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族主义对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2021-06-11何婷婷杜凯
何婷婷 杜凯
摘要:网络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在信息时代的新形式。群体意识调和的强制、传统文化维系的困窘、历史疮伤恶化与愈合的交织,是网络民族主义得以对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产生影响的原因。网络民族主义与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在本质与表象上的模糊,使之扮演的角色变得扑朔迷离。善用网络民族主义以优化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去盲从化、去空心化和去狭隘化三个方面规划。
关键词:网络民族主义;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21)02-0031-07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1.02.005
网络民族主义,即“互联网+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在信息时代的新形式,有学者将之定义为:“互联网上网络行动者隐性和显性表达民族主义话语和思想,传播和制造民族主义思潮,以及基于民族主义的心态而破坏和攻击他国网站等行为”[1]。本文所指网络民族主义不是一边倒的消极存在,而是利弊参半的客观存在。据 CNNIC 统计,“截至2018年 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8.29亿……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7.8%”[2],占比最大的青年群体成为网络民族主义争夺的重要目标。目前,学界对网络民族主义的评价毁誉参半,对之与青年群体相结合而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与社会认同、群体行为、政治参与、外交影响等方面,而较少谈及网络民族主义与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可能存在的联系和差异。故探析网络民族主义对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分析二者的异同,对之扮演的角色进行剖断,可为优化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策略参考。
一、网络民族主义为何对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产生影响
青年是社会中最活跃、最开放的群体,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十分活跃,但其思想方法简单,是“敢于表达自我和批判社会,满怀激情又缺乏理性思考能力”[3]的群体,极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群体意识调和的强制、传统文化维系的困窘、历史疮伤恶化与愈合的交织,是网络民族主义得以对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产生影响的原因。
1.群体意识调和的强制导致盲目跟从
青年群体的思想意识表现出片面性,他们“以今日若干数据或事实为根据,就能做出一个历史性结论,割断历史……如与某种思潮的一点发生共鸣,便奉之为信仰;偏重局部分析,缺少全局性观察,以偏概全”[4]。因此,网络民族主义将历史进行割裂的思想和将某段历史过分夸大的思想极易迷惑青年群体,这种思想一旦社会化,就会形成网络民族主义的青年群体意识。群体意识调和具有强制性,十分强调共同的目标和情感,为了达成共识,群体内部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去规约和形塑群体成员,迫使群体成员在潜移默化中盲目遵从和执行该种意识。网络民族主义的群体基本目标通常包括“民族自治、民族统一和民族认同”[5],这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民族观“不谋而合”;但网络民族主义以偏概全的狭隘性和激进、极端的情绪极易对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一是言论呈现“人云亦云”的盲从性。“抵制日货”是一个老话题,而相较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行动,今时侧重于言论上的争夺。中日“钓鱼岛”之争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人振臂,千万附和。然激愤的青年只关注情感的表达,而忽视了现实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的经济紧密相连,“抵制日货”只流于形式,而非实践。这类盲目的呼喊,固有其积极意义,但实际却是水中捞月。
二是行动呈现“积羽沉舟”的冲动性。积羽沉舟,更为强调冲动行动所导致的后果。如几次看似“无伤大雅”的“黑客行动”,实则给我国外交和大国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以2001年中美军机相撞引发的“中美黑客大战”为例,以“中国红客联盟”为核心的8万中国黑客集体登陆美国白宫网站,造成该网站关闭两小时。该行动虽展现了青年群体的爱国情怀,但却由于其违法性和越界,给国外留下了不良印象,各国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与评价也给中国外交造成了不利的舆论影响。
三是世界观呈现“故步自封”的狭隘性。“中国中心论”认为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华民族最为高贵,其他民族为“化外之民”。这种论调以浓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为华丽外衣,实则是一种狭隘和极端的世界观。如法国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令世界各国人民扼腕痛惜,但狭隘民族主义者将之与火烧圆明园混为一谈。这种极端思想不仅对我国青年群体全球视野的建立产生了不良影响,还给西方媒体创造了一个炒作和污名我国的噱头,此类论调可休矣!
