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及其家长对传统文化认知及认同研究
2021-06-11王灿张发祥
王灿 张发祥
摘要:问卷调查显示:小学生及其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普遍很强,但认知比较肤浅甚至混乱,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源与流、主流与支流、枝与干、精华与糟粕等方面认识不清。应增强小学生及其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需要“知所先后”地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身特性和合理内在逻辑出发,有层次性地传播传统文化;应适度改变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度文学化倾向,相应地纠正文化教育中的西方文学化倾向。
关键词:传统文化;认知;认同;小学生;家长;四部分类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21)02-0079-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1.02.012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是当务之急。本文选取我国东部较发达省份中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小城市及农村高年级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以此推断当代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认知及认同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看法和建议。
一、关于问卷设计及调查的说明
选取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实验小学和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中心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做了问卷调查,以此作为研究分析的基础。调查问卷的设计基于以下原则:
第一,就调查对象所在地域而言。一方面,山东省向来是中国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不仅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而且在中国历史和现代生活中有重要影响,选取山东省作为调研省份具有样本意义。另一方面,如果选取山东省内较为发达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只能代表较发达地区的情况,具有片面性。鉴于此,需要选取有特殊价值的地区对此做一定程度的“中和”,而枣庄市就是合适的选项:它是山东省内排名靠后的内陆地级市,与孔子家乡相距不远,历史和现实中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兼具“发达省份的较不发达地区”和“传统与现代交融体”的复杂身份,能代表中国当代社会的特征,具备可以被解剖的典型“麻雀”的特征。
第二,就样本的适切性而言。调查对象所在学校包括枣庄市峄城区实验小学和峨山镇中心小学,分别是峄城区直属小学和偏远地区农村小学,分别代表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这样,在身份特征上又具备了城、乡两方面的代表性。
第三,就受调查学生的学段而言。小学高年级学生不同于低年级学生,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智力认识水平,他们初步具备一定的认知和思考能力,既可以避免由于缺少基本辨识能力导致的缺陷,又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出他们的真正倾向。
第四,就作为第二类调查对象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家长而言。身为10—12岁年龄段孩子的父母,其年龄段多在35—45岁之间,正处于一般意义上的中年阶段,是人生的成熟期,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承上启下,年富力强,包括认识能力、判断能力等各方面皆已成熟,其人生理念和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基本成型,选取他们作为调查对象,具有社会人群的代表性。
第五,就所有调查对象的年龄段的代表性而言。小学高年级学生及其家长这两大群体,正涵括了有初步认知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正值盛年的成年人的两大代表性人群,又足可用来测试全社会的认知和认同观念。
第六,就调查的数量而言。本次回收了363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效问卷和319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的有效问卷,总数各超过300份的问卷数量,为调查分析提供了较充分的数据基础。
第七,就问卷内容而言。问卷做了精心设计:首先,从题目数量来看,共包括120多道题目(学生问卷含65道题目,家长问卷含63道题目),题目数量之大,为同类调查所少见;其次,从问卷内容来看,涉及传统文化认知和认同问题的各个方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对外来文化的基本态度,对儒家文化地位的认识,对传统文化基本典籍重要性的认知等方面,内容丰富;再次,从问卷设计来看,为了避免出现选项排列可能造成的先入为主的偏见,问卷特意设置了一些大致相同的题目,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选项反复出现,这样就可更真实地反映被调查者的认知状况。
第八,就问卷调查而言。本调查是由本文第二作者亲自并独立负责,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完成的。第二作者作为在小学教学科研领域有着30余年教龄的一线高级职称教师和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不仅能在其所长期工作的区直实验小学进行调查,更由于曾被派到所在区偏远乡镇从事支教工作1年,以科任老师的身份对乡镇学校直接进行问卷调查工作,不假手他人,使得整个调查具有较大的可信度和严谨性。
综上所述,本问卷的设计和调查较为科学、合理、可行,调查所得到的结果也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及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首先,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方面,无论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还是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很高,接近80%;如果考虑到持中立态度的人数,不反对传统文化的比例接近95%;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的仅占5%左右。这充分說明,当前,全社会对传统文化是高度认同的,传统文化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人们愿意接触、接受和学习传统文化。这与过去传统文化受到冷落乃至否定的情况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说明党和国家重视文化传承教育和文化自信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下一步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次,对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支流的关系认知不清。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儒家、佛教、道家)的三大方面,你了解哪一部分是核心和主流吗?”这一题目的回答中,调查结果显示,31%的家长表示“不了解”,38.4%的家长认为是儒家,其他要么认为是佛家,要么认为是道家;24.7%的学生认为是儒家,接近同样比例的人认为是佛家,36.4%的人表示“不了解”。可见,对传统文化主流这一应该是基本常识的认知内容,包括小学生及其家长在内,很大比例的人都处于混沌不清的状态。
