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1-06-30冯岚

考试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环保意识家园合作

冯岚

摘 要: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的提高,但是地球资源却日渐匮乏,因此在幼儿园的环保教育也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现在所提倡的环保与垃圾分类活动,文章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将日常教育中的一些做法和观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环保环境教育;环保意识;家园合作

一、 引言

在中国幼儿的日常文化学习生活过程中,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幼儿环保教育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型的行为习惯。环保习惯的养成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使他们终身受益。经过早期的环保意识培养,幼儿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自主自立能力,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艰辛和不易,让幼儿形成自己的个性。同时,环境保护教育中针对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注重培养,幼儿不仅可以通过学习和学会掌握更多的关于幼儿环境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让他们能够吸收和学会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以及内容,这对他们的人生智慧成长有很大的启迪性作用,可以充分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使他们的童年学习生活更加多元和丰富。

二、 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教育教学方面培养幼儿树立爱护环境意识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家庭行为教育习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人的呵护,使幼儿逐渐产生了严重的以自我保护为中心的自私自利心理。导致了不懂得关心他人,不知道如何关心他人、关爱集体。为此教育幼儿树立环保意识、爱护他人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关爱日常生活环境,观察为人父母的日常劳动,让引导幼儿自己说说他的爸爸、妈妈和自己是怎样保护环境的,自己也知道应该怎样爱他的爸爸、妈妈,以便能激发出对幼儿的关爱为人父母的深厚情感及良好行为。同时,再通过讲述父母孩子是怎样真心孝敬一位老人的等来为培养幼儿成长提供道德榜样,激发培养幼儿这种善良情感及道德行为。在此基础上还要培养幼儿充分爱他人和爱集体的良好情感。

坚持做好德育教育,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幼儿良好的家庭生活心理行为习惯。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一些实际活动练习对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习惯的良好养成十分重要。经验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会学习自理的教育孩子往往是容易做出好事来的,不会学习自理的教育孩子往往是不容易做出来的。做家长要充分尊重一个幼儿的独立自主,如果总是因为怕一个孩子不会这么做或孩子做不好,采取各种包办代替,其实这就是完全剥夺了一个孩子的幼儿自主发展权,只是这会使他养成了对孩子的过度依赖性和胆小容易退缩的不良个性,不利于影响幼儿的正常成长发展。如针对现在班内不会自己洗手且常常容易弄湿孩子衣袖、进餐时需要老师自己喂食、起床时要让老师为其穿鞋等不良现象。开展幼儿游戏教育活动《我能、我会》,坚持上课让每个幼儿生活自理,让每个幼儿亲自坐下去自己动手做并实践操作,在幼儿洗手之前自己动手挽袖子,洗手时自己手动搓水和肥皂;在中午进餐时自我鼓励引导幼儿自己用小碗和勺子舀着吃饭;在午睡前后自己动手脱鞋子穿鞋;在晚上如厕后自己动手冲水、提前穿裤子。很快,幼儿经过不断练习自己劳动能力水平得到了一定的初步提高,自信心也逐渐增强了,还初步逐漸形成独立劳动意识。

三、 在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重点活动环境是一日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环境,也是对适龄幼儿早期进行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教育培养的主要有效途径。教师甚至可以为幼儿设计一系列具有主题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向幼儿家长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幼儿的各种综合能力,同时又把良好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贯穿于幼儿教育整个过程始终。由于笔者班上幼儿的年龄小,自控自理能力差,在饮水、洗手、进餐和自己穿袜子脱衣服等各个方面的自理能力不足。因此,我们先后开展了两次系列性的主题数学教育实践活动《十二点静悄悄》《拧紧水龙头》。通过看经典图片、读经典儿歌等系列活动,让全班幼儿初步知道什么样的不良行为不能做,并对于有节约用水源等良好习惯的小朋友自己要给予表扬。

游戏活动是教育幼儿的重要内容,在幼儿游戏的进行过程中最容易使幼儿进入游戏角色中并接受游戏教育。幼儿就能通过调整消极的心理情感,建立积极的心理情感表达途径,并从各种新的情绪活动体验中得到丰富自己的心理情感。幼儿在游戏中比较轻松自由地主动感受和看到了这种学习健康的生活态度、行为和生活习惯将会给幼儿身心健康带来的快乐,较好的适应现实环境,同时我们根据最初幼儿在网络游戏中可能出现的潜在游戏体验,进行案例分析、讲评,使最初幼儿的这种无意识游戏体验逐渐变成了有意识的游戏体验,提高了幼儿自制力,使幼儿逐步实现自我控制。

言传身教为了巩固幼儿教育工作成果,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不仅仅是要靠教师的说教,还要依靠德育教师平时能在规范幼儿行为上引导幼儿。如果教师要求幼儿洗手时不能随意浪费饮用水,那么在幼儿洗手的这个时候也一定尽量节约用水。一旦某个适龄幼儿学习表现好,或某个适龄幼儿身体有了哪怕微小的一点进步,教师都一定要及时鼓励给予他们表扬。

四、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首先,教师要主动取得广大家长的广泛理解和积极配合,及时发放调查问卷表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同时可以了解广大家长的一些心理想法以更好的有效促进广大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对孩子在家行为习惯意识培养给予有效的办法。其次,通过召开全体家长会,把幼儿平时的表现记录下来,帮助家长了解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好处,并提出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最后,设计幼儿各种行为习惯的评比度量表,使家长深刻认识到自己孩子的日常表现,让更多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彻底改变许多家长的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五、 环境创设,隐性资源教育显实效

幼儿园绝对可以是每个小朋友快乐学习和成长的好天地,幼儿园最为主要的是为家庭在接受教育培养幼儿各个时期中所需要受到的各种时间、空间、环境的双重因素制约的解除,让幼儿在进入幼儿园能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学习。例如,在盥洗室各处分别贴有关于幼儿洗手盆的操作步骤图和提示示意图以及关于幼儿节约水的相关标记,让幼儿在园中种植一颗属于自己的小树,为孩子自身成长创造可以亲近身边人和大自然的良好活动机会,引导幼儿亲身感受体验其中的种种生活乐趣,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种生活感和幸福感。平时给幼儿介绍一些环保活动,例如,地球一小时、节水日、环境日等。

猜你喜欢

环保意识家园合作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家园合作的意义及其途径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家园齐合作,幼儿素质教育无担忧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南京市民绿色出行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