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差异分层指导,缩小差距激发潜能
——摭谈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

2021-06-05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温明霞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材料习题分层

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温明霞

分层异步教学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划分,然后将同一标准学生分到一个层次,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指导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全面掌握学情生情,做好科学备课

备课是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应牢牢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关于“以生为本”的理念,基于分层异步教学要求,从备课阶段开始全面了解掌握生情、学情。具体来讲,应进行以下设计:

1.“备学生”,根据学生主体特征确定不同层次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根据对学生的观察,结合调查问卷等获取信息,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并依据相应标准进行分层。根据学生层次,教师应对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以及教学评价等做出针对性设计,确保学生在各自的层次内充分调动自身潜能,实现自我发展。例如,在《一千米有多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阶段为学生设计了一组问题:“我们学习了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这些长度单位都是比较小的。你能够用手比划出这些长度吗?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有多少米?你知道1千米有多长吗?从你家里到学校有几千米?”这些问题难度系数呈梯度递增,体现了教师在备课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针对性考量,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发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思考,提高分层教学效果。

2.“备教学材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提供针对性教学材料

教学材料是教学实践开展的重要辅助,课程标准、教科书、相关参考书以及数字化课程资源是教师落实分层异步教学的基本材料。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对于材料的挖掘不应局限于现有内容,而应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差异化需求进行全面探索,优化教学材料结构,提高教学指导效果。例如,在《小树有多少棵》一课的备课过程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内容,结合教材中的图片、案例为学生构建情境,超越教材,结合乘除法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情境,同时联系学生掌握的乘法口诀的知识,构建新旧知识练习,以辅助不同层次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体现教学指导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

3.“备方法”,推进课堂教学任务的有序落实

例如,在“有多重”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结合C层次学生设计兴趣教学法,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的购物经验说一说某一样物体有多重;针对B层次学生设计实践操作教学,要求学生走上讲台进行称重并记录,感知千克、克的实际重量,思考其在数学上的抽象表达,并在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针对A层次学生设计自主探究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自主完成数学任务,即通过记录一次购物实践系统说明物体有多重,并体验重量单位的生成过程。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异步发展,提高备课效果。

二、兼顾引导递进探究,做好分层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结合问题的形式与内容,吸引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到问题探究中来,促进学生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下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1.针对学生主体分层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切实结合其情感认知发展情况进行差异化问题设计。例如,在“面积”相关知识的教学指导中,教师结合C层次学生设计问题:什么是面积?结合生活情境具体说一说平面物体的面积。针对B层次学生设计问题:长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面积的计算与哪些因素相关?长方形面积公式与正方形面积公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推导公式。针对A层次学生,则结合课后习题进行拓展练习,引导其灵活运用面积公式。这样才能体现不同层次学生异步发展的需求。

2.针对教学目标分层提问

3.根据教学内容分层提问

在课堂构建中,教师应结合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差异化的提问方法,并结合学生层次发展需要调整问题形式,常见的课堂提问形式有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疑问式提问、创造性问题等,教师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将教学内容融入提问形式中,吸引不同层次学生在符合自身情感认知特征的情境中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数学课程学习效果。

三、尊重差异综合训练,做好异步指导

在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指导中,教师应充分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置典型的、开放性、有针对性的练习,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根据学生层次的差异化表现展开异步指导。

1.练习题目的异步指导

在实施练习分层时,练习题的内容既要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要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构成习题库,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例如,在统计知识的相关练习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统计意识与应用能力设计了练习题目:“统计本班学生的生日数据,尝试设计条形统计图”,在这个实践性学习任务中,教师要求学生展开合作,在收集整理数据、阐释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过程中共同学习。此外,教师还应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差异化的任务完成目标,以渗透“分层教学,异步达标”的理念,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找到差异化的步骤与方法,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成长。

2.练习过程的异步指导

例如,在“路程、时间与速度”的练习设计中,教师设计了层次化的练习过程:首先,在课前导入环节创设“动物比赛”:松鼠4分钟跑了280米,猴子4分钟跑了240米,小兔3分钟跑了240米,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跑得最快。提升环节设计习题:某人2小时大约骑行24千米,飞机5分钟大约飞行60千米,请计算骑自行车每小时大约骑行多少千米?飞机每分钟大约飞行多少千米?怎样列式计算?如何有效区分结果?应用环节设计习题:京沪高铁全长约1320千米,复兴号以35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从北京南站出发,4小时能否到达上海虹桥站?利用不同环节进行分析解答,在不同难度层次的练习中,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层次化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异步教学,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得更有兴趣、更有信心。

猜你喜欢

教学材料习题分层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雨林的分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interes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似“简”非“简”