

6 镜下观察培养各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 在显微镜下观察6组(Control 5 mmol/L组;Control 5 mmol/L + CoPP 10 µmol/L组;Control 5 mmol/L +ZnPP 10 µmol/L组;D 100 mmol/L组;D 100 mmol/L +CoPP 10 µmol/L组;D 100 mmol/L + ZnPP 10 µmol/L组)已干预细胞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值以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均数比较,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s 检验或Tukey’s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细胞增殖活力 CCK-8检测结果显示,15 mmol/L葡萄糖在24 h内对晶状体上皮细胞无影响(P>0.05)。当葡萄糖浓度达到30 mmol/L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活力升高(P<0.01)。当葡萄糖浓度持续升高至50 mmol/L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活力也随之升高(P<0.01)。当葡萄糖浓度达到100 mmol/L时,细胞增殖活力降低(P<0.01)。见图1。

图1 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在不同浓度葡萄糖中培养24 h的增殖活性(CCK-8检测)(aP<0.01,vs control)Fig.1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lens epithelial cells (SRA01/04)cultured in different glucose concentrations for 24 h (CCK-8 test)(aP<0.01, vs control)

2 HO-1抑制高糖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产生ROS 使用荧光探针DCFH-DA流式细胞仪测量ROS的产生。高糖组(D组)细胞内ROS相对含量增加至51.63%±1.74%,是正常组(Control组)ROS相对含量(4.70%±1.27%)的10倍余。高糖组加入HO-1诱导剂CoPP后(D + CoPP组,43.37%±2.08%),细胞内ROS相对含量较高糖组(D组)明显降低(P<0.01);高糖组加入HO-1抑制剂ZnPP后(D + ZnPP组,60.10% ±1.54%),细胞内ROS相对含量较高糖组(D组)明显升高(P<0.01)。见图2。

图2 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ROS相对含量(aP<0.01,vs control;bP<0.01,vs group D)Fig.2 ROS levels in each group were measured by Rhyndrocytometry (aP<0.01, vs control; bP<0.01, vs group D)

3 HO-1可减轻高糖诱导下SRA01/04的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显示,高糖组(D组)细胞凋亡比例为39.56%±0.50%,明显高于正常组的3.05%±0.35%(P<0.01)。高糖组加入HO-1诱导剂CoPP后(D + CoPP组,33.72%±2.05%),细胞凋亡率较高糖组(D组)明显降低(P<0.001);高糖组加入HO-1抑制剂ZnPP后(D + ZnPP组,44.53%±0.48%),细胞凋亡率较高糖组(D组)明显升高(P<0.01)。见图3。

图3 流式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的比较(aP<0.01,vs control;bP<0.01,vs group D)Fig.3 Comparison of the proportion of apoptosis in each group by flow cytometry (aP<0.01, vs control; bP<0.01, vs group D)

4 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镜下观察到高糖组(D组)细胞的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游离死细胞明显多于正常组,当各自加入诱导剂CoPP后,形态规则、生长良好的细胞明显增多;反之,当各自加入抑制剂ZnPP后,形态规则、生长良好的细胞明显减少。见图4。

图4 各组培养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Fig.4 Morphology of cultured lens epithelial cells in each group

讨 论

糖尿病患者的晶状体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异常,从而导致氧化应激[7-8]。氧化应激对晶状体上皮细胞造成直接的损伤,如蛋白的交联、聚集和沉淀,此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最终导致白内障[9-10]。缺乏HO-1的小鼠很难维持晶状体的透明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晶状体越来越浑浊[9,11]。多项研究均证实HO-1具有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抗增殖、抗辐射等作用[11-14]。

ROS是氧正常代谢的天然副产物,在细胞信号传导和体内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ROS可触发细胞死亡的生理或程序途径[15-18]。高糖诱导引起的氧化应激产生ROS,扰乱了抗氧化系统,使自由基大量积累,内环境平衡遭到了破坏,被认为是白内障发生和发展的分子基础[19]。因此抗氧化剂可延缓白内障的进展。本实验中,加入HO-1诱导剂CoPP组的ROS相对含量明显减少,加入HO-1抑制剂ZnPP组的ROS相对含量明显升高。

本实验中,在急性高糖的刺激下,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出现明显的生长脱离、胞质收缩、细胞核大小不一、死细胞漂浮等变化。高糖组(D组)细胞凋亡比例(39.56%± 0.50%)较对照组(3.05%±0.35%)明显升高。根据细胞水平检测,HO-1高表达时,加入HO-1诱导剂CoPP组(Control + CoPP组、D + CoPP组)细胞凋亡比例较低;HO-1低表达时,加入HO-1抑制剂ZnPP组(Control + ZnPP组、D + ZnPP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HO-1的高表达明显抑制了ROS的相对含量,从而使细胞的凋亡比例明显下降,抵御了氧化应激带给细胞带来的损伤,这与其对肝损伤、血管疾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相符[20]。这些结果均表明,HO-1对高糖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产生的氧化应激和凋亡有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HO-1激动剂CoPP和抑制剂ZnPP调节HO-1的表达水平,发现HO-1对高糖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损害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HO-1是一种潜在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措施。然而由于实验的局限性,并没有数据证明HO-1在体内是否对糖尿病性白内障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将细胞培养结果转化为动物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的结果提示HO-1体内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或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诱导剂高糖晶状体
间歇浸没植物生物反应器培养栀子愈伤组织及产藏红花素条件研究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诱导剂对乳白耙齿菌产MnP活性影响研究
葛根素对高糖诱导HUVE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英国警示含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与肝酶诱导剂联合使用可能降低紧急避孕效果
葡聚糖类抗病诱导剂在水稻上的试验初报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张掖市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