2.传统文化维系的困窘激发再造冲动
传统文化维系的困窘激发再造冲动,主要是指传统文化在现代转型中出现承继危机,迫使青年群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造传统文化。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故青年群体反对以传统文化消弭作为代价的现代化。而与之本心相反,当代青年群体自出生便被贴上“垮掉的一代”和“贪图享乐”的标签,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维系困窘的“祸源”。同时,青年群体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同被社会承认的地位大相径庭,激起了青年群体摆脱边缘化、强调社会参与和决策的诉求。因此,传统文化的再造不只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际需要,更是滿足青年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摆脱边缘地位,创造一种状态稳定、地位保障、公平公正的自我价值实现平台的需要。
一是“汉服运动”。它是“以中国民间部分汉族青年为主,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在网络内外恢复‘汉族传统服装的运动”[6]。汉服组成员认为,汉服不是普通的服饰,而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存在的标识,之所以提倡“汉服运动”,意在缓和传统文化断层危机。“汉服运动”不只拘泥于“穿汉服”,青年们或三五成群“雅聚”;或结对远足,探访华夏文明;或组织祭祀华夏祖先和英雄。“汉服运动”经久不息,渴望实现传统文化再造的青年群体与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击搏挽裂,似乎二者的关系只限于极端的天无二日。
二是“国学热”。它是指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学习内容不只包括《论语》《道德经》《弟子规》等典籍,还涉及礼、乐、射、御、书、数等六大板块。国学热固有其积极一面,如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亦有其弊端,如其中不乏极端者大谈诸如女训、女戒的糟粕文化,污染学习氛围。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青年群体的国学热,“大多是利益驱使,是功利主义的反弹。国学本应该用于对这些功利心理进行‘冷处理,而不是成为功利主义的一部分。”[7]
三是“古礼复兴”。即是指在现代复兴古代的礼仪制度,包括古代的成人礼、祭天祀祖、伦理纲常等,最为常见的是在各大孔庙举行的成人礼仪式和祭先圣孔子仪式。但由于花费较大,所循之礼多为古代贵族才能享受的礼遇,遂“古礼复兴”也常被戏谑为“奢侈运动”和“贵族运动”。这类运动通常相互交织、同时出现,其间不只表现出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热情,也表现出一定的极端性和腐朽性。
3.历史疮伤恶化与愈合的交织引起话语争夺
网络民族主义一度被认为是受到创伤的民族出于自卫而表现出的应激反应。作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它“能在人们心中召唤出一种强烈的历史宿命感”[8],这种感觉会因为现实中网络民族主义运动的色调而呈现出或偏激或理性的表象。在社会转型和日益严峻的国际环境下,青年群体产生了激进行为,他们对国家安全与民族尊严的话题十分敏感。而外交环境的变化和国际舆论的压迫,极易勾起他们对国家历史和民族屈辱的回忆。历史疮傷恶化与愈合的交织,加深了青年群体的不安定因素,使得青年群体为捍卫民族尊严和抢占舆论阵地发声,向反对声音发起话语争夺之战。青年群体给自身赋予爱国主义的情怀,以“热爱祖国”为旗帜,声讨反对势力,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但我们认为的“爱国”,却被外媒称为“网络民族主义”,外媒认为这是中国青年侵略性和战争性的表现。
一是政治生活领域。近年来,西方智库对“中国网民外交”异常重视,因为他们认为“网络外交”能对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影响,他们可通过对网络民意的调查推测我国外交动向;并且认为网络上存在一些“非自发”形成的受政府引导的网络舆论,研究此种舆论即是研究政府意向。例如,2003年,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意欲在京沪高铁引进和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消息一经传出,即刻在网上掀起了一股网络民族主义浪潮,仅一周时间内就有8万网民签名抗议,最终迫使我国政府取消了早先做出的引进计划。
二是经济生活领域。主要表现在抵制一国货物或公司的消费行为上。抵制日货浪潮主要发生在中日关系变化节点,如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史实和钓鱼岛事件等。抵制“家乐福”源于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事件。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到法国巴黎时遭到不法分子破坏,传言该批不法分子得到了包括“家乐福”在内的部分企业的经济援助。抵制“乐天”主要是由于2017年乐天集团与韩国政府签订的换地协议,为韩国萨德导弹系统的部署提供了场地,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怒。
三是文化生活领域。主要表现为国漫与日漫、美漫的交锋,古风、哈韩、哈日等潮流地位的争夺。动漫一直被认为是青年群体亚文化的产物,最先发展起来的日漫和美漫一直是动漫界的领军者,但随着国漫的发展和进步,不少网民成为国漫的粉丝,在各大论坛宣传国漫,为国漫吸粉。潮流元素也是青年群体争夺的对象,青睐日系风格元素称为“哈日”,青睐韩系风格元素称为“哈韩”,倡导中国古代元素的称为古风系。
二、网络民族主义对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辨析
网络民族主义与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一定的联系与分离,若将之视为与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共有相同表象,而实质不同的存在,则在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中扮演幽灵角色;若视为共有相同本质,仅表象不同的存在,则扮演可融合和借鉴的灯塔角色。
