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opeptin、NF-κB、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2021-06-15袁慧孙玉香陈琼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急性心肌梗死

袁慧 孙玉香 陈琼芳

摘要: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opeptin、NF-kB、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并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心肌梗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和肽素(Copeptin)、核因子kB(NF-kB)、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cTnT、cTnI)、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Copeptin和NF-kB含量均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2组心肌损伤标志物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2.5%,明显超过对照组的32.5%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较好,能有效减少梗死面积,恢复心功能,对血清Copeptin、NF-kB、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指标发挥积极的影响,适合一定的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急性心肌梗死;血清Copeptin;NF-kB;心肌损伤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4-0051-0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心脏冠状动脉突发性、长期性缺氧缺血导致的心肌部分或完全坏死的危重型心血管疾病[1]。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发作时可有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剧烈疼痛,心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障碍,甚至引起胃肠症状和全身反应,严重者可伴休克、心力衰竭,易危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2]。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患者Copeptin、NF-kB、心肌损伤标志物、总有效率等各项指标变化来客观评价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本院就诊8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据表法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55.7±9.5)岁,平均(4.7±1.7)h;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56.2±8.9)岁,平均(4.6±1.8)h。2组一般信息无明显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3] 西医诊断:(1)发病前曾有过心绞痛病。(2)临床表现:发作时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剧烈的压榨性疼痛,疼痛时长超过半个小时;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不能完全缓解疼痛。(3)心电图检查:出现Q波,相邻两个及以上导联ST段抬高超过0.1 mv。(4)各项特异性指标均有所升高。中医诊断:参考《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里有关“真心痛”的诊断标准(1)主症:心胸烦闷而痛。(2)次症:头晕口燥,五心潮热,尿赤便干;舌质深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或促、结代。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35~75岁,性别不限。(3)急性心肌梗死为首次发作,病程不得超过12h,并且发作后患者生命体征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意识清晰。(4)近一年内未进行任何心脏相关手术。

1.4 排除标准 (1)患者仍处于急性发作期,生命体征异常波动,意识伴障碍。(2)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或伴脑、肝、肾、血液等重大疾病;或有心包炎,心瓣膜关闭功能损伤、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脏病。(4)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及治疗期间自动退出者。(5)纳入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至病情恶化等情况将及时剔除。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1)一般治疗:保证绝对卧床3 d左右,进行实时心电监护,急性发作期过后可从下床逐步过渡到室内活动及日常康复锻炼。(2)西药联合治疗: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1次0.5mg,每5 min可舌下含服1片,直到疼痛缓解;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单次负荷量从300 mg开始,而后1次75 mg,1次/日;阿司匹林片口服,1次100 mg,1次/日;盐酸贝那普利片口服,单次负荷量从5 mg开始,而后1次5 mg,1次/日;洛伐他汀胶囊餐时口服,1次20 mg,1次/日;盐酸普萘洛尔片单次负荷量从l片开始,而后每3日增加1片,3次/日。(3)疗程:常规综合治疗4周,若有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需及时暂停治疗。

1.5.2 观察组 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参麦注射液的辅助治疗,将50 mL的参麦注射液置于250 mL的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稀释,稀释后的溶液通过静脉滴注作用于患者,1日静脉滴注1次。

1.5.3 疗程 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血清和肽素、核因子kB指标:治疗前、治疗后各进行1次Copeptin、NF-kB指标的检测。(2)心肌损伤标志物: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1次检测。(3)心电图检查及血常规检查。

1.7 疗效标准 显效:急性心肌梗死几乎不发作,胸骨后疼痛症状基本已消失,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可做到自理;有效:急性心肌梗死发作频率减少,疼痛持续时间减少50%以上,心电图显示ST 段上升了0.05mV以上,生活有部分自理能力;无效:症状无任何缓解,甚至加重。

1.8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统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数据:计量资料(x±s)表示,P<0.05差异显著,此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清Copeptin、NF-kB指标比较 2组受试者治疗前血清Copeptin、NF-k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两个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各项指标比较 2组受试者治疗前心肌损伤标志物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2組治疗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各项指标均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32.5%,2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心血管内科疾病,病因较为复杂。发病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心肌耗氧量突发性剧烈增加,心脏冠状动脉由此产生急性痉挛;二是心脏冠状动脉供血量严重不足,造成心肌缺血并出现了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冠状动脉日渐狭窄,不断变性形成粥样硬化[4]。在诱因的触发下动脉斑块会突然破裂,血小板将大量集聚于斑块表面,形成血栓或栓塞,若血栓完全阻塞冠脉,心肌会缺血坏死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AMI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作时有长达半小时以上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除疼痛这一主要症状外,患者还会自觉心前区的满闷不适,同时可伴有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大汗淋漓、发热、呕吐等症状[5]。

急性心肌梗死在祖国医学里归属于“真心痛”的范畴,病因以劳累过度、体虚年老、饮食不节、情志不畅、顽疾缠身几个方面多见。临床上可见心胸满闷疼痛,头晕目眩,口干舌燥,五心烦热,舌深红无苔,脉细数或促、结代。中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经验十分丰富,参麦注射液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针剂。据研究发现,麦参注射液可促进内皮祖细胞的增生,有利于心肌梗死患者受损冠状动脉的修复;可增加心肌的供血量,抗血栓以及改善血液循环;可促进心肌营养代谢,缩小梗死范围,保护缺血心肌[6]。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而对照组仅为32.5%,显示了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突出疗效。综上所述,参麦注射液可缩小梗死面积,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对血清Copeptin、NF-kB、心肌损伤标志物等多项指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辅助治疗的良好选择,值得临床的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高红霞,胡思宁,贾海波,等.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策略研究进展[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7,4(3):17-21.

[2]任保红.硝普钠、参麦注射液及米力农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5):64-67.

[3]王陵,贾春英.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44-45.

[4]王明飞.院内溶栓与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115-116.

[5]李景隆,李军,吕明芳,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臟破裂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3064-3066.

[6]靳艳江.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8):147.

(收稿日期:2020-11-10)

猜你喜欢

参麦注射液急性心肌梗死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乌头碱类药物中毒50例临床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参麦注射液在肝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
参麦注射液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3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