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视角下说明文教学探索
2021-06-15王海泓
王海泓
[摘 要]说明文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体裁。在说明文教学中,要突显语用学习内容,以促进语文教学的理性回归。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从文本解读、目标定位、鉴赏体验、认知构建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展开语用实践,使学生既理解文章内容,又能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说明文;语用教学;文本解读;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3-0022-02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说明文,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说明文的机会。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矫正教学视角,不能将说明文教学变成科学普及课。在文本解读、目标定位、价值探索、认知构建等方面,教师要注意渗透语用知识,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指向语言运用的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大多属于科普性的文本,带有一定的趣味性、知识性等特征。在文本解读时,教师不能过度关注科学知识的传授,而要对说明文体、说明语言、说明结构等展开解读,为学生传递语用方面的信息,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说明语言具有严密性、准确性、生动性等特点。在文本解读时,教师要关注语言的特征,让学生自然进入文本的核心,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形成语言认知。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阅读学习,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使学生获得对说明文语言的认知。
在文本解读时,教师要对文体进行观照,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文体特点,而且还要让学生对文本语言有深刻的体验、感悟。学生是学习主体。为此,在文本解读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自觉对文本展开感知和体验,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增长。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的《琥珀》一文,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然后,要求学生画出有特点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学生细致阅读文本内容,并找出一些典型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如,“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黏稠的黄色泪珠里”一句,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老松树的‘黄色泪珠,这是形象的比喻。作者将松脂比成泪珠,给读者带来的感受就是形象生动。说明语言可以平实朴素一些,也可以形象生动一些,不管是哪一种表达,只要能够将事物特点说明清楚,都是可取的。”学生从教师的解读中获得了对说明语言的认知,逐渐形成了语用意识。为提升学生语用感知能力,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解读文本句子。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课堂学习气氛逐渐形成。
案例中,教师对说明语言进行解析性解讀,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启迪,同时引导学生展开个性解读,这样使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一定认知。说明文的语言可以是朴实的,也可以是生动的,只要能将说明对象说明清楚就可以。虽然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存在模糊的认识,但教师不必进行更详细的解读,只要让他们知道说明文语言有平实和生动之分就可以了。这对促进学生语用积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指向语言教学的目标定位
对说明文的教学,教师要有总体意识。在目标设计时,教师要重点关注语用方面的内容,如说明语言、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在进入教学环节后,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明确语用教学的指向。课堂教学目标注重语用,教师要做好全面的学情调查。学生的语用基础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们接受语言的内容也有一定的选择性。教师要对具体的学情展开分析,精准确定教学目标,做好教学定位,让学生顺利进入语用学习之中,对语言进行内化吸收。
科普性文本带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而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渴求。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展开教学预设,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阅读学习带有鲜明的语用色彩。如,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时,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文本,对恐龙的进化过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复述任务:“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讲述恐龙的演化过程。大家要注意交代清楚一些情节,同时要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等。”学生接受任务后,对文本进行再次阅读,并列出复述提纲。课堂展示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分段讲述,并对学生的表达语言进行重点点评,要求学生能运用自己的个性语言进行讲述,只要能讲清楚基本内容,就给予肯定。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要求学生熟悉文本后复述主要内容,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运用的机会。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复述学习是比较畏惧的,因为既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又要对文本进行二度创作。因为语言比较贫乏,思维也难以打开,所以学生常常会陷入卡壳的状态。教师不仅给学生提供复述启示,而且给学生以激励,让学生大胆进行复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指向语言鉴赏的价值探索
说明文教学也有语言鉴赏的要求。在具体教学时,要体现说明文基本特征,要从词语、句式和修辞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鉴赏。词语鉴赏时,要引导学生从精准度、适配性、生动性等角度展开思考;句式鉴赏时,要引导学生从说明效果、句式长短、语气语调等角度进行解读;修辞鉴赏时,主要是从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进行思考。说明文鉴赏和记叙文鉴赏有相同之处,也有细微差别。因此,教师要提高认识,针对学生的语用基础展开引导,给学生传授语言鉴赏的方法,以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
如,《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是一篇说明文,对纳米技术进行重点介绍。在深度阅读鉴赏环节,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展开深入阅读,找出最为典型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如果不从修辞角度来分析,你能够找到其他的切入点吗?”于是,学生开始阅读文本,顺利找到一些典型的句子。如:“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这个句子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果不从这些角度来分析,就要从说明文一些常见的典型词语来考虑。如,“如果”“相当于”“可见”等这些词语发挥了衔接作用,让表达更为顺畅,能够帮助读者梳理思维,对说明内容获得清晰的认识。再如这一句:“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教师这样引导学生鉴赏:“我们对机械人的理解还停留在机器上。其实,机器人未必是看得见的东西,因为带有人工智慧的成分,以就称之为机器人。从这个角度展开理解,你对纳米机器人会有什么样的解读呢?”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始了深入思考和讨论。
案例中,教师以语言鉴赏为契机,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语言鉴赏是语用训练的主要方式。教师以此展开具体引导,给学生带来学习启示。虽然表面上是对纳米技术的学习,呈现知识探索特点,其实是抓住语言展开具体的分析、欣赏。语言鉴赏有多种路径。教师要求学生不从修辞角度展开思考,这让学生从其他方向展开探究。他们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进入语言鉴赏环节,从而获得语用能力的发展。
四、指向语言实践的认知构建
说明文教学时,教师要有实践运用意识,引导学生对接生活认知,进行语用实践。教师可从听、说、读、写、思等多个方向展开设计,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语言实践和体验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都受到刺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搜集相关的说明文,进行阅读,展开多种形式的读写训练,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说明文认知水平。
如,《松鼠》是一篇说明动物的文章,作者先从松鼠的外形特点展开说明,再重点介绍其灵敏的身手,然后介绍松鼠的窝,最后进行归结性说明。如果从说明顺序的角度来分析,其逻辑性并不是很明显。于是,教师要求学生选出一个段落,对其语言特色进行重点分析体会,并进行仿写。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顺利进入阅读环节,并對段落进行筛选,选择适合的段落,准备进行仿写。教师跟进指导:“仿写不是模仿造句,而是借用语言表达方式,对选定的对象进行生动、直观描绘,使读者对说明对象形成具体的认识。”在学生仿写时,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展开指导,确保仿写的顺利推进。有的学生介绍小狗、小猫等宠物,也有的学生写电视上看过的狗熊、老虎等动物,还有的学生介绍猪牛、鸡鸭等家畜家禽。课堂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先明确仿写哪一个段落,然后朗读仿写内容。在互动评价时,教师对学生的仿写进行点评,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教师提出仿写训练任务,这是典型的语言运用实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不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且给学生以到位的指导,确保仿写实践的顺利推进。仿写句子需要遵循句子的构建规律,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而仿写段落则要有拓展意识、创新意识,要根据段落的结构框架进行再创作,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引导,给学生进行提示,让学生顺利启动仿写思维,展开仿写训练作。
小学学生对文体还没有具体的分辨能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文体知识,从语用的角度展开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科的教学品质。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语言运用的内容,进行目标定位,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语言实践,以凸显说明文的语用价值,使学生获得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陆凤仙.浅谈语用视角看小学说明文教学内容的选择[J].学周刊,2019(14).
[2] 王振华.基于语用视角,准确研制说明文教学内容[J].小学教学参考,2018(16).
[3] 黄玲.基于语用视角下说明文教学策略浅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7(30).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