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活动不可盲目无趣
2021-06-21谢裕荣
谢裕荣
[摘 要] 低年级的学生都是依靠形象思维完成数学学习的,尤其是计算,一般都是赋予实际物理含义,那么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实践操作。做游戏并不是低级的方法,起码在抽象思维形成之前还是功不可没的,只要用好就可以积累宝贵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 数数;经验;实践;活动;有效;内化;经验;创新
学习中,学生只有经历多种实验活动,才能为形成数学表象打下坚实基础,知识才能内化,感知才能固化并被储存到记忆中。通俗讲“说过的话当耳旁风”,看到的记忆犹新,亲身体验才能领悟。不难发现,“实践操作”俨然变成了学生的内需。现拿出几个例子,谈论一下“数学实验操作”在低年级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价值。
一、实践操作务求有效
传统的学习是教师引路,学生亦步亦趋,新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自己探路。当然,作为教师还是可以指点迷津。有的教师控制欲强,各个活动环节实行独裁,学生沦为傀儡和木偶,毫无自主权。
案例1:一年级“十几加9”中用圆棒演示运算经过。算例:17+9。
师:先拿出1捆带7根,再在旁边单独摆设9根。按要求摆放。
师:然后从7根散放的圆棒中转移1根到旁边的9根中,拼凑出10根,用橡皮筋捆扎起来。
生:照做。
师:现在一目了然,合并后一共几捆几根?
生:2整捆零6根,合起来是26根。
师:你们真棒!像上面这样,转移几根圆棒将9凑成十的做法,称为“凑十法”。
这样的实验操作貌似演绎了“凑十”的经过,但是思考量是严重不足的,全程由教师操控,只做到了形式上、程序上不走样,却没有领会其操作原理,这种无脑操作可以喊停。有效的“实验操作”应充分激活学生的智力,由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创新与反思,在对比和批判中构建认知。
鉴于以上理论,我们不妨改进设计:
师:机灵的孩子们,大家都是能工巧匠,能否用你的圆棒拼摆演示一下计算过程?
学生动手摆弄,生成多种情况:
(1)从17根圆棒里转移1根圆棒到9根中,拼凑出10根圆棒;
(2)从9根圆棒中转移3根圆棒到17根中散放的7根圆棒里,拼凑出10根圆棒;
(3)先把7根圆棒和9根圆棒合并凑成16根圆棒,再并入成捆的10根圆棒中;
(4)摆好后,对于拼凑的10根圆棒,有的学生记得将其用皮筋捆扎起来,有的置之不理。
师:比较各种方法,发现什么共性没有?
生1:虽然方法不一,但是目的一致,就是将零散的圆棒拼凑成10根,刚好是一捆,这样就变成了10加几的运算,10加几就等于十几。
生2:把9凑成10十分便利,把7凑成10稍微麻烦一点,但是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生3:把拼凑的10根圆棒用皮筋捆扎起来,更为爽利。
师:大家的头脑真是灵光,像这样的办法称为“凑十法”,对于凑好的10根圆棒按惯例用皮筋捆扎起来。
以上案例也是操作圆棒,但是抓住了其精髓,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对比反思,懂得了将新知转化为旧知,完成了知识与操作的交融与对应。在算法多样化中,牢固掌握了十几加9的算法,提升了思维能力,归纳出“凑十法”的真章。
二、实践操作让知识内化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这句格言充分说明:实践操作在了解、研究新事物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而填鸭式教育大行其道,使得学生的学习浅尝辄止,只會机械套用公式、定理,直来直去不知变通。要想打破这一魔咒,将知识吸收、内化并融会贯通,实践体验是一剂良药。
案例2:一年级“有趣的拼搭”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在此之前学生象征性地学过常见的简单几何体,但是并未形成理性认识,极易与平面图形混为一谈,譬如“球”“圆”不分,分不清立体和平面……此时,操作的功用就开始显露。一般教师的操作无非就是让学生先观察,然后触摸,再来描述一下几何体的外形特征,最后总结归纳一下。
这种操作显然是盲目无趣的,因为这样一来学生对几何体的理解会很肤浅,只会停留在直观的表层,而不会根据实验现象来反思背后的深刻道理,而且这些静态的操作,其实只是一种视觉上的印象,没有动态演示,没有运动思维的作用,学生就无法思考几何体结构形态的特异性,于是改进实验活动。
课例片段:滚一滚。
师:这里有个斜面,如果同时让四个几何体从上面滚落下来,猜一猜谁滚落得最快?
学生先猜想,然后小组做实验探究。学生在实验操作后发现:球和圆柱滚得最快,长方体、正方体无法滚动,只能滑动。
师:为什么球和圆柱能滚动,而长方体、正方体却做不到呢?
