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综合性学习实践例谈

2021-06-15蒲乐洋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问题驱动综合性学习

蒲乐洋

[摘 要]学习任务群是深度学习理念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我为学校代言”任务群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真实情景与明确目标、活动设计与问题驱动、评价量规与问题诊断等策略,让任务群的学习有意思、有温度、有支架。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让学生主动积极、全员并全程参与学习过程,主体地位得到彰显,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综合性学习;问题驱动;评价量规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3-0010-04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学习任务群强调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以及方法和资源,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学习任务群的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与发展思维融为一体,能实现从浅表体验学习到深度学习的目标。学习任务群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主角,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为学校代言”这一三年级跨学科学习是学习任务群的一次实践。我们以此为例,阐述与探讨任务群在课程层面带来的学习情境、学习驱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转变。

一、真实情境与明确目标,让学习有意思

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是以课时为单位,以教师为讲授的主体,通过课堂活动或教学目标驱动,以纸质测试为主要评估方式的一种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和孤立的学习活动设计难以唤起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欲望,学生只能机械地操练技能或者学习书本知识,难以促进他们产生深切的体悟。究其原因,一是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做;二是实践内容并非来自学生的真实需求,而是教师意愿。可见,脱离主体需求的教学设计难以发挥学生真正的学习潜能。

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要将真实的情境融入其中。在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我为学校代言”学习任务群中,教师利用一次真实的接待任务——为来我校学习的山东教师进行介绍,引导学生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对三年级学生而言,外省参访教师的到来保证了任务的真实性,增加了任务的挑战性。在设计活动方案过程中,需要学生勘测路线、实地考察、查找校园景点资料、采访参观老师和校内各个岗位上的教职员工,还要撰写介绍材料等。这样的情境体现实践的综合性,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是一个集体性任务,是对小组合作能力和班级凝聚力的考验。这个真实且开放的情境任务的方向在哪里呢?我们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口语交际目标进行聚焦,并根据学情,确定下面的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确定班级及小组目标,并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学校,采用书面与口头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我为学校代言”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学校,包括但不限于路线;学会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明确小组目标,有步骤地推进。有条件的班级,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4.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本次实践活动的基本信息如表一所示。

二、活动设计与问题驱动,让学习有温度

在“我为学校代言”的方案制定和实际接待中,内容选择、接待方式、成员分工等都由学生自己决定。但是,在执行前教师做足了功课。在确定跨学科学习的目标和情境后,教师本着以终为始的思路将活动拆解为几个驱动问题。每一个驱动问题都是先激活学生的已知,再搭建通往未知的梯子,直指真实情境中的总任务;每一个驱动问题都有一个对应的主任务,主任务之下有子任务。所有的子任务集合成为学习任务群,任务与最终的学习成果一一对应。具体如表二所示。

表中共有四個分解驱动问题。

对第一个分解驱动问题:“什么样的参观体验是有吸引力的?”学生通过回顾参访经历、观看参访视频、调动参访的已知经验,归纳最佳参访体验的要素,形成思维导图;根据调研兴趣,学生2~4人结成临时小组走访校园各处,进行实地调研,采访老师和工作人员;在知己的基础上“知彼”,采访来访人员,尝试进行受众分析。班级分享讨论后,确定参访的主要内容板块和拟参观的学校景点。这一部分用时1天,指向的目标是:确定班级及小组目标,并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学生的热情高涨,活动设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落地。

第二和第三个分解驱动问题是递进关系,分别是“我们可以为参访团提供哪些有吸引力的体验?” “我们可以为参访团创设哪些有吸引力的体验环境?”学生根据前一任务的成果,提出自己的意见,持相同意见的学生编为一组,形成班级的宣传组、路线组、文创组和音乐组。不同班级的组别名称不同。完成这一部分用时共计2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自己的导师完成产品。第一天,小组成员阐述构想,导师提供咨询和指导,初步形成产品。第二天,不同小组在班级汇报交流,学生互提意见,教师补充建议;教师了解班级的整体进度并帮助记录班级的参观方案,小组成员继续完善作品,导师从旁指导。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组别的学生目标不同。宣传组的目标是: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学校,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宣传组的学生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咨询导师。导师视情况给出参考网站、打印材料以及了解情况的其他途径。宣传组成员可先根据自己的习惯组织成文;然后,根据导师建议优化表达,反复修改,最终成文。在这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地练习讲述,向自己的学习目标迈进。路线组、文创组、音乐组的学习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我为学校代言”的活动,了解学校,包括但不限于路线;学会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明确小组目标、有步骤地推进。这三个小组的学习时间和方式同上,主要指向以上目标,并阐述自己小组的作品。

最后一个驱动问题:“我们如何给参访團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问题指向最后的实践——每个班级为3~5名参访老师进行引导,并介绍整个校园。每个班级在确定接待的人员后,在充分地模拟演练后开展真实的接待活动;在实践后修改本班的参观方案,并在发布会上与全年级的学生进行分享。这一部分仍然指向最后的目标,尤其看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目标的达成: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力求具体生动。

每一个分解驱动问题除了指向学习目标,向着总任务前进外,还都来自真实的情境,并且保证每个学生个体的深度参与,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架:其他学校参访视频、思维导图模板、调查采访提纲、校园平面图、学校教职员办公室门牌号、班级参观方案模板、小组修改意见表等。

三、评价量规与问题诊断,让学习有支架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以上的锦囊式资料和支架以外,我们还以评估量规来评估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我们为“我为学校代言”这一学习任务群设计了指向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的两类量规:综合性学习评价量规、表达与分享评价量规。

(一)综合性学习评价量规

综合性评价量规是针对成果进行的评价。我们根据每一个小组的产品特点,设计针对宣传组、路线组、音乐组、文创组的评价量规。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两次评价学生的作品。评价量规既是评价标准,也是教师指导学生的脚手架。下面以宣传组为例进行说明。(表三)

根据学习进程,引入指向小组合作能力的评价, 指导学生学会真正意义上的协商和合作。“合作评价单”(表四)主要收集协作过程信息,采用自评和同伴互评的方式来诊断、促进学生的合作。这一部分同样指向综合性学习的核心目标。其中,小组目标和小组计划是指每个学生在小组共同决策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计划的了解程度。“能参与”“会合作”“能沟通”是指成员在沟通中所表现出来的合作品质;评价方式包括自评、同伴评价,其中同伴评价的比重更高。

(二)表达与分享评价量规

“我为学校代言”是一个从生活实践中产生又回到生活实践中去的学习任务群。因此,在评价系统中我们特别设计了——“导游评价单”(表五),在学生模拟接待中对他们进行指导,同时也在最终的接待活动中收集参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这一部分指向的是口语交际目标。

实践结果表明,这样的学习任务群设计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了信息提取和表达沟通能力的提高,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问题驱动综合性学习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