再次,对传统文化各层次关系同样认知不清。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外围层和边缘层存在着不可混淆的逻辑关系,但小学生及其家长大多缺少正确认知。与这一状态相对应的就是导致对古典名著的选择和阅读出现较多问题。大多数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源与流、主流与支流、枝与干、精华与糟粕、历史与未来等方面认识不清,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源与流、先与后、核心与外围(及边缘)等存在认识误区,这些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不利影响。关于这点,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2017年,曾有教育界权威报刊公众号推荐中小学生暑期阅读的书单,涵盖3个系列共30个阅读书目,却只有3本书是中国书,且均为现当代文学作品,没有一部古代作品入选[1]。可见,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关系问题,对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外围问题,即使是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学者、老师也存在认知不清的现象。
因此,厘清上述误区非常有必要,这需要学术界予以足够重视并加强研究,需要真正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从其本身特点出发去认知。
三、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由于传统文化认知存在着源流、主次不分的主要问题,故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即要“知所先后”,懂得传统文化教育的轻重缓急、源流本末。正如儒家经典《大学》云:“知所先后,则近道矣。”[2]1 672虽然此处主要是就修、齐、治、平而言,但“知所先后”原则对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有指导意义。若要传统文化教育“知所先后”,就需对传统文化“知所先后”,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即中国古籍的“四部分类法”入手,是正确认知传统文化有效而简捷的路径。
四部分类法的形成经历了长期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于图书分类的认识,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价值层次和源流关系的认知,“是在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体系中生长出来,以此为切入点,将能起到很好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总体和细致的把握作用。”[3]398-402正因它用最简洁的形态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层次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4]。陈来教授虽把儒、释、道三者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但其事实上也以四部分类法为基础,认为用四部分类法介绍国学内容“有利于学术文化的呈现”[5]。当然,也有学者对儒学的核心地位有保留意见[6]。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确实只是“一家”,但是并不意味着“五经”只是“一家之言”,恰恰相反,“五经”为各家共所尊崇。而三代王官学的经典孑遗就是“六经”,它们最忠实的阐释者就是后世儒家,这是不可抹杀的事实。张京华先生对“轴心时代”一词提出质疑,认为这个概念本身存在着不合理性,它的误用使中国学术史缩短了一半,同时也使学者无法认识经学的源远流长及其核心作用[7]。这对我们正确认识经学的核心地位有重要启发。以上学术界的认识都有启发作用,但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观点具体如下:
首先,四部分类法体现出中国文化典籍的源头和核心都在“经部”,这是关于中国文化认识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十三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是中国文献的源头,在“四部”中,“经”(尤其是“五经”部分)最先产生,是中国最早的文献,也是中国最早期思想文化的凝成,它们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重要性上,都是当之无愧的源头和核心。孔子何以如此伟大,正在于他最好地继承、整理了他之前的传统文化并最大程度地影响了后世中国,成为中国文化史上首屈一指的巨人。既是孔子成就了“经”,也是“经”成就了孔子。“经”的重要性在于它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和面貌,是使中国文化得以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根本因素。通过孔子的整理和传播,虽然其后经历了包括秦朝“焚书坑儒”的劫难,但经书仍然是中国最早的文献遗存这里所言的“文献”,是指狭义的文献,不包括甲骨、金文等。甲骨和金文固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但是从其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上的影响上看,是无法和“五经”等典籍相比的。 ,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其次,四部分类法展现了中国文化衍生的外围部分史部、子部和集部。“四部”的第二层是“史”。中国古代史籍蔚为大观,世所罕见。后世史学也在逐渐独立成为专门学问。但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史学仍然在以“经学”为核心和灵魂。长期以来,在中国古代文化里,“史”某种意义上是对“经”的诠释。这未必是所有史家的自觉,却是所有史家无法回避的命题。“四部”的第三层次是“子”。这部分主要是古代思想家(包括先秦诸子在内)的著作和宗教方面的著作。古人之所以把它们分到第三层次,主要是因其与中国文化核心层有异,亦即歧出于中国文化主流者或从异域传入者。这部分的理论思辨色彩较强,只因偏离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核心,才被视为补充层而列在第三位。“四部”的第四层次是“集”,主要是各種体裁的文学著作专集。这是数量巨大的外围,是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的补充层。文学作品固然有其淑世作用,但也有其局限和前提,远不是万能的,它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指导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意义。尤其是在中国历史上,文学更是被赋予了“载道”的使命,如果把“道”视为广义上的世界应有之“道”,则这种思想有其巨大的合理性,因任何作品如果其“道”不合理,则必须予以批判性审视。
再次,集部之外的部分是中国文化典籍更偏远的部分。“四大名著”等诸多小说类,由于产生时代较近以及其他原因,则是在“四部”之外的层次,没有进入“四部”序列。这部分还包括被古代主流社会所摒斥的一些文化成果。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层,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弹性,具有特殊价值。
综上所述,四部分类法天然地体现出古人对于我国文化源流、主次、轻重、核心与非核心层的认识。“四部”的各“部”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有先后、主次、轻重之分的。结合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着亟待改进的方面,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措施:
第一,针对传统文化源流、主次关系认知混乱的情形,知识界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探求向社会大众宣传传统文化的正确路径和方法,并“知所先后”地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身特性和合理内在逻辑出发,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介绍、传播传统文化;要让大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与流、根与枝干、先与后,要先荐“本”而后“末”,先说“源”而后“流”,先言“根”而后“干”再后“枝叶”。具体而言,即要首先向社会大众宣讲和推荐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经部”,亦即沉淀于中国最早、最重要的经典中的“十三经”部分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华。在此基础上,再推荐“史部”的精华部分,尤其是“正史”中的精华部分。而“子部”较复杂,可以有选择地介绍其中的有益部分。至于“集部”,内容庞杂而繁多,亦需要精心择取其中的有益部分,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其他部分,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外围部分,以及外国文化成果(包括外国文学作品),则应该在认真筛选的前提下,作为有益的补充,而不能喧宾夺主成为主体。
第二,应适度改变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度文学化倾向。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教育中尤其突出。当代意义上的“文学”,在中国古代从来不居主流地位,更不是主体。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衍生层、补充层。仅仅以文学作品代替其他所有种类的阅读,是非常不合理的。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唐诗、宋词、成语等是应该大力宣传,四大名著亦可在一定范围和年龄段适当推荐,但它们不应该唱“独角戏”。至于外国文学和其他文化作品,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更不应在学生的书单中占据主要地位,只能有选择地推荐有意义的部分。
当然,如前所述,愿意“认知”的前提首先是“认同”。尽管前面的调查结果证明,当前小学生和学术界对传统文化有高度认同感,这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结果,对此不可以丝毫松懈。学术界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对传统文化保持强烈认同感,绝不可漠视自己的文化或盲目崇信外来文化,应严谨治学、严肃发言,方能对社会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要坚定民族性,要高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和精华部分,坚定民族性的本位目标。……而今,我们的文艺有些迷失自我,放弃自我,偏离航道,这是十分危险的”[8]。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8]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论述极为深刻,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学术界和教育界必须坚持“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担起正确引导、传播和教育的责任,每位家长都应积极参与,全社会重视,形成合力,才能培养出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无阅读,不暑假!专为中小学生准备的暑期经典书目,请查收![EB/OL].(2017-07-10)[2020-08-20].https://www.sohu.com/a/155985525_99907410.
[2]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1 672.
[3]李敏,李襄选.四部分类法——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钥匙[C]//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建设与发展——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六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2007:398-402.
[4]董小梅,周国林.近三十年有关四部分类法起源的论争述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32-236.
[5]陈来.“国学”的内容体系与分类[J].文史知识,2015(11):43-49.
[6]王子今.辨“经”“史”关系——兼及国学“核心”说[J].东方论坛,2020(3):1-15+165.
[7]张京华.中国何来轴心时代(上)[J].学术月刊,2007(7):129-136.
[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5-10-14)[2020-08-20].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332738.
A Study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ase Study of Yiche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Zaozhuang City and Eshan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in Shandong
——A Survey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gni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WANG Can 1, ZHANG Faxiang 2
(1.School of Tourism, History and Culture, 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China, 526061; 2. Yiche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Zaozhuang City, Yicheng, Shandong, China, 277300)
Abstract: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shows primary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had strong sense of identity towards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their cognition was superficial or even chaotic. They were not clear about the source and stream, the mainstream and tributaries, the branches and stems, the essence and the dro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is paper recommends that we should enhance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so that they know what should precede and what should follow, which enables them to proceed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easonable internal logic, sprea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hierarchically; the current tendency of excessive litera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education should be appropriately changed, and the western literary tendency of cultural education should be corrected accordingly.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cognition; identity;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parents; four-part classification
(責任编辑: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