学生讨论、思考、验证、研究,若有所悟,然后教师加以点拨,学生头脑中模糊松散的概念清晰、稳固了起来。他们深刻体会到:曲面具有渐变的弧线可以滚动,而平面只能滑动。从而清醒地认识到球、圆柱与长方体、正方体的根本区别。上述的实践操作,好玩有趣,将枯燥的几何性质溶解到轻松的游戏中,可谓包着糖衣的良药。
三、实践操作帮助积累经验
此处的经验是指数学活动经验。经验是无法“传输”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一五一十地积累。
“我们认识的数”一课,一般活动是让学生摆弄小棒,或者摆弄其他物件,一个一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或者给定一堆物品,先让学生猜测数量,然后证实。
这种操作显然也是盲目无趣的。首先它缺乏目标性,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靠清点物品来认识数量是狭隘的,对数的认识也会呈现扁平化、片面化。因此,这个操作除了认识到数的多少以外,对数量的其他意义没有形成任何表象,如数与体积,与面积,与大小等;而且整个操作重复度高,没有丰富的学具和精彩的过程,没有设置悬念和引发猜想的“包袱”。因此,改进了教学片段。
案例3:一年级“我们认识的数”的教学片段。
操作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两只碗(瓷碗、银碗),3个皮囊(1号皮囊装着樱桃、2号皮囊装着玉米、3号皮囊装着绿豆)。
(1)组长在1号皮囊里抓一把樱桃,放进瓷碗里。
(2)副组长带领组员一起清点樱桃数目。(注意数出一颗就放进银碗里)
(3)组长记录清点的结果,并写入表格。(将清点完成后的樱桃倒回1号皮囊)
教师边说边示范。
师:活动之前,谁来数一数教师一把抓了几个?
生1:上台清点1、2、3……
师:没错,这是逐个数,还有更高效率的数法吗?
生2:2个一数,5个一数……
师:我们数一数的方法很多,可以自由选用。请你猜一猜,组长抓取的樱桃和老师抓取的樱桃,谁多?为什么?
生:当然是老师抓取的多,因为老师的手掌大。
师:果真如此吗?接下来就小组合作研究,证实你的推测。
各个小组操作完毕后,推选代表交流,6组得到的数据分别是:30颗、24颗、30颗、21颗、23颗、27颗。
师:思考一下,为何每组抓取的数目不相等呀?
生:因为手掌有大小,大手抓的多,小手抓的少。
师:虽然有多有少,但是八九不离十,都在二三十颗徘徊,和老师抓取的比一下,结果怎样?
生:老师抓取的最多,因为老师的手掌最大,无人能及。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抓取玉米,预测一下,一把樱桃和一把玉米相比,谁多谁少?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把玉米比一把樱桃多,因为玉米比樱桃小。(教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师:是吗?不妨一试。
操作完毕后,公布结果。6组记录的数据分别为:45颗、50颗、36颗、41颗、56颗、44颗。
生:都是四五十颗,虽然多少不一,但是普遍比樱桃多,因为玉米比樱桃小,所以玉米一把抓的肯定比樱桃多。
师:认真比照各组玉米和樱桃的粒数,估测一下,如果教师也抓一把玉米,大约会是多少颗?
生:七十多或八十多。
师:教师抓了一把玉米,约为82颗,你们猜得很准。
师:假如抓取的是一把绿豆,你预测一下,数目会是多少?
生:更多,因为绿豆比玉米更小。
师:你能估计一下具体数目吗?然后亲自动手验证一下,看估计的是否准确?开始活动,交流结果。
生:都是六十左右。
师生会心微笑,点头致意。
师:你们真会估计!一把绿豆和一把玉米比,谁多谁少?
生:一把绿豆多,因为绿豆比玉米还要小。
师:经过亲身体验,对于大小不一的物品,同样抓一把,数目有什么区别?
生:同样抓一把,物品的单个体积越小,抓取的数量越多;物品的单个体积越大,抓取的数量越少。
师:换言之,容量一定,个体体积越小,容纳数量越多;个体体积越大,容纳数量越少。
以上案例,进行了三轮抓取活动:(1)师生对比,感知手掌大小与抓取物体数量多少的正相关关系;(2)生生对比,初步感知手掌大小一定时,抓取的物品个体体积大小与数量的负相关关系;(3)在第二个活动的基础上估算数值。这样层层递进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积累了测量、比较、验证、推理、反思、分析等大量的活动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有人說,智慧的教师,会把复杂问题讲得简单无比,简单而又不浅薄;而聪明的学生,则会通过“实践操作”把复杂的知识越学越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