1.异质同相的分离混淆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界限
何为异质同相?即认为网络民族主义与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虽表现形式相近,但本质却是不同。这种表象类似的分离使得二者的界限模糊,对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而言,难以把控且如影随形。
一是产生的历史基础不同。当前,学界普遍认为民族主义是近代才出现的,它是具有现代性的、伴随民族国家共生的衍化物,其产生的历史基础在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国家为实现其目的,“制造”出统一国民意识的思想潮流,即民族主义。晚清时期传入中国的西方民族主义观念是中国民族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列强入侵,国将不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民族主义产生的现实基础。自民族主义在中国传播,经历了四次嬗变,最终互联网成为民族主义表达的平台,形成了网络民族主义。而爱国主义则是一个久远的话题,自有国家形成,便有了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是伴随早期国家爱国主义意识形成而诞生的,拥有更久远的历史。
二是地位不同。网络民族主义内涵极其丰富,定义相对模糊,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体现的是民族意识与政治倾向的契合,易沦为政治工具,故尽管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极大影响,但并未被承认是合法的存在。而1994年8月23日,中宣部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明确认可和推行的教育活动。同时,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丰富且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以教育为本质的思想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对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施加的爱国主义有关内容的影响,以期全体社会成员成为具有胸怀祖国和世界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具有持久爱国行为的坚定的爱国者的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9]。
三是格局不同。网络民族主义容易被野心家和阴谋家当作煽动民族情感、博取民众支持、混淆民众视听以实现其政治目的和牟取私利的政治工具,其中的利益诉求是复杂且多样的,而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则服务于整个国家的集体利益,其利益诉求相对单纯;网络民族主义追求民族自决,具有极强的排外性,除本民族外的存在都是否定的,而无产阶级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强调爱国主义同世界和平与发展是统一的;网络民族主义意在通过网络开展将民族边界与国家边界相统一的集体行动,而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则不存在此种意图。故相较而言,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国际性和包容性。
2.同质异相的融合拓宽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畛域
同质异相即是认为网络民族主义与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只是表现方式不同。它为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元素和新思路,对丰富其内容和拓宽其畛域具有重要作用,故为之扮演了灯塔的角色。
一是二者都以民族情感和归属感作为基础。情感是人类的感性经验,群体性是人类的社会属性。网络民族主义和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都造就了高度一致的命运共同体,对凝聚社会共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意识形态,网络民族主义表现出极强的热爱祖国和维护民族利益的情感,这与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相同。在理性时,网络民族主义与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都可以维护共同利益;然在其发展到极端和狭隘时,亦会导致盲从和排外。由于意识形态和利益角度不同,在某国国内被视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为,在该国之外可能会被视为网络民族主义的扩张。
二是两者本质都是影响人的思想活动。网络民族主义和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是通过对对象思想的感染以达成思想共识,进而形成行为一致的活动。两者对客体思想的影响都可以以情感、行动、评价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完成。情感是二者实现思想影响的基本前提,只有占领情感的高地,才能在思维中进行渲染和释放;行动统一是二者达成情感共鸣的结果,共识使得对象行动遵循群体诉求,形成强大的实践力量;评价是二者通过情感共鸣和行动一致来达成巩固思想的目的,评价关系到客体对该种思想影响的最终判断,是评判二者影响成效的最终依据。
