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刍议

2021-07-07黄盈盈饶舜

审计与理财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财务风险

黄盈盈 饶舜

【摘 要】基于我国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选取小微企业作为探析对象,以深入了解金融供给侧改革带给小微企业的融资影响,剖析小微企业在当前金融环境下易滋生的财务风险,并对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作出初步分析,建立预警机制基本运行流程,从而进一步保障当前背景下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供给侧改革;小微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预警机制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板块,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具有积极作用。2019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提出为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可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通过优化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渠道与产品针对性,缓解小微企业融资供需之间的矛盾,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压力,从而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积极助力。

随着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各大银行势必进一步增加对小微企业资金的有效供给,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将迎来正向改观。资金供给量增加的背景下,小微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将受到检验,如何优化企业的资金运营能力、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是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应当思考的重中之重。据此,本文根据当前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的金融环境变化,通过深入研究该环境下小微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对建立适应当前环境下小微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对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发展研究起到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

一、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为保障经济发展韧性,我国逐步推进金融改革发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需求,其核心在于削减低效供给,促进供需平衡,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随着金融资源的供给变化,小微企业的融资路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有效提升其市场活力。

1.金融供给侧改革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

在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供需结构不均衡导致小微企业一直存在融资形式较为繁琐,成本较为高昂的问题。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短、小、频、快”等机动特征,但资金供给量不足导致企业融资呈现出周期长、规模大、重担保等现象,不符合小微企业灵活的运营模式,限制了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导致影响其经营效率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信贷增量扩面。

小微企业贷款速度明显增加,服务小微企业经济质效持续提高。以普惠型小微企业为例,近两年来银行业机构向普惠型小微企业放贷情况连续呈现增长趋势(表1);另据银保监会初步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7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30.9%,较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8.1个百分点。

(2)降低融资成本。

由于银行机构不断增强成本管理效率,借助金融科技、线上服务等路径优化融资风险鉴定与服务形式,进而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当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呈下降态势。据银保监会2020年上半年统计显示,前5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03%,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降0.67个百分点。一季度,制造业贷款平均利率4.32%,较年初降0.46个百分点。

(3)创新融资产品。

面对小微企业对于融资产品“短、小、频、快”的特定需求,应针对性丰富产品属性,并积极将大中型银行、互联网银行面向小微企业发行特色融资产品的典型成功经验予以推广,如建设银行的“快e贷”,浦发银行的“浦银点贷”,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等,营造浓厚的产品创新氛围。在控制贷款不良率的前提下,加大贷款产品的形式多样化、用户群体针对性及大数据背景下产品推广渠道。

2.金融供给侧改革下小微企业的融资路径。

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银行业在小微金融模块的政策动力得到显著释放。大型银行在当前改革背景下应有效发挥头雁作用,加大小微贷款推广力度,拓展小微贷款产品形式与数量;中小地方性法人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总量占到整个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总量的55%,作为当前小微企业贷款的主力军,有着独特的经验和优势,诸如台州银行等地方性法人银行在小微贷款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网商银行也可借助大数据背景,利用新型金融科技技术管控贷款风险,面向小微企业展开线上“云”融资,以此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进而增强小额贷款投放力度。除此之外,小微企业也可选择担保公司、网贷、发行债券及股票上市等融资路径。

二、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1.融资环境。

为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各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工作,从“六项机制”建立、小微企业“信贷工场”、减费让利再到各金融机构设立小企业部、普惠金融部等,取得了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势必发生一定的转变。一方面,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资源供应比例有所提升,在对管控融资风险的基础上,竭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通过借助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兴金融技术优化管理形式,降低管理成本,改善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的状况;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也对市场监管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各银行推行的小微贷款产品,主要都都集中在本行的结算、存款及其他业务客户,因此各银行贷前可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小微企业客户的信用记录,贷中可复审客户信用状况,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将更为系统且广泛。但由于不同企业的管理运营水平的存在差异,若不能保障企业自身的资金使用效率,则会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影响,产生财务风险并导致经济损失。随着银行业金融供给的增长,小微企业获取的债务量与资金流入量将显著提升,若管理不善則极易产生融资风险。当出现债务期限和现金流入期限不匹配的情况时,企业将无法按时按期完成本息的支付;而当企业出现经营问题时,一定程度的债务水平会导致企业入不敷出,使企业承担严重的债务压力。

