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

2021-07-06杨天文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基础知识初中数学

杨天文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都只关注知识的讲授,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育相关部门提倡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教学。本文笔者以初中数学为例,浅议教师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基础知识  数形结合思想

中图分类號: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21

无论在任何学习阶段,数学都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一门学科,这不仅因为数学是学习理科学科的基础铺垫,还因为学好数学能助力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更好地认识世界。近些年,数学学科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很多地区提高了数学测试的分值。因此教师都应该重视数学教学工作,并且为了顺应教育时代的发展,教师还应该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开展教学工作,这样才能体现新时代数学教学的意义,同时为学生提供具有创新价值的课堂教学。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浅议初中数学教师如何通过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式,完成基于核心素养导向教学的任务。

一、教师应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

笔者认为,要想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先重视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基础知识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经验,才能形成对数学学科的认知,才能在教师的要求下高效地学习数学。虽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并不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学,但只有教师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则教师不能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教师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不仅要体现在思想上,还应该落实在教学实处。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基础知识。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情况不同,并且每个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也有所不同。每个班级都存在数学基础牢固的学生以及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这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在教学数学基础知识之前,教师应深入分析所教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以及学习接受能力,这样才能促进教师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意义。由于初中时期的数学课程较小学阶段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很多教师都会忽视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环节。这一教学举措是极其错误的,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打下坚实的数学知识基础,才能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久。这就要求教师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数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都能学好基础知识。

部分学生由于数学基础较薄弱,成为数学后进生。虽然后进生的存在是一个正常现象,但一定数量的后进生会阻碍教师的教学进程,影响班级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有些知识点较为简单且基础,但仍然有部分学生不能轻松且有效地学习,有些学生甚至将这些简单的知识点视为繁难的数学内容。因此在教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分层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以及学习能力等综合性因素将其分成不同小组,并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种教学法。采用分层教学法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有所获。在分层教学的模式中,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给学生呈现不同程度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引导更多的学生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所谓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教学,是指教师应采用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进行教学,或是教师所执行的教学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数学学科的角度来看,只有学生具备数形结合思想,他们的核心素养才能得到培养。数形结合思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思想,能助力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构建,使学生能形成对数学学科的独立认知以及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教师应该先认识到数形结合思想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样教师才能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所谓数形结合思想,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将代数知识和几何内容有机地结合,也就是说,学生会依据几何图形学习代数内容,同时也能借助代数知识学习几何图形。这就要求教师应有机结合这两大板块进行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这两大板块的不可分割性。教师切勿独立教学代数知识或几何内容,这样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还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代数知识时,不宜直接给学生讲解课本中现有的知识点,而应该为学生提供与之相关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在观察图形的过程中总结相关知识点,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创新性地学习数学。

三、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数学是一门较为灵活的学科,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催化剂,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铺垫。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在数学方面有所创造,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点。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只有经过不断地思考,学生才能打开思维格局,并且以创新的思维学习数学。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以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思考的结果,切勿以轻视或嘲笑的方式否定学生的思考结果,这样只会打击学生思考的信心,导致学生养成怯于思考的习惯。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教学数学不仅能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还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使学生能创新地学习数学。在上文中,笔者简要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模式,无论采用何种模式进行教学,教师都应该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并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涛.重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00(004):45.

[2]贾广旭.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研究与案例解析[J].科技资讯,2020,018(008):127,129.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思想基础知识初中数学
清律的基础知识
掌握基础知识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分析
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