三是网络民族主義与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变量。这体现在二者的内涵和内容都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族主义以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为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网络民族主义以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为目标。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和内容更为丰富,先秦时期的“大一统”“天下为公”,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忧患意识、治国以修身为本,宋至鸦片战争前夕的“精忠报国”“经世致用”,近代史上献身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现代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教育,都深刻体现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可变性。
3.异同点的客观存在决定网络民族主义双面性
网络民族主义具有双面性,它与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具有复杂性:不同点使冲突与摩擦不断,相同点使合流成为可能。
一是理性看待网络民族主义双面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表明,任何事物都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人们的思想和利益使然。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会以利弊交织的形态出现,它们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与未知性,故强行对之进行评判,给之贴上标签,反而会限制其良性发展。网络民族主义应该包含包容的网络民族主义和狭隘的网络民族主义——包容的网络民族主义相对理性和温和,狭隘的网络民族主义具有较强的排外性和狭隘性。爱国主义也同样存在狭隘的爱国主义和理性的爱国主义——狭隘的爱国主义具有封闭性和排外性;理性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更具世界性和包容性。
二是认同感是网络民族主义双面性的直接原因。认同感是指对所处集体的文化和意识的认识与肯定,成员将自觉地服从于这种集体文化和意识。适度的认同感可促进群体良性发展,过度的认同感则会掀起狂热情绪和盲目崇拜,将群体推向深渊。而这种认同感的度量难以把握,使得网络民族主义的色调也难以把控。但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是网络民族主义和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得以并行的情感基础。上文提到,寻找归属感是人类的社会性,那么认同感便是归属感得以产生的前提,故认同感应是网络民族主义和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核。因此,无论是用前者超越后者,还是用后者以超越前者都不可行,无论拔高或贬低哪一方,都不具备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是集体对国家的忠诚和行动是网络民族主义双面性的原生动力。原生动力是一种强劲的力量,和认同感类似,温和的力量使之理性化,激愤的力量使之变异。二者的核心问题都是集体对国家的忠诚和这种忠诚驱动下的集体行动。差别在于,网络民族主义的“国家”强调的是观念上的“国家”,只要是与本民族及本民族文化一致的领域,都属于“国家”的范畴——实际上,这种“国家”并不是实际规定的领土,而是观念的趋同;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国家”,强调的是现实存在的,有固定疆域的国家实体——当然,除却对本国家的热爱,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强调对世界文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热爱。
三、冲突与合流:善用网络民族主义以优化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
网络民族主义自身存在的盲从化、空心化和狭隘化,使之与青年群体产生了一定的冲突;而二者之间相契合的元素,却为合流奠定了基础。面对有利有弊的网络民族主义,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应采用理性姿态善用之。
1.去盲从化:以理性引导规范网络爱国主义群体行为
去盲从化,以理性引导规范爱国主义群体行为,可以凸显网络民主主义的正面作用。
一是弘扬网络道德规范以实现精神净化。青年群体处于“生理与心理没有完全成熟的不平衡状态”[10],而网络的虚拟化使道德和责任的约束力减弱了减少青年群体过激行为的成本。故网络道德规范应从角色规范出发,为青年群体养成符合道德规范的思想意识提供精神支撑。角色规范是指青年群体参与网络活动时能认清自我角色及自我角色应具备的美德。“中美黑客大战”时期,角色规范尚未形成,以青年群体为代表的中国网民组成“黑客联盟”攻击他国网站。而“帝吧出征 FB”指的是,百度第一大贴吧“李毅吧”向“台独分子”的主要领导人和新闻媒体的脸书页面展开黑客行动的事件。在该事件中,“帝吧”的成员经历了行动组织与策划、规则制定的过程,没有出现过激行为,角色规范初见成效。
二是健全法律制度以规约实践活动。健全法律制度是刚性手段,是网络道德规范的辅助。健全法律制度应从厘清权利与义务、划定合法行为范围、制定活动申请程序三方面展开。厘清权利与义务,有助于青年群体和网络民族主义团体认清自身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从而培养其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划定合法行为范围,即从法律层面为青年群体和网络民族主义群体设定言论和行为范围,用明确的规定代替模糊的界限;制定活动申请程序即是规定每个群体在发起活动之前,需制定详细的活动策划,通过规定的程序提交申请——申请通过的活动策划需按照活动方案行事,没通过的可修改活动方案或撤销申请。这三方面工作的开展,能打破网络行为暧昧不清的混沌现状,以明确的法律规定来规约青年群体的实践活动。
三是建立防御机制以保障整体安定。建立防御机制是指建立应对青年群体网络民族主义过激现象的防范和抵御机制。该防御机制不仅包括心理防御,还包括一套完整的危机干预和防范系统。在青年群体网络民族主义过激现象发生之前,防御机制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提前预警,做好两手准备;过激现象发生之后,对过激行为主体采取有效的干预,对事件结果进行迅速的处理,以期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同时,防御机制应遵循引导为主,必要時采取强制干预手段的原则。这是因为青年群体具有极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过紧的桎梏不仅不能达到约束行为的目的,还可能招致更猛烈的反抗,对被控制感的反对将会削减道德和法律已达成的效果,不利于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及其创造力的发挥。