2.资产配置。

近年受金融产品、房地产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资金投向高风险高收益的虚拟经济,导致资产呈现出金融化的趋势。因此,我国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应重视金融“脱虚向实”的发展态势,各金融机构响应政策,其金融资源逐渐向实体产业方向倾移,而我国小微企业绝大部分正面向的是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小微企业今后将获取更多的金融资源进行投资运营,如何高效的进行资产配置是小微企业需面临的挑战。在满足企业日常运营的情况下,部分小微企业管理者会充分利用流动资金进行投资活动,但如果过多增持诸如长期金融资产等流动性较差的投资资产时,则会大大影响小微企业现金流的灵活性,进而对资金的可持续性利用产生负面效益。今后企业若面临诸如设备更新、产品研发等情况时,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及时变现,企业的财务风险将显著提高。

3.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设计不足是企业产生经营风险的直接因素。相比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受环境所波动,内部控制机制的调整与创新能力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从而更加敏锐的察觉到金融供给侧改革等外部宏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与发展方向。相反若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无法及时响应国家政策的战略布局,则会进一步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形成诸如成本效益失衡等财务风险,从而影响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分析

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微企业发展将迎来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面对金融环境的改变,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等因素都将产生变化,稍有不慎便会滋生财务风险,从而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在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亟待建立适合现阶段发展的财务预警机制,提高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1.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财务预警重点机制。

(1)预警组织机制。

预警组织机构全面负责企业各方面预警工作的信息汇总、方案设计、策略制定、危机处理和成效反馈,健全的预警组织机构是财务预警机制运行的重要保障。为确保财务预警功能的独立性与有效性,可通过设立独立于财务系统的机构或部门行使预警职能,如成立专门的预警部门,或由审计部门开展预警工作。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融资、投资、账务处理等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势必会迎来一定的提升,因此独立型预警机构不仅能细化分工,提高获取预警信息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减少财务预警工作受到的干扰,进而保障财务预警工作的客观公正。

(2)信息处理机制。

财务风险的评估离不开财务信息的有效支撑,因此信息处理是财务预警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预警信息可以从内部数据及外部数据获取,内部数据包括企业的会计报表数据、财务管理数据、战略规划数据等各项基础数据,而外部数据包括国家政治经济政策、行业经济分析报告、行业统计数据等数据信息。金融供给侧改革便是典型的外部环境变革,因此小微企业可合理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充分利用银保监会、同花顺等外部信息源数据,与企业内部基础数据综合在一起,遴选并整理出关键的财务信息,并针对性分析处理,得到符合需要的信息后,相关的信息传输到信息采集系统中,之后传递到企业的管理部门,平稳高效的实现信息的收集与联动。

(3)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机制的关键在于针对预警信息展开分析,选择适合本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既可通过个体对财务预警的主观性总结探析得出结论,也可利用统计资料与相应数据信息,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构建预警数据模型,还可利用新兴金融技术赋能预警模型等。小微企业选择预警指标及预警方法后,可通过综合分析评估企业财务状况风险程度,从而系统的预测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

(4)报警处置机制。

财务预警的最终目标,便是及时发现财务异常并紧急处理,避免财务状况出现进一步恶化。财务预警是否对企业起到实际作用可通过报警处置机制得到体现。企业可结合自身状况设立预警信号,常用信号等级可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和无风险。在收到相关信号后,小微企业要对信号中征显的情况与严重等级,探究信用风险产生的具体原由,制定解决策略,以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2.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财务预警机制运行流程。

为确保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的应变能力,规避宏观经济环境改变造成的财务风险,需及时建立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且适合当前小微企业发展的财务预警机制,这势必要求预警机制中各个部分和要素之间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套完整流畅的财务预警运行流程。

如图1所示,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可将财务预警机制分为基础数据采集层、风险分析层和管理决策层三级层次。基础数据采集层主要由企业预警组织分析金融供给侧改革带给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结合企业自身内部环境,对信息数据作出采集、分类、传递与共享;风险分析层可设在财务部、审计部或企划部等部门,负责整合相關信息,综合分析收集传导的外部数据和企业自身的内部数据,利用财务预警指标和财务预警模型等预警分析技术进行预测,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的风险级别并发出相应预警信号,并上报领导决策层;管理决策层应制定相应应急预案,作出重大决策,从而保障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业财务状况的健康、有序开展。

现阶段,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仍处于重点发展落实阶段,伴随着金融资源获取量的增加,小微企业运营与财务管理能力势必经受考验,持续完善高效稳定的财务预警机制是现阶段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范畴。通过健全的预警组织机制,在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问题上进行信息收集与传递,在整理、共享数据的同时,进一步对风险数据进行分析,并及时按照信号等级作出警报,时刻掌握当前财务风险等级。随着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小微企业也需持续对财务预警机制进行改进,从而加快财务风险的应对效率,有效提升企业经营质量,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范丽红,施国洪,童健.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1).

[2]韩冬梅.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J].财会通讯,2015,(14).

(作者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财务风险
农村小微企业电商发展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