2.去空心化:以爱国主义教育抓住网络民族主义爱国重心
一是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以抓住网络民族主义爱国理论重心。网络民族主义本身带有爱国主义的色彩,问题在于如何抓住重心,将其爱国主义的一面加以发挥。爱国主义理论的教育不是填鸭式的强制灌输,而是隐形的、侧面的灌输;传授的内容不是刻板枯燥的理论,而是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将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填充到网络民族主义中,有助于加强网络民族主义爱国的理论性,从而促进青年群体理性爱国。然而,将学校教育模式强行移植到网络空间是行不通的,网络空间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平等性以及网络民族主义的可变性会抵消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以一种新的模式贯穿到网络民族主义群体中。
二是提倡理性爱国主义行为以抓住网络民族主义理性实践重心。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活动的方式主要是论坛激战、网络签名和少数现实实践活动,青年群体在网上表达爱国情感的途径与之大同小异,因此,通常会被贴上网络民族主义的标签。而网络民族主义长期被视作狭隘、偏激的代表,不只是人们对其认识过于简单片面,还有其行为确实存在偏激和狭隘表现的原因。因此,可以在网络民族主义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带动青年群体开展理性的爱国主义活动,从而将非理性的行为加以剔除,帮助网络民族主义撕掉不良标签,并利用其影响力和凝聚力强化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是和谐共生的应有之义。
三是建立爱国主义评价机制以增强网络民族主义爱国的效用。建立爱国主义评价机制的目的在于对网络民族主义爱国行为进行评价,从而在青年群体中形成约定俗成的“褒奖”和“惩罚”公约。这个评价机制应包括个人层面、群体层面、社会层面、道德层面、现实层面:个人、群体的评价应包括个人、群体行为的功过和合理合法性的评价;社会层面的评价应包括对行为的社会影响大小和影响好坏的评价;道德和现实层面是对个人、群体、社会的总体价值评价,即该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对现实社会是否有积极意义。通过评价机制的认定,对合乎评价标准的主体进行褒奖,对违反评价标准的主体进行惩罚,将会增强青年群体对网络民族主义爱国行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3.去狭隘化:以他者眼光拓宽爱国主义教育视野
一是加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以稳固初心。去狭隘化并不意味忘记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追本溯源、拥抱世界的前提是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并非局限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思想,而是拓展于新时代新条件下不断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和宏伟目标教育,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教育,中国基本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祖国统一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对青年群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要求青年群体的爱国情感和爱国情怀能跟随历史和时代的脚步前进,是要求青年群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稳固的初心能帮助青年群体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认清本质、坚守底线,能帮助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网络民族主义有机融合。
二是树立他者眼光以拓宽视野。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故步自封的狭隘世界观不可行。他者眼光即是站在一个客观、理性的角度,以全局观和大局观去看待事物。他者眼光有助于青年群体开拓视野,进行理性思考;有助于打破网络民族主义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从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统一。正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它强调“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谋求各国共同发展”[11];它帮助国人打开视野,也为世界了解中国创造价值观基础。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如此,国际主义和全球视野的教育不仅能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更能开拓青年视野,培育广博胸襟。
三是健全教育机制以促进爱国主义教育良性循环。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实践活动,其内容需不断重复和深化。健全教育机制就是要将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当作一个整体,并建立一个完善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在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层面,其自身即是一个整体,在网络民族主义层面上,它是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的整体。该机制在内容上包含对青年群体特点、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历史环境变化的研究;在体制上包含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实践活动开展、资金保障等部门;在整体上包含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良性互动的循环体系。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扩大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力,从而使青年群体在网络生活中挖掘网络民族主义的精髓,剔除网络民族主义的糟粕。
四、结语
网络民族主义与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异同点使二者之间的关系和界限难以分明,但二者之间的联系事关青年群体价值观的养成,事关青年群体的网络行为和舆论走向。善用网络民族主义以优化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理性看待网络民族主义,利用合流部分实现灯塔作用,利用冲突部分实现警示作用。解决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与网络民族主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以一种新的模式贯穿到网络民族主义群体中,但这种新模式的具体形式尚未被开发。如何在网络民族主义日趋强烈、网络舆论作用日趋复杂的网络空间开展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重要命题;如何平衡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与网络民族主义、网络外交与政府外交的天平,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军.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6.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2-28)[2019-04-26].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 xzbg/hlwtjbg/201902/t20190228_70645.htm.
[3]楊林香.青年参与意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0.
[4]刘书林,陈立思.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114.
[5]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0.
[6]F·马赫列尔.青年问题和青年学[M].陆象淦,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43.
[7]刘洋.文化的未来取决于再造传统[N].河南日报,2014-08-25(5).
[8]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2.
[9]朱桂莲.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
[10]卜建华,潘云梦,张宗伟.青年群体网络民族主义极端行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1):44-47.
[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002).
The Influence of Cyber Nationalism on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of Youth Groups
HE Tingting1, DU Kai2
(1.School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Sichuan, China, 610054; 2.College of Medical Humanities,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China, 550025)
Abstract:
Cyber nationalism is a new form of nationalis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coercion of group consciousness reconciliation, the dilemma of maintaining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interweaving of the deterioration and healing of historical trauma contribute to the impact of cyber nationalism on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of youth groups. There is ambiguity of the essence and appearance between cyber nationalism and patriotism education, so the role of cyber nationalism in youth groups is vague and puzzling. Making good use of cyber nationalism to optimize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of youth groups can be planned from three aspects: removing blind subordination, devoid of hollowness, and deprivation of parochialism.
Key words:
cyber nationalism; youth groups; patriotism education
(责任编辑: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